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生活 幸福自在

美國萊斯大學客座教授 徐禮集博士

  近百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創造了人類方便富裕的生活型態,但人類生存不安定的恐懼感卻與日俱增;環境變遷,重大災難頻繁,能源枯竭壓力,糧食嚴重不足等等,都可能造成人類浩劫,甚至地球上所有生態的浩劫。

  然而我們生活的周遭,道德淪喪、逆倫凶殘事件屢屢發生,社會貧富兩極差距愈加嚴重,光怪陸離不合常理的事件隨時都可能在周邊發生,導致許許多多的人內心不安,形成人們無法面對這些現實,更不知如何調整自我心境,這就是現代人最需要的智慧。

  對大自然的變化不必過於杞人憂天

  近年來全世界已正視環境變遷問題,國內也有一部紀錄片「正負 2℃」,提醒國人對環保的認知與共識,但我們是否已真正瞭解其中意義?-----我們當做什麼?能做什麼呢?其實環保的意義並不是僅止於專家的論述,而必須人人確實執行,亦即是我們各自調整自我的觀念與隨時隨地確實執行,才是最有意義。

  環境變化大部份是大自然天體的變化,以及人類本身對大自然生態的破壞所造成;首先我們要認知地球與宇宙中所有星球都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會有生化成滅的變換。近代天文科學家幾乎可以確認現有宇宙形成於150億年前的大爆炸,而地球生成於50億年前的物質凝聚(亦如中國傳說的神話謂盤古開天地);又地球只是太陽的行星之一,太陽又只是銀河系千億恒星之一,銀河系又只是宇宙眾多星系之一;且從宇宙的觀察推論,地球與太陽也和其他星球一樣有生有滅;由星球誕生經由主序星、紅巨、白矮、超新星時期,最後消失為中子星和黑洞,太陽的光和熱也將在數十億年後耗盡,地球的生命可能隨之結束,當然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將會消逝。

  人類是地球上發展出來眾多生命之一,和其他的生物如菌、藻、草、木、蟲、魚、鳥、獸等等是一樣的眾生平等,尤其人的生命過程和地球的歷史,甚至生物的歷史或人類發展史的過程相形之下是極為短暫的,因此我們對大自然天體的變化及環境變遷更是無能為力的;對於此無能為力的事,人類只得順其自然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生存能力,而不是杞人憂天。海平面上昇亦是自然現象之一,台灣海峽在一萬二千年前是陸地,也就是一萬二千年來海平面已上昇了八十公尺;地震、火山爆發也是幾億年來就有的地殼運動,否則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高山和海洋呢?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惟有順其自然,才是人類生存最具智慧之道。

  不是救地球,而是救人類自己

  有許多環保人士提出「愛地球、救地球」的口號,其實地球不需要您去救,而且您也救不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並不是絕對影響地球的生存,而是人類對地球環境破壞會讓人類及地球上的生命提早滅絕,這才是我們人類的危機與警惕,故我們不是救地球,而是救人類自己。

  人口與日俱增造成人類使用地球資源的急速消耗,公元元年全世界人口大約只有 2.5億人,公元1900年全世界人口約有15億人,迄今全世界人口數已高達60億,預計公元2050年全世界人口將達到100億人,同時現代人均消耗能量又不斷增加,地球上生物鏈、大氣、水圖等等生態平衡難以維持;依馬爾薩斯人口論,人類過度繁衍問題也許會因瘟疫、戰爭等因素予以調節,但人類的自覺似乎是唯一可以減緩壓力的方法;近來我政府鑒於「社會經濟問題」,又為生育率逐年降低而憂心,其實是矛盾而沒有意義的。

  人類自稱是萬物之靈,以人類的聰明智慧創造科技文明來改善生活,此時業已快速發展到也將加速了人類的毀滅;科技的發展致使人類大量開採儲存在地下數十億年的能源,把封鎖住碳元素散佈於大氣層中(煤、石油等燃燒成二氧化碳散在大氣層,同時又耗掉氧氣,迫使游離氫氣溢出氣層),結果反傷害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在西方歷史中,14世紀英王愛德華時代煤仍是禁用的,違者可判死刑;在漢武帝時代也是禁用煤炭,但至西方工業革命後就大量使用,公元1850年年產量約1億3千萬噸,公元1900年年產量已達10億噸,直到公元1970年年產量更突破30億噸,據估計地球上的煤存量將在三至四百年間亦將用罄;石油的開採速度更為驚人,公元1900年年產量約1億桶(每桶31.5加侖),公元1920年年產量約10億桶,公元1976年時年產量已逾200億桶,石油依估計約在百年內亦將用罄;其他如森林大量砍伐,水土、地形破壞等等,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無限制使用,只為經濟發展,卻不顧「竭澤捕魚」的危險,然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實際上又有多少執行力,政治人物口說「節能減碳」,每當承辦跨年晚會、大型活動之際的『煙火秀』,為了幾分鐘的激情,所有節能減碳完完全全破功了。

  人類的聰明卻在行為上表現成十分愚蠢的結果,這點是值得我們深思後的認知,進而落實在自己的行為,所以說我們不是在救地球,而是要救自己以及繁衍的後代子孫們,千萬不要這麼快地就滅絕了!

  社會價值觀與生命價值的塑造

  半個世紀以前,台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貧窮物資缺乏的時代,又加上知識、資訊亦十分的缺乏,當時也存在貧富不均的問題,例如地主壓榨佃農,惟這些富人們大都秉持簡樸不浪費、勤儉致富的生活原則;但近年來台灣進入國際貿易的工商社會型態,有些人在幾年的時間就成了巨富,「乍富不知新受用」暴富的人並不懂得富有的真實意義,於是極盡奢華物質與聲色犬馬的享受生活,復以媒體人的淺薄、羨慕之情下作了更膚淺的新聞報導,加速形成了貧賤富貴兩極化間的社會價值,成為社會上「財富」是人生惟一生命價值之誤導,因之,許多人便盲目追求金錢價值、貪官污吏及奸商刁民並不以為恥。(富豪們致富後享受並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問題,但一經膚淺的媒體渲染後,一犬吠影,眾犬吠聲,就造成了是非不分,讓一般平民大眾認為富豪似乎成了罪惡,看到他們住上億豪宅就心存怨恨;故我們一般普羅大眾應知道務實經自己,對他人成就的?忌,對政府官員的抱怨,相對是不幸福的,其感受亦就會反射在自己身上了)。

  又如在八八水災之時,政府、民間、宗教團體投入許多救助,無怨無尤的善心善行,而在媒體上看到的只是抱怨、不滿與漫?等種種負面報導,此刻我們當『聽其言而觀其行』冷靜思考,不要落入陷阱與圈套,多學習感恩與感謝,尤其應從自己本身做起,保持內心的平靜,更能遠離災難。

  幸運的富豪們要瞭解領悟,一個人的成功成就是利用了許多的社會資源,當成就之際要懂得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的智慧;日前富比士雜誌入選的台灣四大善心人士中,有一位是在台東中央市場賣菜的陳樹蘭女士,她的生活過得非常簡單,一天只花幾十塊錢,卻將辛苦賺來的幾千萬元捐助學校建圖書館及一些需要幫助的清寒學子,她的人生價值是多麼豐富,她的人生是何其富;另一位是北科大的林宏裕教授,他將專利及事業所得的數億元,保留一小部份作為子女教育及創業基金外,大部份都捐給慈善團體運用;演藝界的費玉清先生收入豐厚,個人生活簡單,固定每年捐給慈善團體千萬元;但也有曾月入百萬元的藝人生活潦倒,並埋怨政府或他人沒有關懷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價值,至如何選擇自己所要的生命價值,必須用心去觀察、判斷、選擇與掌控。

  紛擾只是一時假象,不必太過憂慮

  在我的一甲子餘的過往人生中,有幸前往世界很多國家,包括文明進步的城市和大洋洲中之大、小島嶼後,個人卻認為台灣是人間最美好的地方,氣候宜人,冬天最冷溫度不過10℃上下,比起其他高緯度國家冬天冰天雪地,我們真是生活在天堂,夏天最熱時溫度也是在30℃上下,與其熱帶地區酷熱到四、五十度又沒有冷氣、電扇設備相比擬,我們是何其幸福!台灣農林漁牧產品質好、價錢便宜,人人都能享用得起,即使遇有颱風、水災或地震等天然災害,人們都會發揮高度愛心,伸出援手共渡難關,且國人生性善良(台灣人民善良到接近愚蠢)、教育水準高,有良好素養,但又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不滿足、不快樂呢?

  我們總覺得政治、社會混亂,其實並沒有這麼嚴重,這就是民主的過程,個人要懂得學習與判斷,不要太相信政治人物會為人民打拼(只為他個人打拼)以及愛台灣(其實只是台幣而已)等口號,更不要與媒體起舞(小題大作與興風作浪誤導思維),也不需要以國家與亡為己任作為人生目標,只要安安份份做自己,愛自己、愛家人,才能進而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愛地球。

  平安自在、真正幸福

  每個人的一生在天地之問是極為短暫,然其際遇不逕相同,有人成功成就,人生幸福美滿;有人窮困潦倒,痛苦過一生;惟滿意與痛苦之間,富有、窮困間並沒有一定介定點,還是要靠自己的認知,當我們心境認知調整得很好時,就會知道一切事情都必須從自己做起,進而轉換成「惜福」的修養德行、「節約」的生活樂趣,並體會到踏實的幸福感。

  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的命,也就是人生的既成事實,不要停留在抱怨人生的「公平與否」窠臼中;有仁心的人懂得接受自己的命(樂命)不要抱怨、羨慕與?忌,以平靜來看待;有勇氣的人懂得創造自己想要的、能要的命運,爭取自己可以爭取到的成就;豁達的人懂得人生真正的幸福,一生官祿豐厚,當生命結束時一切化為空無,其所遺留的財產,多半會讓不肖子孫們在短期間花用殆盡,故富過三代的家族少之又少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平安自在』可以說是人生最高價值,「平安」不是沒有波折,而是遇到困難之際得以平順安然渡過,「自在」就是沒有壓力、恐懼而且有尊嚴的生活;心情好就是「幸福」享受不在花錢多,當心情好時,家人或好友們相聚既使以便當作為餐食,仍可勝過山珍海味;「平靜」就是快樂,安靜在家閱讀書報或傾聽音樂勝過匆忙赴宴;當您的收入超過您的支出,就是「富有」,勞碌一生為獲得他人的掌聲而活有必要嗎?感恩、知足有尊嚴的過一生,不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