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教育所研究生 張益源


  在一場音樂人張培仁先生的講座上,他論及台灣的唱片市場所感受到的衝擊:因為整個大環境的變化、科技及?版的猖獗,非但往日榮景不再,而且也對整體創意產業造成很大的衝擊;市場規模逐步縮小的結果,國際級的唱片公司開始移轉大陸,餘本土唱片公司只好以特色或小眾的方式經營,實為時勢之趨,不得不面對的處境。但流行市場是一個浪潮經濟,從歐美到日本、從台灣到東南亞,這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流動,少有逆流的情況。其中張培仁先生在台灣唱片市場出現警訊的前期即前往中國大陸的處女地開展,在當時著實為北京當地注入相當的活水,除了引進流行音樂的資訊與科技,也直接地帶動當地的流行音樂起飛。

  他在講座中提及珍.雅各在偉大城市的創造與衰退中的一句話─「有創造力和運作良好的城市總是位居核心地位,他們曾經產生影響,而且還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後段張先生即提及他在北京所帶入的台灣文化水平及風格美學,對當地所造成的影響及發展,其實也就是台灣創意產業的優勢與機會,是台灣在文化水平及創意美學上多年的積累。

  但在論及台灣現階段以發展創意產業為優先,以此為基石,希望透過民間的活水及衝勁,為台灣走出一片天的同時,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遠見看到台灣的優勢及危機?就拿這次金馬獎暨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的戴立忍導演說道的:「台灣影視只剩3到5年!」他直言:「若政府不把握時機,再等三到五年,全球影視資源向中國市場靠攏,台灣人連拍電影都得替中國代工。」台灣的文化基礎及養成教育,能夠發展出火候而不被吞噬的,大概也只剩這十年的時間,大陸新的一代在資訊及財力的養成下,十年時間,大概就有足夠的文化水準及能力掌舵,台灣應該深思的在於:該有什麼樣整體的策略讓台灣的優勢能長遠地掌握在自已手上,或者可以掌握著什麼關鍵技術,因為以現今的趨勢來看,若在所謂的高科技、NB技術也都拱手讓人的情況下,我們的下一代著實也只能向西靠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