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愛不要罰-建構一個友善的校園

北縣南山高中教師 趙嘉毓

  學校近來極力推廣「友善校園、人權校園」,試圖重建合理的校園倫理秩序、提升和諧安寧與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    在具體的作為上,學校重申「不體罰」的立場,鼓勵老師們以勸導、陪伴、輔導等方式來替代直接的責備和懲罰。這個「不體罰」的原則,賦予師生一種全新的互動體驗。    「不體罰」原則,是世界的潮流。其目的是要去正視並保護未成年人的「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兩大基本人權,使其權利不因年齡或身分上的原因,而受到侵害。    「不體罰」並非不關心或是不處罰。不體罰是指不以「讓學生在身體或心理上感到痛苦或疲勞的方式」來糾正學生的行為。中國流傳有「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哲學;西方也留有「放下鞭子,便毀了孩子」的諺語。這些中西格言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贊成體罰,並認為「罰基於愛」打罵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學好。而事實上,體罰在制止偏差行為上,不僅有立即效果還能達到殺雞儆猴之效。    然而,體罰通常只是短暫的壓抑不良行為,而不易徹底消除不良行為。此外,因體罰事件而產生的後續的模仿效果、心理恐懼、意外傷害,也是體罰做為一個教育手段令人詬病的地方。    「不體罰」原則禁止教育者以暴力的訓練方式進行教育輔導,有以下三個好處:一來,「不體罰」促使教師必須尋求以說理而非權威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能夠避免教師因習慣於依賴形式上的處罰而忽略了對學生觀念上的指導和糾正。二來,「不體罰原則」也避免了教師在管教時,若情緒失控可能產生的非指導性傷害。三來,「不體罰」也讓師生關係不再因對立而緊張、生硬,師生之間,在既存的權力關係外,多了一份和諧對等的溝通關係。    教育是價值創造的過程,只要我們活著、只要我們面臨生活的抉擇、我們終其一生就不可能脫離教育與學習。因此,教育本來就不應該也不可能一觸即成。教師做為一個專業的教育者,更應該知悉教育的本質在使人為善,本質上應以愛心、細心和耐心來達成教育下一代的目的。    然而,光是單方面要求教師零體罰,卻不給予教師一個受到尊重的環境,這個零體罰的規定恐怕也會讓校園搗蛋分子誤認校方包庇不良行為,而背離了零體罰的本意。    因此,在進行零體罰觀念宣導的同時,學校也要求學生要養成「向師長問好」的習慣。記得剛開始推廣時,學生們還不習慣,常常扭扭捏捏地,在經過老師身邊或是在教官面前才心不甘情不願地以極其迅速、微小的音量,默完「老師好」這三個字。好幾次,我都被這不冷防的「老師好」嚇了一跳,等回神要回禮時,學生卻早已不知去向。    然而,隨著習慣的養成,現在校園裡面,隨處都可以聽到此起彼落的「老師好」、「老師早安」。有大聲的「老師好」、有溫柔的「老師好」、有長長的「老師好」、有短短的「老師好」、有高亢的「老師好」、有低沉的「老師好」、有單音的「老師好」、也有合聲的「老師好」,甚至於還有無聲的「老師好」...各式各樣的「老師好」,在校園裡牽起了一條條無形的線,串起一顆顆師生的心,織起了一張名叫溫暖的網。    在一次次的「循循善誘」中、在一聲聲稚嫩可愛的「老師好」中,我看見「友善校園」,就在這些小小動作中,不斷地被滋養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