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實行民主

新竹縣仁愛國中輔導老師 林怡君

 

壹、民主優於其他各種可行方案的十大長處:

一、民主有助於避免獨裁者暴虐、邪惡的統治

A. 國家的統治與獨裁政治的發生

  國家的統治機構藉著強制力使其統治獲得人們的服從。在二十世紀以前,世上大多處於非民主的統治下,其主張為:認為一般人缺乏參與與管理國家政治之能力,因此贊成優越統治者的存在,深信此類上等人的一切皆優於一般人,有足以帶給大眾幸福之能力,但此謬論之反駁即為:世上根本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所謂高人一等的無瑕聖賢的存在,而此謬論在私心的運作下,成了野心家的藉口,他們藉此理論向人們施加了一種人們從未明確同意過的強加性統治。而此種獨裁政治會帶來人民的不幸,因為「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獨裁者往往在高度的權力中迷失於腐化,利用國家的強制力施暴於人民以遂其私欲,獨裁政治所造成的人間慘劇比比皆是,僅舉三例說明:

(一)史達林在蘇聯進行獨裁統治時所造成的莫大死傷;

(二)希特勒在二次大戰中造成的大屠殺;

(三)紅色高棉的獨裁者波帕對柬埔寨的大屠殺。

B. 成人普選權

  談到了國家的強制力,就接著討論到民眾政府在施行民主統治的同時,也是對他的民眾提出遵守法律的要求,在早期民主中,為了要求人民服從法律,往往剝奪了他們的參政權,導致人民仍然屈居於被統治者的地位,而非真正的統治者。因此在十九、二十世紀初,人們開始對此一弊病提出解決之道:即是成人普選權的產生。有了成人普選權的保障,團體中不再有受到排擠的弱勢團體存在,大家皆享有同樣的民主權力。

C. 多數暴政

  然而在進行普選的同時,「多數暴政」的隱憂開始浮現,人們會擔心「佔多數的意見並非代表真正的社會正義」。事實上,任何一種統治模式都無法面面俱到照顧好每個人,少部分人民利益的損失是必然的。但民主他到底是優於其他可行方法的,因此我們選擇他,而這最重要的主因即在於他遠遜於其他非民主制度的專制色彩,在閃避專制迫害的壓力下,算是不得以而選擇了對我們傷害度較低的民主制度吧?雖然民主也並非十全十美的作法,但光憑此一優點,就能讓我們遷就於他,即如從眾多的爛桃子中,挑出一個比較不爛的「民主」桃子來吃吧。

二、民主保證公民享有許多基本權利,這是非民主制度不會去做、也不能做到的

A. 公民的基本權利

  權力是民主的基本要素,人民信任並接受政府統治,民主的政府相對的就要能提供人民所需的基本權利要求,例如:有效的參政權、平等的投票權等,有關相關的人民權利標準。

B. 落實與實踐  然而政府所提出的保障優厚權利,即便表面上說的多動聽,若無實際上的施行,也是枉然。真正的民主國家,將不僅只是把公民權書於書面法律條文中,更重要的是能將此有效的施行於現實中,讓人民能有效的享有充分的權利,而非民主政府卻是絕不可能這麼做的。特別的是,為了不使民主的美意淪為空頭議論,一項重要的條件便是公民和領導人能在對民主普遍的信仰中,體認到包含於其中對民主所必須的權利和機會的信仰,以美國傑佛遜總統終止「客籍法」和「懲治叛亂法」一事為例,就是反映出當時的人民及政府都能對此條件有深入的認知。

三、民主較之其他可行的選擇,可以保證公民擁有更為廣泛的個人自由

A. 自由的延伸

  一種民主的文化幾乎必定要強調個人自由的價值,從而也必定會承認更多的權利和自由,因此人們在民主的統治中所享受到的自由,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B. 無政府狀態的危險

  但有人提出了「無政府主義」的主張,認為在無政府的狀態下,人民將可更自由。然而在此假設之下,我們將發現無政府主義所帶來的後果是在利益爭奪下失序的社會,甚至是另一個極權專制統治的出現,因而再放棄了無政府主義的幻想後,民主國家似乎是比較好的一種選擇。

四、民主有助於人們維護自身的根本利益

A. 個人自身的根本利益

  因為每個個體對於生活條件都有不同的需求,而對於需求的程度,我們要求要有能選擇的自由。而相較於其他的可行制度,民主為這種自我選擇的自由及機會提供了較佳的保護。

B. 維護個人自身根本利益的方法

  以穆勒的論點作說明,他認為每個人在為自己的權利捍衛時,他們積極自保,而為了防衛來自政府的侵害,我們只有採取積極參與到政府行為的決定中。而結論就是:只有容許所有人都共同分享了國家主權,才是人民真正目的的實現,而這也正是民主的極致。即使不能完全捍衛自己的利益,總能在其中參與爭取,而這正是民主的優勢。

五、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夠為個人提供最大的機會,使他們能夠運用自我決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選定的規則下生活的自由

A. 對團體規則遵守之自我決定

B. 合理的制法程序

六、只有民主的政府才為履行道德責任提供了最大的機會

A. 履行道德責任的意義

B. 民主的功效

七、民主較之其他可能的選擇,能夠使人性獲得更充分的發展

A. 人性的發展

B. 民主環境的優勢

八、只有民主政府才能造就相對較高的政治平等

九、現代代議制民主國家彼此沒有戰事

A. 實例

B. 原因推斷

C. 反思

  康德的民主國家間和平聯盟的要素:  

      他預期民主將帶來和平,並將此民主國家和平聯盟建立於三層次上:

1. 民主國家存有和平解決衝突的文化<-民主文化未建立,在發展時耗時又易倒退回非民主

2. 民主國家間在共同的道德基礎上,產生了道德關連性<-以發展於西方民主國家間,但南半球未有

3. 民主國家的經濟合作邁向互利<-西方民主國家獲高度發展,但南半球未跟上,且易退化

  康德的理想主義基本上是正確的,但若以為和平聯盟會自動擴大,且還包含民主化早期國家或尚未發展道德連帶與經濟互賴的國家,則是錯的。目前民主化過程增大了更大的和平聯盟之可能性,但不可能擔保必定會實現,特別是南半球新興民主國家納入和平聯盟的希望很小。調和康德的觀念及新現實主義的反動,可邁向進步。

十、擁有民主政府的國家,總是比非民主政府的國家更為繁榮

A. 實例

B. 民主的優勢條件

C. 反思

  民主是促進還是阻礙經濟發展?

  民主阻礙經濟發展民主促進經濟發展經濟上的理由民主政治無法降低消費以支持投資,所以經濟成長受害民主對人類基本需要的投資,對經濟成長是有利的政治上的理由民主增加對弱勢政體的壓力

一致的國家行動更為困難

國家是弱勢的民主提供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經濟多元主義的基礎

民主意味著正當性

一個強大的國家也常是民主國家,雖然民主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不必然表現的比威權政體為佳,但有關民主和經濟發展之間交換關係的觀念則受到拒絕,大部分威權體系都是壓迫性的,而且他們在經濟發展方面的表現也不佳。

貳、結論

  我們是「不得已」實行民主的,而民主的精神應重在相互的尊重與體諒、溝通協調。民主的承諾並非自動改善與狹隘政治自由無關的生活領域,他是一種機會之窗的開啟,是一種個團體可為發展與人權而奮鬥的政治架構,使他們比以前有更佳機會可表達其需求。民主提供的是這些機會,但他並不提供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