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的出路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蔡吉源

  三月十四日,中國時報蔡培慧《小農的社會意義》發人深省。做為一個小農子弟,我要指出:小農並非沒有經營利潤,只是面積小,傳統作物(如稻米)經營所得不足以養家活口;大農雖然相對具有競爭力,卻不具有安定社會的意義。

  根據稻農的經驗,一甲農地一年約可獲利十萬元,並沒有經營赤字,但是在一家四口每年生活費約須四十萬元的情況下,一甲土地確實不足以豐衣足食!在傳統的思維下,當然以擴大耕地面積,令每一家擁有十甲面積,不就可以養生送死而有餘裕?然而,這種直線型的思考模式證諸三十年的政策推行,已經證明是失敗的。不幸的是,農政單位並未深入檢討失敗的原因,並謀求改進之道,才是今日台灣農業走入死胡同的重要因素。

  三十年來,小農有很多突破性的發展,展現非常強韌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只是農政單位還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思維,對小農的生命力視而不見,或故意予以忽視,以至於未能順勢而為,發揚光大。試舉下列數例供各界參考:

  田尾的花卉苗木,經營面積都非常小(不足一甲),竟能養活眾多農業從業人口,在長期衰退的農業裡一枝獨秀,欣欣向榮。但是,為什麼沒有將花卉苗木的種植技術推廣到其他鄉鎮縣市?

  平鎮福田農場的有機蔬菜,其發展是從五分地為基礎,在水泥地上種菜,驚動世界的突破,為什麼農政單位不願在其他縣市推廣,複製這種不用鋤頭的農業新技術?!

  三芝臨海農場只有三分地,利用廚餘製造有機肥料,每年淨收益超過兩百萬元之驚人成就。為什麼政府總是在保護少數既得利益者,而不修改法令規章,放寬設置廚餘場的規定,令廚餘變黃金的技術推廣到各地農村,兼得環境保護與農業發展之利?

  從以上三個成功的小農經濟實例,就可以看得出來,今天台灣農業的出路在哪裡:花卉苗木及有機農業。然而,由於農政單位的怠惰,總是柿子撿軟的吃,不願突破舊觀念舊思維;一而再,再而三在冷氣房裡規劃不切實際、花錢多、成效少的爛計畫!

  總之,台灣農業的出路不在粗放的大農經營方式。我們需要小農精緻農業,乾淨、有機、亮麗。為此,我們希望農政單位走出冷氣房,重新肯定小農經濟的貢獻,用新思維來解決小農經濟的瓶頸;和小農並肩努力,再造台灣農業的春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