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凝聚公益運動的社會共識

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新聞編採 陳泰穎
  近年來,臺灣社會對於社會公益事務的探討與實踐,已經走出二十世紀的懵懵懂懂。公民可以運用集會遊行、公投、網路串連等多元手段,展現公眾對於社會議題的關心。而在環境信託等公益運動中,我們更觀察到,臺灣非營利的公益運動在集結社會資源手段上,已然走出悲情,甚至在往「社會企業」方式邁進。但是,我們仍舊發現許多社會議題,卻仍因為難以形成社會共識,使得在某些人眼中的公益志業,反而成為社會衝突、分裂的問題根源。當一項所謂的社會運動,只能代表社會部分公民的價值時,持續以理性向社會大眾進行說服、凝聚社會共識,取得大多數公民的信賴,是一條漫長而必要的道路。當面對一個理念分歧的議題時,社會公益運動領袖應該抱持甚麼樣的心態,凝聚社會共識呢?

  筆者曾經受過基礎的文化人類學訓練,當人類學系學生在入門時,我們第一項被傳授、被要求的理念,就是全貌觀(Holistic)的實踐。一個人類學家應該試圖放下我族中心主義、尊重與自己不同的存在,並嘗試由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當我們從對方的角度觀察世界,我們或許可以尋找到某些原本未曾考慮的價值與智慧,從而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如果只以自己的認知觀察世界,在討論問題時勢必將產生盲點。例如,廢除死刑立意確實良好,歐美先進國家也對於死刑存廢有著越來越多的討論。但是「國情不同」背後、東西方對死刑看法的文化鴻溝是否已經得到注意與妥善處理?死刑犯人權與受害者人權之間應該如何調和?無辜大眾的正當權利應該如何保障?廢除死刑的支持者除了用國際潮流與宗教信仰等觀點發言立論以外,更應該從受害者與一般大眾的角度思考,針對如何健全社會秩序、如何保障一般人免於恐懼的基礎人權問題出發,設計出一套沒有死刑、但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又能保障社會秩序的司法制度。另一事例,是作家張曉風女士在反對國家生技園區開發時,曾經有拆毀總統府亦無妨的感性言論。雖然此段言論可說是喚起社會公眾注意此議題的手段,但卻也難免招惹「不尊重歷史文化遺產」之負面思考,反而讓意識形態的爭議,意外捲入環保議題之中。也唯有從對立者的角度思考,同時顧及其他立場者的正當權益,也才有機會跳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窠臼,真正找出一條共識之道。

  另一項公益運動領袖必須具備的胸襟,是「奠基於事實立論」。胡適先生曾有言:「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也唯有立基於事實的議論,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果。除了全球暖化是否被誇大的郵件門爭議之外,我們還是以國家生技園區爭議為例。媒體與藝文界人士保護台北溼地之心固然可佩,但是不少媒體下標立論時,似乎總是喜於將生技園區的面積無限擴張、引起社會大眾惶惶不安與仇恨的情緒。根據中央研究院的公開新聞稿,202兵工廠目前管制範圍為180公頃,國家生技園區總面積預計使用約25公頃土地,其中又只有9公頃原為國防部廠房的土地,將真正作為新園區研究設施建築之用。但是,反生技園區人士的聲明儘管讀來令人感動、文采飄揚,卻在大筆一揮中、把原本政府根本沒有核定給中研院的百餘公頃土地,也強加到生技園區頭上,讓讀者誤認為國家生技園區,就是一個要把樹木砍盡殺絕的惡靈古堡大怪獸,甚至還在缺乏證據的前提下、影射生技園區開發與陳水扁先生的弊案有關。雖然以新聞事件操作觀點來說,要喚起社會大眾注意,本來就要麻辣燙,否則那有人會關心?但是這類感性驅趕理性的做法,是不是也有可能模糊事件真相、更讓社會公眾失去了理性討論與成長的機會呢?這或許也很值得我們謹慎省思。

  對於「道德」的尊重,筆者也認為是公益運動領袖必須念茲在茲的特質。對於一個社會的芸芸眾生來說,無論政黨、種族、階級出身之歧異,一套基礎的道德標準仍是公眾預期遵守的原則。除非一個社會的利益已經全然無法調和,否則脫離公眾常識與道德判斷的做法,恐怕難以獲得社會大多數公民的接納與同情。例如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先生,為了替農民發聲而放置炸彈,這種行為可以被理解為是臺灣本土抵抗精神的展現、但是也可能會有無辜者因為炸彈受害,這類沒有特定目標的暴力攻擊行為,自然也難獲得社會公眾的支持。而在廢死運動者聲請大法官釋憲時,某死囚釋憲案的申請文件並非本人簽名,而是由其母代筆,除了可能有偽造文書的刑責,是否也有「不誠實」的疑慮、從而引發更多的爭議與不必要的社會反彈?某些短期看來有效、但卻具有道德爭議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夠引領社會公眾認同公益運動的目標?恐怕也值得公益運動領袖天人交戰一番。

  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許多社會問題,都需要公民大眾漫長而持之以恆的思辯、關注與付出。而在關鍵而具有爭議性的公共議題,社會公益運動工作者如果能夠傾聽不同意見者的聲音,將更能夠塑造社會大眾對公共議題的共識。過去臺灣社會因為威權體制的關係,我們害怕國家機器的暴力,而不敢說出自己的聲音,也讓社會共識的形成顯得相對容易。也為了扭轉這種畸形狀態,1980年代之後的臺灣,才逐步邁向民主化的歷程。今天的臺灣,多元化的聲音與思考正是我們最寶貴的價值,但是如何透過理性思維尋求社會共識、讓社會公眾的利益獲得調和、並進,或許是我們當下必須開始努力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