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土歷史教育

台北縣樹林市文林國小教師 王曼莉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千百年來的生存紀錄,沒有歷史,一個社會就沒有大家共享的過去,沒有共有的中心價值,沒有因為過去共同決定而造成現在環境的同舟共濟之感。懂得珍惜過去共有的歷史,人們會更珍惜現在、珍惜環境,願意為未來一起努力。因此,歷史雖是過去的紀錄,但是它卻是我們必須共同珍藏的珍寶,不能破壞,必須珍惜,更需要發揚!

理解歷史的方法

  知道人類過去歷史是重要的,因此,提供學生「適當的歷史教育」是政府、社會與學校必須的使命,所謂「適當的歷史教育」,指的不是歷史知識的記憶背誦,而是歷史方法的學習。二次大戰後,西方歷史教育逐漸把學習重心由史事知識轉為歷史方法的學習,強調以歷史意識為中心,進行對「過去」的認識、「現在」的了解與「未來」方向的掌握,是一種對歷史思考、對社會進行反省、詮釋的綜合能力訓練,進而能使個人產生認同、乃至於對集體產生歸屬感。近年來,台灣在歷史教育上所做的研究也認為:能夠培養學生從過去的歷史中了解環境的變化,知道己身所從來,學到經驗與能力,明瞭多元文化的內涵,並體會人類曾經面臨的共同困難以及處理的方式是重要的,也可使學生藉著對多元文化的歷史學習,增強人類相互尊重、忍耐與勇氣的培養,成為國家與世界的好公民。

  要達成上述目的,指導學生從歷史學習過程中獲得「理性與批判思考能力」是重要的,這些能力能使學生通古今之變,有助於對自我的認識與對未來發展的多一些理性與關心。在歷史教學時,要使學生獲得「理性與批判思考能力」,可分成以下二部分來說明:

1.在「歷史的了解」方面    學生根據不同年齡程度,應該知道有關他們的家庭、社區、鄉鎮市、國家、以及世界歷史的某些部分,例如:祖先的故事、社區的寺廟、鄉里的事蹟、國家的古蹟、世界的文化……等等。 2. 在「歷史性思考」的方面    所謂歷史性思考,主要指的是「歷史的分析與解釋」、「歷史的研究能力」與「歷史性議題的分析與應用」等思維與能力。這些可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之外,養成分析能力、懂得運用不同的原始史料,來了解歷史變遷、因果等概念,進而形成自身判斷能力,不光是記憶事實而已。

新鄉土歷史教育   

  在淺談理解歷史的重要與學習的方向之後,我們必須了解歷史教育的教學設計內容是否能加以配合。舉例來說,歷史教育最基礎的是鄉土歷史教育,它的特點是以「在地」、「局內人」的觀點,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對地方歷史加以認識與感受。一個合適的鄉土歷史教材必須協助學童養成上述「理解歷史」的能力,而能將「鄉土歷史知識」以及「歷史思維能力訓練」融入教材的設計,如此,學生便能從生活環境的四周,了解生長地方的過去與現在,理解有關的歷史知識,並學習分析與判斷前人的事件,來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與對未來的探索。以此方式可來做、可再擴及至更寬廣的歷史教學內容!

  因為有這樣的理念,筆者在二年前讀研究所期間,曾經以此設計一份鄉土歷史教材,用來實踐自己的教學理想!這份歷史教材主要的內容是以學生所屬家鄉-台北縣樹林市為主,在做實驗教學之後發現,學生是喜歡這樣的教學內容,因為比教科書的內容有趣多了,更能貼近自己的生活,能從環境中確實的了解家鄉,能從了解的過程中更深入的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維,對自己與家鄉的關係更為清楚!筆者相信-可以以此一「從鄉土中擷取適當的歷史資料,設計成可以提升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之行動,來號召更多的與教育相關的人員一起來參與,如果能形成一股「新鄉土歷史教育」之潮流,相信對學童、對鄉里社會、對國家都是重要的,這也是筆者寫下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從環境中學歷史

  如何讓學童從生活環境中學歷史?在尋找鄉土歷史教材的素材上,除了圖書館的書籍資料與照片外,寺廟與路旁的石碑、牌坊中重要珍貴的鄉土歷史紀錄,古蹟的建造緣由、歷史過程、設計與美感,民間傳唱的民間歌謠等都是;在學童身邊的家人長輩、街坊鄰居則是口述歷史的好對象,甚至能從長輩處看到古老的家傳文件,更覺一份驚喜;另外,社區裡的一切,像是:傳統菜市場、百年校園環境、水圳、動、植物、老街、百年商店……等也都是可被運用的好素材,其實,只要有心,素材是擷取不盡的。

  素材有了,將之設計成教材時必須多多思考,研究它的特色,設定教學的目標,搭配富啟發的程序性歷史教學知識,並活用多元教學方法與策略來完成教學,以引領學童發展歷史思維能力。以下,是筆者的一個鄉土歷史課程的實踐。

◎一個鄉土歷史課程的實踐 主題:1895在樹林──樹林十三公事件    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中國戰敗,將領土的一部分割讓給日本台灣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消息傳到台灣,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接受,進而成立台灣民主國政府,準備獨立對抗軍以自救。當時除了台灣民主國的軍隊之外,從北部到南部,台灣各地皆有民眾參與對抗運動,出資、出力,自行成立鄉里部隊與接收的軍做流血戰。「1895在樹林──樹林十三公事件」就在這個背景下發生了。戰役結束,有十三位樹林戰士戰死,一千四百棟民屋被毀,數十個鄉民死傷……。    這是一個世紀以前的史實了,但是,對於居住在樹林十三公紀念碑附近的臺北縣樹林市文林國小學生而言,則是必須知道的一段歷史。那麼,從這段歷史裡,我們可以讓學童知道什麼?了解什麼?思考哪些?這段史實與我們的現在生活有什麼關聯?做為課程的設計者,必須將目標設定清楚。接著,教學素材是重要的,我找了兩個不同版本的歷史敘述,來讓學生思考,拓展其歷史思維;然後利用校外教學,親訪史實發生地,在情境中讓學童了解感受並澄清自己對這件史事的價值觀。以下是課程的過程紀錄: (以下紀錄中,師:代表老師,S01:代表1號學生,S02:代表2號學生,以此類推。)

【課程一】 師:這裡有二篇文章,是在說日本軍隊來台灣接收時,樹林地區人民的反應與行動,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看完後,你對二個版本有什麼想法? S21:兩個版本很相近,我都相信。 S13:十三公是抗義軍,第一版本寫成賊軍,我不相信。 S32:保衛國家很偉大,不可以稱他們為賊軍。 S06:我相信第二版本,因為義勇軍是不會燒自己家鄉的房子。 S10:我看過十三公紀念碑的解說,我覺得第一版本不對。 S31:第一版本紀錄的時間離發生事件的時間比較近,比較不會錯。 S25:我是直覺相信第一版本。 S04:我都不相信,因為兩個版本的作者都說他們自己國家的好話。   在班級的33位學童中,2位沒有意見,1位相信二個版本,3位相信第一版本,26位相信第二版本,1位是兩個版本都不相信。

師:請你分析一下兩位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寫? (筆者簡單說明兩位作者的姓名、國籍、出生時代) S06:第一版本的作者生活在治時代,他不敢寫軍不好,第二版本作者不是生長在治時代,所以可以寫出正確的說法。 S10:張福壽生於治時代,許多想法受到限制,無法暢所欲言;後代學者王世慶,處於戰後太平時代,能以比較客觀的角度去記載歷史。 S12:張福壽是那個時代的人,他寫得比較對。 S27:作者出生地、年紀、政治背景不同,所以寫出不同的文章。 S30:先生可能受到當時皇的壓迫。

     在班級討論中,15位學生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回答的18位學生中,有十五人是從作者的國家立場不同來思考,有1人認為越靠近事件發生時寫得文章會比較正確,還有2人從其他角度來評斷作者的背景。

  筆者請學生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去尋找這方面的資料。在下一次課程裡,準備就二個版本的作者背景,以及現存十三公紀念碑文,還有研究歷史的方法和學生來探討,並了解這些學生的答案是否有所改變!

【課程二】    在前次的課程中,筆者留了一個伏筆,對「樹林十三公歷史事件」的討論,以老師的立場,沒有做任何的評論,因為筆者希望學生能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去尋求資料再來分析解釋,以澄清自己心中的想法。因此,本次課程再以十三公事件作為研究的對象,比較學生前次與今天上課的思維改變情形。

師:面對樹林十三公這二個不同版本的歷史介紹,你如何找尋你的答案?請寫出你運用的方法和經過。S31:我請媽媽帶我去十三公紀念碑看,並閱讀上面的文字。 S32:先詳細閱讀資料,並分析作者的生活背景與政治立場來了解內容的不同。S27:透過網站看到許多資料再做比較紀錄。S13:上網查到的資料很少。S25:去圖書館查有關樹林方面的歷史。S24:回家時媽媽會告訴我以前十三公的歷史。S23:訪問當事者的家人或子孫,還有歷史學家。S21:查相關資料、實地採訪、請教老師、長輩、鄰居。 S10:閱讀網路上的資料,發現有問題的地方就請教家長,最後整理出答案並作成記錄S06:我有去十三公紀念碑現場拜訪,用相機把石碑上的字拍成照片,並了解石碑的意思。

     在這一題的答案中,回答的有二十九人,筆者要特別討論利用「現場拜訪」的方式:使用此方法的學生有13位,比起之前所做的前測問卷統計中「到現場看看」的二人,有很大的差異,顯示:經過【課程一】的討論,學童對【十三公】的興趣升高了,想採取行動去了解,而且學生知道此事件在家鄉發生,到現場看看是可以了解的方式。 師:上一節課中,這兩篇作者對十三公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你分析一下這兩個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寫?(筆者稍為仔細的介紹兩位作者的生活背景資料讓學生了解) S02:先生是日本人或是被日本人強迫,而先生是台灣人,沒有被逼迫。 S05:第一版本是錯的,因為日本人會請先生寫好一點。 S15:先生利用很多想法來寫這篇文章,先生利用許多研究和關於歷史的書來寫這篇文章。他們兩個都有不同的想發和看法,如果亂寫怎麼可以成為歷史書? S17:先生是被逼迫的,先生是研究時發現的。 S19:先生是樹林人,又當了老師,應該比張福壽還要聰明。 S31:第一版本是日本政府指定出版的書,如果寫十三公是義勇軍,就不能出版了。第二版本作者不是生長在日本時代,因此他以樹林人的觀點來看。

     接連兩次的課程,在【課程一】時,學童對作者的背景不甚了解,但在【課程二】中,學童已充分了解作者背景,兩次想法有何差異,以下列幾位學生作例子:

S13:沒有作答。(上次課程) S13:因為先生是生在日本時代,所以才會說十三公是賊軍。先生是生在現代的樹林,所以才會說十三公是抗義軍。(本次課程) S12:張福壽是那個時代的人,他寫得比較對。(上次課程) S12:先生有可能因為國家、生長時代不同、立場看法不同,所以寫出來的歷史不同。而先生本身是現代的樹林人,所以比較以樹林的立場來寫。(本次課程) S06:第一版本的作者生活在治時代,他不敢寫軍不好,第二版本作者不是生長在治時代,所以可以寫出正確的說法。(上次課程) S06:先生是治時代的人,也許他認為他是日本人,我才以寫出這篇文章。而先生成長時,日本人已經走了,寫書不會受到國家的壓力。(本次課程) S30:先生可能受到當時皇的壓迫。(上次課程) S30:張先生生活在治時代,而且又是日本政府指定出版的書,應該是被迫的,但也有可能是作者的想法。先生是歷史學家,也閱讀過許多歷史書籍,所以應該是對的。 (本次課程) S10:張福壽生於治時代,許多想法受到限制,無法暢所欲言;現代學者王世慶,處於戰後太平時代,能以比較客觀的角度去記載歷史。(上次課程) S10:先生生於治時代,有可能迫於無奈,將抗義軍寫成賊;也有可能在治時代過得不錯,並不認同抗人士的行為,不管他真正的想法是什麼?都必須尊重他。而先生成長在抗日後的台灣,思想不需受日本政府拘束,可以自由表達想法。    (本次課程)

     我們可以看出上述學生在接受課程的學習討論前後的改變,想法更細膩了。同時,在這一題的回答中,只有四人空白,沒有表示意見,其他學生的理由都相當明確,比前次課程有表達意見的18人,多了10位。 師:相信第一個版本還是第二個版本的說法呢?還是都不相信?請說出理由。

相信第一版本(作者張福壽先生): S31:離生戰爭的時間較短。 S20:既然是日本政府要求寫的,那他一定看過當場的畫面才寫出這段歷史。

相信第二版本(作者王世慶先生): S34:當時的軍真的很殘忍。 S06:軍不會燒自己家鄉的房子。 S30:張福壽先生可能是被逼迫的。 S26:如果先生寫日本人是壞人,可能會被打死。 S23:我看過的資料大部分都是照第二篇來寫的,所以我比較相信第二版本。 S17:他們是英勇而死的。 S09:他沒有生在日本時代,沒有壓力,他寫的才是真的。 S08:比較像真實的。 S07:我們台灣人是聰明人,不是愚民。 S05:先生不是日本人,日本人沒有叫他寫好一點。 S02:因為有證據可以證明樹林人是義軍。

兩個版本都不相信: S27: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沒有真正經過事件,所以不能評論對或錯。 S28:一篇歷史介紹會因為作者的背景不同、看法不同,寫出來的也就不同。

     上述統計中,相信第一版本(作者張福壽先生)的有3人,3人皆有表示意見。相信第二版本(作者王世慶先生)的有23人,其中22人有表示意見,1人沒有。兩個版本都不相信的有3人,3人都有表示意見。沒有任何選擇,或是理由不合邏輯、不切合題目的有4人。換句話說,一共有29位學生能做出合理且切合題目意義的回答,姑且不論他們是相信何種版本,較前測人數的19人也有了進步。

  另外,較特別的是,此次與上次的選擇相比,相信第一版本的沒有增加,相信第二版本的少了3位,兩個版本都不信的增加2位,沒有意見的增加2位,兩個版本都相信的沒有了。從這個數字來看,學生的想法變得較多元且具有存疑的精神,是令人樂見的。

  研究者接著播放十三公抗日紀念碑的景物照,包含民國四十四年當時樹林最有名望的鄉紳黃純青所書的「精神不死」紀念碑、碑文內容、祭拜的地方、墓塚、十三公橋等,讓學生透過現場的景、物照,來看看十三公在樹林民眾心中的地位,並預告下次的現場參訪。

師結論:一篇歷史敘述會因為作者的國家立場不同、生長的時代不同、看法的差異、參考資料的多少等等,而寫出不同角度的內容,所以看歷史,必須要多多蒐集不同來源的介紹內容,尤其是第一手資料。要學著從不同人的看法中去看待歷史,了解以前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寫歷史,再經過自己的判斷,而形成你心中屬於你的歷史。簡單來說,研究歷史就是要去「打破沙鍋問到底,並問沙鍋在哪裡」!

【課後訪問】    後訪S03:老師有很多圖片、照片給我們看,我真的要和朋友去研究十三公。 後訪S06:我知道十三公的事,要去現場觀看才找得到正確的資料,不懂的事就要問,才能成為歷史學家。 後訪S26:讓我們再次了解兩個作者對十三公的看法不同,也讓我們從資料裡去建立自己的看法,讓我越來越喜歡現在的社會課了。 後訪S29:我覺得去了解十三公是一件好玩的事,去了解十三公,就覺得自己是一位歷史學家。 後訪S30:我學到了要尊重每個作者的想法或時代。 後訪S31:讓我知道當歷史學家要做什麼事。 後訪S32:可以當一個小小歷史學家,去探究古代,是我的榮幸。

【課程三】 校外教學:參觀樹林「抗日十三公紀念碑」    本次戶外教學最後一站來到此地,筆者本意是要讓學生透過現場的觀察,包括十三公墓塚、石碑的內容、祭拜的地方等,自己來體會十三公在樹林人心中是何等地位,以呼應之前針對十三公不同歷史版本內文所作的探討,由學生自己心中產生歷史的評價!

  在此地講解的內容與在教室上過的課程並無差異,研究者就不再敘述。以下透過作業單,我們來探討學生心中世界對這個歷史事件的看法:

師:來到這裡,你可以想像一百一十三年前,在這附近所發生的一場戰爭嗎?站在這個歷史事件發生的現場,你有什麼感覺? (33 位學生中有28位能寫出感想,舉例如下。) S03:還好當時我不在現場,因為現場很恐怖。 S06:我認為好像有一種嚴肅的感覺。 S15:我覺得他們很偉大,為了保護家鄉勇敢興戰。 S19:感覺十三公才是義軍。 S23:為什麼大家要戰爭?不能和平相處嗎? S24:感覺有點戰爭的刺激,心裡有點怕怕的。 S26:我不能想像,我覺得以前這裡一定很亂。 S27:發生這件事情一定很可怕,因為死了這麼多人。 S29:希望戰爭不要再來了。 S30:我覺得現在的環境和以前大大的不同,我不敢相信自己竟踏在這片曾有戰爭的土地上。 S31:十三公勇敢抗日,雖然去世了,他們的精神卻與我們同在。 S34:我很難想像,因為這裡已經變成了車水馬龍的街道了。

     看了上面的反應,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戰爭的反應是害怕的,也有學生能夠感受現場的氣氛,或是直接批判戰爭的不是;另外有幾位學生表示不能想像過去與現在的差別有這麼大,這似乎也可以告訴我們,學生腦海中對歷史的想像力可能因人而異,依年齡而有差別,這是可以再研究的。

師:你看了石碑介紹,知道當時樹林人和軍作戰,共有十三人喪生。想想以前老師上課時給你看過的兩種說法(義軍或是賊軍),你對他們的看法有改變嗎?為什麼? (33 位學生中有28位能回答具體想法,舉例如下。)

◎本來就肯定十三公的: S02:我沒有改變,因為如果他們是賊軍,為什麼旁邊的橋要取名「十三公橋」。 S06:沒有改變,因為我看到有人在拜他們。 S10:我還是認為他們是義軍,他們奮力保衛家園的精神,我很能體會。 S14:因為有設石碑,就代表他們有所貢獻。 S34:我還是認為這些人是保護家鄉而犧牲自己的性命,他們是義軍。

◎從否定到肯定的: S31:我以前把十三公當賊軍,真不好意思。 S20:他們如果是賊軍,就沒有人去拜他們了。 S12:十三公保護家鄉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從兩者都不信到肯定的: S27:這麼多人去拜他們,他們是義勇軍,不是賊軍。 S28:如果是賊軍,為什麼那麼多人去拜他們?

◎還是兩者都不信: S21:我還是相信自己的答案。

     經過仔細的統計,除了一位學生S21仍然無法分辨是好、是壞而兩者都不信之外,其他學生經過現場的參觀後,對十三公皆持肯定看法。其中,S31、S20、S12、改變了他們原本的想法,從否定十三公到肯定十三公;而S27、S28從兩個版本都不信到肯定十三公的歷史價值,前後的改變,只因為來到現場參觀,看到有人來祭拜十三公!我們可以說,戶外教學是必須的,因為:鄉土,會自然流露出訊息!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結論:【學生的歷史價值觀形成】 師:經過你的研究與參訪後,請你來替樹林十三公事件做歷史評價吧! S02:十三公保護家鄉的精神是每個人都要有的。 S06:這幾堂課讓我瞭解樹林以前的人很勇敢,他們為了保護家鄉英勇戰死,雖然人死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會消失,讓我很尊敬他們。 S09:我覺得十三公是一群善良的人們,雖然會害怕死亡,但為了大家的土地而出去和軍奮戰,他們在奮戰中死去,讓我覺得他們是群值得紀念的人物。 S13:十三公是因為怕家園被侵占而成立的團隊,剛開始他們戰勝了,可是日本人又再找了一些人,最後他們戰死在戰場上。 S17:十三公的行為讓人很佩服,他們為了自己的家園而犧牲,有人認為他們是賊軍,有人認為是義軍,我聽了老師的資料,我覺得他們是英勇的戰士。 S21:我研究後,覺得這二個版本我都不信,因為有人看十三公是好人,有人看十三公是壞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無法分辨是好、是壞,所以我兩個都不信。 S30:十三公在歷史上的義勇行為、為國犧牲,十分令人佩服。當然,也有人對十三公的看法不同,不過在我心中,我覺得他們是非常勇敢的「樹林英雄」! S32:做對的事情,哪怕會犧牲生命也值得,因為他們會留給後世模範與景仰! S34:這十三位抗義勇軍,明明知道會打輸,還是為了家園而打鬥,最後卻敗在軍手中,這些為了保護家園而犧牲性命的人,令我非常佩服。

     以上,是部分學生對這個歷史事件的評價,雖然有些人想法有所不同,但在33學生中,有21位能做出合理具邏輯的評價。另外,令人注意的是,相信第一版本的3人,給於十三公的歷史評價皆是:令人佩服、值得紀念等語句,與之前他選擇的版本有很大的矛盾,顯示學生們在分析時隨著文章的語句思考,會有邏輯的差異,但在情感上,除了一位學生無法分辨之外,其餘學生對於此段歷史評價還是偏向認同。

     樹林十三公事件是鄉里間大家耳熟能詳的,本次課程訓練學生的歷史思維,透過不同來源的歷史資料,採用二面觀點探討,引導學生由多元的面向來分析解讀歷史資料與評價歷史人物。課程的設計引導學生思考,擺脫記憶式的方式,學生不僅有高度興趣,對十三公的事件有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與老師的對話、辯證與省思,有助於建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筆者希望能在他們的心裡,種下理性理解歷史的種子。課程中,看到幾位原本較無興趣的學生也開始認真參與,誰說歷史課程不能夠活潑有變化呢!

     綜合上述所言,發展學童的歷史知識與歷史思維能力是必須的,因為歷史是如此的貼近我們生活,與我們相關且重要。要進行歷史教育,就從我們最親近的鄉土做起吧!費力斯(Philip Phenix)曾說過:「歷史能拓展兒童的經驗,給予人類一種親身經歷,一些人與事之間的經過,由其感受,自會給予一種評價。」

     給兒童機會,讓他自己去感受,就從鄉土歷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