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少子化的未來

重慶新物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營運總監 鄧汝修

  離開生活大半輩子的台灣,到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打拼,工作到現在已經兩年半了,流浪了上海、廈門、廣東惠州的小鎮、再回到上海、最後又到了重慶。這一連串的搬遷也經歷了各城市的文化習慣的不同。

  在輾轉多地的生活歷練中,讓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在中國大陸一胎化下1985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因為她們一出生就飽受三個家庭的寵愛(自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再加上10年文革讓她們的父母對自我保護意識非常的強烈,形成了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的心態非常的嚴重。1978年鄧小平進行中國的改革開放後,也讓現在的中國開始享受富裕的生活,但是在快速開放的同時,人民的教育、社會的風氣並未隨著進步,造成了一個半畸型的社會。舉例來說,在兒童的遊戲區裡,有小朋友吵架打架了,家長先問的是你被打了嗎?如果沒有就好,但是如果自己的兒女被打了,那就不得了,做家長的也不問青紅皂白,不問是非對錯,一定要跟打人的討公道,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也造成了小孩的錯誤認知,絕對不問自己的對錯,更不要說反省。因此人人都是家中的寶貝老大,普遍的也缺乏對社會其他人的尊重。

  筆者現在從事的是服務業,公司不下百人的規模,這當中店員、生產人員來來去去,實在很難用自己所受過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更甚至是社會教育的標準來對待她們。尤其是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感覺更是草莓族中的貴族,(比草莓族更脆弱),因為家庭經濟的好轉,或是受到政府因為政策的房屋拆遷補償,(因為中國的房屋拆遷政策是以人為單位補償,只要是滿18歲者必須是本人領取,不像台灣是以房屋為單位),讓這些年輕人更是有恃無恐。在工作上只要是自己感覺受到委屈,就立刻提辭呈不幹,普遍缺乏敬業的精神。所以筆者在面試員工時,常在履歷表上看到的是洋洋灑灑的工作經驗,但是時間往往只有三兩個月,或者是根本沒有寫(因為太多了不知如何寫),或者是拿到員工的辭呈時,對他關心的面談時,總會有聽到許許多多的抱怨,抱怨工資太少,工作太累,誰誰誰不好等。話說最近轟動各界的富士康跳樓事件,令很多人震驚。這大半年接二連三的有員工跳樓輕生,這些跳樓輕生的的年輕人都是85年後出生的,正好是一胎化下出生受到過份保護的年輕人。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業有些工作狀況與條件自然非筆者所能了解,難能理解狀況也不適宜發表想法。不過如果從筆者現在所看到的中國現今教育下的下一代,不管在家庭、學校或是社會,年輕人眼中往往只有自己,「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這種不顧一切缺少尊重的行事作風,真的會令人憂心。就像在路上開車,自己高興就停車,完全沒有考慮其他的用路人,也沒有考慮他人與自身安全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真讓人擔心幾十年後,這一代的年輕人要掌控國政,屆時不知會是什麼景象呢。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民情與文化,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只是自重而人重,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對人多一點尊重,社會的不平與不諧就會減少。好的文化要傳承,好的習慣要保持,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共處,才能小至家庭,社會,國家而到世界,都能充滿祥和與和平。

  爭取自身的權益並沒有錯,不過需要的是對人多一點的關心,多想想別人的處境,彼此互相的尊重,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筆者從事服務業,這些年在日本,台灣,中國都服務過,服務業自然是以客為尊的行業,這份行業需要的是很多人提供服務,當從業人員一個個都是家庭中的寶貝與老大時,究竟要如何去服務眾生呢?工作上的內部訓練當然是必要的,不過筆者還是認為,要有美好的未來還是需要世人在每一個家庭,每一間學校,與整個社會環境的相互搭配下,每個環節上都各盡義務與責任,才能創造一個有願景的和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