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壓力

元培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 林鑫
  最近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產業界最令人咋舌的話題-富士康員工跳樓,五連跳、六連跳...十二連跳,每當跳樓的新聞又登上報紙與新聞節目的版面時,人們又開始議論紛紛,富士康的內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當遠在台灣的我們都開始出現這樣的疑慮時,可想而知在深圳龍華廠區的員工心理,又是造成了多大的衝擊?商業週刊1174期裡的一篇文章裡寫到,「員工連九跳,富士康怎麼了」撰文的時間是2010年5月24號,從第五起的跳樓自殺事件開始,媒體們開始對這樣的跳樓事件投以關注的眼神,電視節目上的名嘴也開始議論著,是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遺憾重複上演。

  為了釐清事情的真相,在網路上甚至有網友決定召集人馬,前往隸屬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公司在深圳的龍華廠區臥底,記者們更是聚焦在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生身上,希望能夠深入了解這一連串事件的來龍去脈。

  多年前開始,所有的外商注意到中國大陸地區所擁有的豐厚資源-低廉且密集的勞動力,無不爭先恐後的將自己的工廠與生產線往大陸地區移動。為了配合大量的資方進駐,政府方面也開始著手對許多的地點開始進行整合規劃,無論是交通或者是商業住宅的劃分,在在都顯示出政府為了提升其國內的經濟獲利能力,用心為資方所設立的友善環境,一切的規劃準備就緒後,現代化的設施與管理制度開始大幅度的進駐,一個廠區裡作業員的數量就可突破四十萬大關,如此驚人的員工數,在管理上都考驗著管理幹部的能力。

  在跳樓事件發生後,開始有記者對公司內部做報導,在新聞的標題上甚至有人提出了,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管理制度以軍事化管理出名的鴻海集團,就連牆上的標語都寫著「魔鬼藏在細節裡」,就因具有如此的魄力與高效能執行力,讓鴻海集團旗下的公司都有著相當驚人的獲利,2009年鴻海的成績單繳出了獲利成長三七%、每股獲利達八.八四元的成績,如此的成績對六月八號就要召開股東會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而言,想必是亮眼的。

  去年的財報裡顯示,由於來自前兩大客戶的訂單銳減,導致了富士康的淨利較前年下滑了六八%,儘管獲利的下滑對公司造成部分的影響,但是在照顧員工的方面,鴻海集團依舊有所著墨,除了廠區有游泳池等休閒設施外,更有全亞洲最大的中央廚房...,所有設施的設置,都顯示出公司方面總希望對員工能夠提供更多的福利,使得員工在工作時可發揮出最高的生產力。

  生產線上,一個小零件被拆成十個小步驟來組裝,一名員工站在同樣的位置八個小時,反覆做著同樣的動作,每個員工都像是公司沉默的小螺絲般不斷的運作著;在之前學者提出的報告書中,雖然對於集團高層管理的效力做剖析外,也同樣提出了警告,如此軍事化的管理,高層的壓力可以依靠其對郭台銘的效忠來釋放,但對於第一線的技術員而言,軍事化管理對生、心理造成的壓力卻無從發洩,新一批的勞動力年齡顯示,當前的勞動人口為八零後出生的年輕人,這一批小至二十歲、大至三十歲的勞動力,由於從小所受的挫折較少,當面對壓力時,想要紓解卻也找不到出口。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大陸地區的人口紅利已經開始衰退,從過去的廉價且密集勞動力轉型,就外商的角度而言,除了原有在物質上提供的福利外,同時也應該於心理層面上加強,許多的人平常工作時,也許花了八個小時都做著一樣的動作,放假的時候卻忘記了該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漸漸失去重心後,開始對生活產生無力感;面臨接踵而來的狀況,站在企業面而言,雖然對於最高獲利的追求是必然,不過在追求高獲利的同時,也應該多站在員工的心理來思考問題,而不是僅用資本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除了提供物質享受外,更要多對員工的心理加強輔導,多傾聽、多了解、多用心,將「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做為思考的核心,相信必定能夠降低類似事件再發生的機率;站在員工的角度而言,當面對著長時間疲乏性的工作時,該如何紓解自身的壓力是必要的學習課題。

  在工作的同時應該將「如果、應該」做為目標:「身為作業員,如果我是單位的主管,應該做什麼才能夠提升單位的產能;身為基層管理者,如果我是決策的高層,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員工能更用心在工作上;身為業務員,如果我是業務主管,應該怎麼樣才能夠讓客戶多下一些訂單」。

  當勞資雙方,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著想,而不是僅站在自身的利益思考時,才有可能凝聚公司的向心力,而在凝聚高度向心力同時也才能夠獲得更高的獲利,開創雙贏的局面。

  參考資料:商業周刊:1173、1174、11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