新賞台灣的新舊住民

富邦人壽財務管理師 張璧雲

  200多年前,一批批的閩南人,唐山過台灣,穿過俗稱的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台灣開墾.之後荷蘭人占領台灣;荷蘭人離開後,不久台灣成為日本人的殖民地;光復之後,1949年台灣史上最大的移民潮,從南到北,分布在台灣的四處各地.當時的這批移民潮,我們為他冠上一個可愛的名字"芋仔",而老移民們自己自稱為"番薯".想當然耳,新舊住民的孩子,就是"芋頭番薯".隨著國際化的腳步,兩岸交流日益頻繁與外籍新娘的移入,台灣承襲以往的包容與接納,漸漸成為多元文化的熔爐,有原住民,老移民,"芋頭"及新住民.

  我們因家中的長輩需要看護,家事需要幫忙打理, 幼兒需要照護.孩子的英語學習是外籍老師幫忙,孩子的同學部分是新住民,我們的同事,上司也可能是外籍人士.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正與我們童年時的"芋頭番薯"時代相仿.國語,台語,夾雜著南腔北調的濃濃鄉音. 當時的我們是面對同文同種的中國人,而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不同國籍,文化,語言的新住民.而又因經濟情勢與社會地位及大中華傳統漢人的優越情結,我們是否真實預備好接納這些在台灣的新住民及他們的後代呢?

  在國外求學時,舉目望去多是與自己不同膚色的人,文化及飲食習慣更是差異甚遠.還記得,有次班上辦烤肉,要大家帶自己喜歡的食物,到了現場,老外的作風,著實讓我嚇了一跳.我們華人烤肉是統一作業,各人負責不同部分,有採買的,烤肉的,一起吃,一起玩,就像一家人一樣,相互交流,互通有無.而老外是升起一盆火,各自烤各自的食物;烤好了,換下一人,然後兀自地端著自己的食物來談話.諸如此類的生活大小事,讓當時的我飽受文化衝擊.常常感到與整體社會又疏離又格格不入.若不是熱心的當地教會友人幫忙解釋,從旁讓我了解他們的文化與習慣,我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當時的環境與文化隔閡.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有著一批批的移民,每次的移民潮,都為台灣帶來新的文化.隨著全球貿易的開展,交通的便利,新住民的移入,是可以預見的.人類與生俱來嚮往追求更好的生活.面對外來移民給予最好的支持就是完全地接納他們,接納他們的文化,飲食.進而欣賞他們與我們的差異.台灣人的心,已漸漸放眼全世界,而不是侷限在這撮爾小島.我相信不同的住民移入,必能為我們的文化帶來新的色彩,而我們僅須抱持一個接納與欣賞的角度,來迎接一個地球村的時代.因這是個美麗的島嶼,住著一群有美麗胸懷的新舊住民,而他們共同的名字是"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