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中華科技大學講師 張麟
  英國著名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其著作中提出「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其論述可從湯氏論文《誰是地球的繼承人》(Who is the inheritor of the Earth)兩段文中看出;其一,中國成功的融合了一個外來的思想-佛教,它豐富了中國本有的文明。其二,早在公元前兩個世紀,漢武帝已經瞭解,要維持中國政治的穩定,必須由優秀的政府官員來維繫,而官員的選擇,他採取對儒家哲學是否深入通達為標準。佛教是在西漢傳入中國,由於中國當時已有儒與道的基礎,所以大乘佛法能在中國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有以下幾點:(一)相信人性本善(二) 融合儒釋道的思想 (三) 深入基層。

(一) 相信人性本善
  三字經一開始就指出「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人之初」與佛教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意思是相同的,即「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換言之,人會做惡是由於煩惱習氣-妄想、分別、執著。因此中國的古聖先賢相信透過教育讓你瞭解真相-原來宇宙萬物與我是一體(民胞物與,吾物與也),你自然就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恢復本自具足的智慧、德能與相好。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理念,也是中華民族政治安定愛好和平的主要因素。

(二) 融合儒釋道的思想
  儒教的中心思想若用最簡單的文字來表達,只是孝敬兩個字而已。孝這個字是屬於會意字,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個「子」,表示生生不息也表示萬物是一體,故起心動念自然就會謹慎,唯恐自己讓祖先蒙羞,傷害到後世子孫。敬則以真誠心對待一切眾生,故能真正愛護一切眾生,能與天地鬼神與自然環境和平共處。

  道教的中心思想在傳遞因果的觀念。道教的創始者-老子,在太上感應篇指出「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段開示對吉凶禍福的詮釋可謂淋漓盡致。趨吉避凶是人人所祈求的,但不知斷惡修善,積德累功而徒向外求,不但徒勞無功,恐遭禍害而不自知。因果教育是最完美的社會教育,能匡正民心,淳厚民俗,對於營造優質生活環境及善良風氣有決定性的影響。

  佛教的中心思想雖源於出世,最終卻還歸入世。釋迦牟尼佛悟道時所開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其修學的四個次第-信、解、行、證。信是入門的關鍵,也是發菩提心的基礎,透過聽經聞法,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最後必能證得佛在經典中所說的境界。教教的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說明學佛的方法與目的,其出世與入世是並行不悖且著重在實修,故能自然融入生活當中,是最圓滿的教育。

(三) 深入基層
  中國傳統文化透過寺廟的建築藝術、裝置藝術、地方戲曲的方式而能深入到基層。地方戲曲的內容大多以忠孝節義或因果報應為主。即使在教育不普及的地區,透過地方戲曲,忠孝節義、善惡報應的觀念依舊能夠深植人心。過去在中國大陸,每一地區都有道教的城隍廟,裡面的雕塑、畫像都是在教因果報應,,所以多數人都不敢作惡,寺廟變成最好的社會教育展示館。佛教的寺院裡面供奉的佛菩薩的形象皆是表法的,例如看到地藏王菩薩的形象,就想到我要孝親尊師,看到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就想到我對人要親切要慈悲,看到西方三聖的形象,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蓮池海會,心地頓時清淨。中國傳統文化都是教人見賢思齊,對感化人心具有實質教育的意義,且效果顯著。

  二十一世紀可能是地球人類存亡關鍵的時代。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公民,我們有義務去思考如何挽救可能發生的災難;湯恩比博士的論述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