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網路隱私與安全

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發展處專案博士後研究 林恩盈/張心紜

  在2025年以前網路將成為了國家經濟和社會中央神經系統的事實,政府將負起社會責任照顧公民和國家的網路安全和隱私,保全國家及各人的完整避免人身傷害或攻擊;要達成這個任務需要新概念、新工具和新的體制框架,以促進社會跨界合作,因為網際空間在根本上與物理空間截然不同:首先網路空間沒有邊境,因此它意味著威脅可能起源於全球任一的地理位置;再來是身分難以掌握跟蹤-誰都能在網上匿名或使用假身分,因此隱私、監看與安全議題的重要性在2025未來的趨勢中不容漠視。圖一說明網路使用者與非網路使用者對於網路隱私安全及各類活動關心度之差異。

  在2025年,個人安全是所有網路安全的起點,就個人層面而言,民眾已經知道應該設法保護個人電腦資料和其他設備,並使用軟體保護其免受於信用卡資料的網路犯罪犧牲者,在2025年社會的核心基礎設施將比今日更加依賴電子的數字系統, 這些系統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網路犯罪攻擊的目標,影響人民的隱私安全,範圍從數據偷竊或竄改,系統控制接管,到衛星或網路基礎的硬體設備,破壞及打亂社會的安全與隱私。的確,網路的興起造成文明戰爭的本質-和敵人-將在未來轉移,沒有任何的交戰定義規則,也沒有所謂的戰爭戰略和軍事能力,一切都將取決於國家和政府,網路戰爭犯罪和思想運動是十分活躍的,各國政府必須及早發現自身的缺點以保有競爭優勢和技能,在沒有場域邊界的戰爭中贏得勝利,並且想辦法利用網路的缺點以求先發制人。全球各國已從脆弱的系統上之被動防禦演變成積極防禦,包括活躍監視;這說明網路安全議題在2025年不僅存在於政府當局執行的技術中,亦存在於政府與人民共同合作努力的平臺和媒介中,以保護個人隱私、強化企業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在社會中的公民權利。

  國家安全之於個人自由而言,民主社會將需要一平衡狀態以盡責任保護它的公民與網路進入單獨保密之權利和自由,民主社會需要訂立網路隱私政策以形塑未來政治和經濟關係,安全和保密性在網路世界中有一重要特點:他們在網路的安全和可靠性受益於人民對其的信任;而此信任的關鍵在於指認人民在網路上遇見的個體、企業、政府或其他組織的身分。今時代設立一個看起來可靠的偽造網站是太容易的,或者是一個被信任的網站被複製為令人相信的分身,以唬弄大多數人相信它實際上的功能;在社會網絡中,同樣的手法亦可輕易假冒人真實的身分, 這些風險是無法避免,且持續阻礙網路成為合法目的之用途。

  在2010年以前,所有歐洲公民、企業和政府當局將能從網上進入安全區域,他們得以使用肯定安全的手段,也就是電子證明 (e-ID),使人民的保密性受到尊重,並且可以利用e-ID服務,免於受網路攻擊、惡意郵件的恐懼,更好的是在2025之前歐盟公民將全數擁有電子歐洲公民卡(European Citizen Card);根據這張電子公民卡,人民上網使用自身權益相關或隱私等媒介時,身分就能被雙重確認,並且增加人民對政府管理的信心,如此一來,人民的網路安全與隱私議題將在未來得到有效的控管。

參考資料
Harper, R., Rodden, T., Rogers, Y. and Sellen, A. (2009) Human Being: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in the Year 2020. Microsoft.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cambridge/projects/hci2020/downloads/BeingHuman_A4.pdf accessed in 2009/11/23.
European Commission. (2009) Future Internet 2020. http://www.future-internet.eu/fileadmin/documents/reports/FI_Panel_Report_v3.1_Final.pdf accessed in 2009/11/23.
European Internet Foundation. (2009) The Digital World in 2025. www.eifonline.org/site/download.cfm?SAVE=10859&LG=1  accessed in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