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為出發點,活著就有希望

臺南縣立大內國民中學校長 陳慧如
  4月1日是「台灣區世界公民日」,世界公民為維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永續發展,正尋求法律制約與環保工程技術以外的積極團結作為。在國中教育階段,學校除了將環境教育融入各學習領域教學之外,更從學校本位課程、彈性課程來強化學生的環境教育觀念及實踐方法,期盼藉由學校成員共同努力,盡一點綿薄之力。

  97年年底金融風暴導致本校多位家長失業。當時,學校積極地申請或籌募助學金,更加強生命教育-「活著就有希望」。身為校長,除了平日的叮嚀,也於週會演講時,特別呼籲:請孩子告訴家長,請爸爸、媽媽、親人們(本校很多孩子是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要為孩子撐下去,「活著就有希望」。

  2009年八八水災造成本校三分之一以上學生家中淹水-一樓、二樓、二樓半淹水。當調查學生家中受災程度時,有學生說:「我們家淹到一樓,但是我們家是平房(只有一層樓)」。此時,我們慶幸著全校師生平安,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2010年3月4日8時18分甲仙地震發生,芮氏規模6.4級的強震,造成教室牆壁、地板龜裂,有的磚造牆移位,活動中心、教室、駁坎......多處受創。孩子們更擔心的是台南縣宏遠興業紡織廠發生大火,父母、親人們是否平安?幸運地,大家都平安!「活著就有希望」。而同日的16時16分最強的5.7級餘震出現,及多次的餘震,全校師生更感受到環境的無常。

  暖化現象,導致氣候異常。專家學者一再地提醒:熱浪、颶風、乾旱、暴風雪,各種極端的氣候現象,造成的天災,將會逐年攀升。要阻止這種災難並不困難,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節能減碳」做起。學校的環境教育除了觀念建立(觀看+-2℃、八田與一動畫......)、生活習慣培養(隨手關燈、關電源、節水......)、節能減碳活動推動(推行校園源頭減量、資源回收......),更響應教育部的每週至少一日「蔬食環保餐」。讓孩子們體驗到蔬食的重要性及對環保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盡一分心力、以實際行動來愛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地球。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感恩的心。對環境人權(Environmental Human Rights)的體認,更能「愛自己」、「愛他人」、「愛地球」。如同畢業紀念冊上,與孩子共勉「自我肯定,自我期許。把事情做完,把事情做好。Be confident and be ambitious. Get things done and get them done well.」每個人盡一分心力,以愛為出發點,我們的世界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