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聲美讀盡風華

臺北市桃源國小總務主任 徐昀霖
  北京奧運的強勢美學,在在突顯華語文的文明力與競爭力,已在全球發出光與熱,君不見內地孩子講話時的氣勢之高,正可看出其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然而,以北京普通話為官方語言的「國語」,在臺灣推行近五十年的歲月,畢竟你我都感受得到與內地發展不盡相同,換言之,我們是否非得有一口京片子才算是口齒清晰?還是說著翹舌音與舌尖前音不分的臺灣國語才算是愛臺灣?

  從媒體觀之,臺灣的新聞主播交雜使用國臺語以向觀眾「搏感情」,標準國語因閩南話牽線而走出一條新的道路,輕聲讀(呼吸、休息的尾音念輕聲與陰平聲意義並不相同)、語助詞變調、兒化韻等形成專業知識範疇而非生活情境,師者如此,遑論學子矣。

   其實,摒棄語音是否標準的爭議,筆者認為只要有「語感」,一樣可以讓句子充滿生命力,所謂語感,簡單說就是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當我們讀到「新綠」二字,如果不僅是「新綠」二字,而另有「希望」的感受;當我們讀到「落葉」二字,如果不僅是「落葉」二字,而另有「寂寥」的感受,那便是語感。我國最早提出語感的是夏丐尊先生,他主張變「閱」為「讀」,以培養語感。他說無論是語是句,凡文字都不過是一種寄託著若干意義的符號。這符號引起的感受,總因讀者的經驗與能力的差別而有所不同。要培養良好的語感,就要引導學生多讀多體會。

   既然要多讀,那麼課堂上的朗讀便該是聚焦所在,觀之舊世代國語課大部分的朗讀教學,幾乎都是以「齊聲讀」的策略進行,把句子當句子念,互相牽就彼此的語速,若有幾個「特殊份子」念得快點兒或慢點兒,老師還可能老大不高興地要求重讀一遍。臺灣的孩子在說話上,已漸漸失去了喜怒哀樂,課文讀得像念經,小義工利用廣播系統廣播的語調索然無味,缺乏生命力的口語表達,如何能澱積出語感?

   所謂「朗」,是清楚之意,將文句的聲音、情感清楚的讀出來,便是最基本的朗讀原則,以杏林子的「聽聽 這小溪」為例,「小溪突然活潑起來」、「她輕快的腳步聲一路跳躍」我們能否在不作深入解釋的講授中,僅以朗讀、吟詠的方式,就能讓學生感知春天到了;再讀到作者讀書「讀累了、寫疲時」就靜聽小溪「獨特的溪語」,讓學生感知作者與小溪是深相契連的。用齊聲朗讀念課文,這感知力應會大打折扣吧,我想。

  如果我們對語文教育革新可以不僅存於閱讀輸入與寫作產出,那麼,好好的把句子情感表達出來,是教師責無旁貸之事,換個角度說,如果老師可以強化自己對語句生命力的灌輸,以己為鏡,照引孩子明燈坦途,對國力提升何嘗不是美事一樁。筆者建議教師在操作課文朗讀時,允許孩子自己讀,我們只要要求孩子「讀出聲音來」、「讀出感情來」,一時的凌亂與不整齊又何妨呢?在內容深究之後,老師範讀一次,學生再讀一次,那份感受應會有所不同,讀的時候,不必像朗誦那樣噁心,也不必像水蜜桃姊姊勒著喉嚨說話,體會句子的情緒之後,自然的讀出來。在課堂上讀,在生活上讀,在習慣上讀,更重要的,讓這樣的讀變成習慣 。

  現在社會對語言的魅力感知,多在政治與購物台之間被無意識或半強迫的做出選擇,而今,我們有機會栽培出能一言興邦的下一代,胡不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