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衝突靠尊重

停下嘴巴、打開耳朵,用心傾聽

南投縣新街國小 學務主任 白寶冠

 

  我在教育界服務已有十多年,發現校園內衝突事件一年比一年多,有人歸咎是社會大環境價值觀脫序、有人主張教育失去功能、有人認為媒體大肆宣染。不管原因如何,已污染了單純校園,也讓工作其中的教師們膽顫心驚過每一天。一般校園衝突有:學生與學生衝突、師生間衝突、老師與老師衝突、親師衝突,不論哪種衝突只要處理不當,經過媒體放送,對學校、老師、學生甚至整個社會都是傷害。

  造成校園衝突的原因歸列如下:

類別

原因

師生間衝突

教師的權威受挑戰

教師間衝突

處理學生問題態度不一、教師間意見不一、屬於不同非正式組織

行政人員和教師

教師承擔過多行政負擔、權力差異、學校行政人員對外界意見過度的反應

家長和教師

教師不被信任、對家庭作業疑慮、管教方式不當

學生間衝突

課業競爭壓力、缺乏自我反省能力

  由上表可知,造成衝突原因大多來自於不良的溝通及自我價值觀認定。就如管理學家斯蒂芬•P•羅賓斯提出,一般衝突根源概括為三類:溝通﹑結構和個人因素。

  依據經驗,校園衝突發生最多除了學生間衝突外就是師生間衝突。以往傳統教室內的師生關係多為「上一下」的從屬關係,教師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命令。只要學生有不同意見聲音或不順從時,教師權威受到挑戰,常造成師生間衝突,甚至演變成親師間的衝突。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本校六年級,老師因公出差,出門前交代學生在課堂上不守規矩者,被登記老師回來一定會處罰。第二天老師進教室看到名單就開始處罰犯規的學生罰寫課文,其中有一位學生下課時間打電話給媽媽,且要求媽媽到校來找老師,因為他認為自己沒錯,為何老師要處罰?家長覺得有問題,因為孩子從來沒有這樣打電話回家要求媽媽出面的事,於是打個電話給老師詢問情形,不料電話那頭老師認為家長干預教學,而且自己有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老師一再述說平時孩子上課吵鬧情形,家長也火大認為老師霸道,不肯聽孩子心聲,沒有資格當老師,雙方一言不合鬧到校長室。行政人員處理過程中老師覺得學校袒護家長,沒有維護老師,家長也認為學校護短。結果是學校行政人員大費周章溝通處理,深怕事態演變成社會新聞,傷害了大家。事後家長說不計較了,因為怕孩子在班上會給老師找麻煩,也不想再跟老師溝通孩子任何的問題,老師也覺得家長不講理,傷害了自己。

   以上故事,如果一開始老師回教室時能對學生多一份尊重,能靜心傾聽孩子的解釋,就不會產生師生間衝突。家長和老師彼此尊重對方的立場及考量,也不會演變成親師間的衝突,甚至成為行政人員和老師衝突。現代人最大的通病就是急著表達自己意思,不願停下嘴巴、打開耳朵,用心傾聽別人講話,因此常常誤解別人意思,造成衝突,甚至演變各種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