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諧與永續---人與人、人與環境相處的新功課

大華技術學院教務長 劉玉山
  最近與同學共同觀賞±2。C這部影片,大家均有感於面對環境的威脅,實在已經是刻不容緩了;我們看到大自然反撲如此可怕,而民國建國都快100年了,部份台灣同胞還在流離失所,實在讓人落淚驚心。而不久前,電視新聞報導:有一醉漢躺臥路中,竟無人肯救或移動他,以致被車輾斃!昨日又報導:女生早上搭火車看書,不幸遭狼吻...。怪不得,不少人都說台灣病了,自然環境、社會與人心實在都病得不輕。

  生態學上有一觀念說失衡狀態( Ecological imbalance),即某一方資源的分配與使用過度,引發其他生態的萎縮,而最終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彼此互相依存的狀態,導致整個生態永續發展的問題出現。由這個觀點看來,人們應該要自省:我們大家、甚至少部分的人是不是過度擴張了對自然界的予取予求,不但扼殺了別種生態的生存權,最後連我們子孫甚或自己未來的老本都揮霍得差不多了。

   人與自然相處,是不是該有多些謙虛的心態?用尊重自然與自然合諧相處的正念來取代所謂"人定勝天"的謬誤,用永續來取代狹隘的開發論點,並修正唯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即國內生產毛額))經濟成長導向的施政與經營導向。

   如果我們能虛心,導正我們與自然的關係而與之合諧相處後,接下來我們可以進而重建人與人的關係: 其著眼點,應強調人與人間要彼此尊重、互相關懷,進而創造合諧得人間社會;最起碼,不要設下許多人為的階級差別意識或用有色眼光來看待與自己不同的人,要多關心家人與周遭的人。法國知名社會學家淦爾幹(Emile Durkeim)曾指出:現代社會中,集體關懷意識的淡化,影響了部分社會成員的人生定位,促成失範(Anomie),其主要徵兆有社會集體漠然、焦慮、甚或自殺等現象。由此觀點而論,要尋求人類社會的永續與合理發展,應該如同我們與自然相處的原則一樣,拋棄過於基於報酬或回報的功利與自私的想法,勇於關懷與勇於付出。

   網路世代因匿名性或虛擬所產生的失序現象,如盲從散布一些似是而非或未經證實的事情、視他人如路人等因可隱藏真實身分所帶來的弊病,當然也要革除。

   尊重、和諧與關心他人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道德觀念,但我們常常忘了這些最基本的道理。今天不論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或是人與人間的合諧,我們似乎均應該重新檢視這些基本德行,努力實踐,從而達成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永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