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對當前教育的啟示

台灣 東華大學幼教系 副教授 張明

摘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國老子所提倡的智慧法語,近幾年來,地球暖化造成整個地球環境與溫度的改變,許多災難在世界各地傳開,從這些災難的發生,不難發現根源於人類的「逆道而行」,這也是人不尊重自然的結果。本文從尊重的觀點,看大自然如何對人類進行反撲,並借鏡應從教育著手,進而反思一個人該學習如何尊重人,以及尊重萬事萬物,從而在科技文明的今日,享有身心靈等值提升的優質生活。

關鍵字:地球暖化、尊重、教育

不平安的世代

   21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在人類享有科技登峰造極的今日,自然環境卻呈現每況愈下的相貌。以2008至2010近三年而言,在2008年,印度南部淹大水,接連來襲的颱風,也讓馬尼拉積水10天不退;南半球的紐西蘭北島,則是降下了25年來最大的一場雪;而在美國的愛達荷州,直接跳過秋天,提前降下暴雪(沈千巧,2008)。不僅2008年世界傳災情,2009年、2010年也無一倖免,21世紀,全球籠罩在多事之秋的陰霾中。

  場景1:南太平洋海嘯

   2009年10月2日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發生8級地震引發海嘯,導致薩摩亞及鄰近的美屬薩摩亞和湯加最少148人死亡。地震海嘯重創薩摩亞,有村落一瞬間夷為平地,從地圖上消失,也有人霎時失去3代親人。村民圖普奧拉(Sauaso Tupuola)的母親、女兒和孫女周三便被這場天災吞噬。「我丈夫看到大浪後,立即跑入屋拉起我媽,她不能走路,丈夫和我嘗試扶她走往高地,但來不及大浪已湧至……想不到我同時失去了3名親人,全是女人」(明報,2009)。

   場景2:海地大地震

   2010年1月12日21時53分9秒,美洲最貧窮的國家海地,在當地時間12日下午4點53分,發生芮氏規模7的兩百多年來最大地震,首都太子港的主要建築,包括總統府、政 府大樓、大飯店及無數商店和民宅坍塌,聯合國駐海地總部嚴重受損(維基百科,2010),地震發生超過兩週,海地滿目瘡痍,首都太子港現有70萬人露宿街頭,吃喝拉撒一處,衛生條件惡劣,根據國際紅十字會估計,受到地震影響的人口大約為300萬,保守估計死亡人數有45,000-50,000人,並有持續增加中(星洲日報,2010)。

災難根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所倡導的智慧法語,也開闡「順道而行」與「逆道而行」的概念,順道而行是正確的、和諧的,與健康的;而逆道而行則是矛盾的、衝突的,與挫折的(江明衛,2000)。而西方學者Bronfenbrenner在1979年則提出生態系統觀點闡釋人與環境的關連,該理論主張:人類系統即是一個生態系統,個人與環境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整體,個人與環境相互配合的情形,決定其因應的方式(Germain,1991),雖然東西方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人與環境的關係,但卻同時強調兩者有密不可分的地方。上述的災情,即是地球暖化造成整個地球環境與溫度改變的結果,也是違反老子的「順道而行」以及生態學的理念,大自然的反撲,已彰顯出人類對大自然的「不尊重」與「不和諧」。

災情後的人心

   除了上述的言的災情,雖然世界各國及時伸出援手協助,但仍可看到災難後結夥搶劫的事情:

  2009年南太平洋海嘯中,在美屬薩摩亞首府帕果帕果,海嘯後更爆發搶掠潮,帕果九成商舖已損毁,搶匪乘機掠去店內的酒、煙和其他可變賣的貨品,至於一般民眾主要搶掠的則是食物,如急凍雞肉等(明報,2009)。當災難發生時,存活的人民沒有投入救災行列,卻扮演起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行為。

   2010年海地地震後,治安敗壞,劫掠與暴動事件不斷,災民自嘲活得像狗,有人為了搶奪食物而互相推撞,一名孕婦倒地後被人踐踏,烏拉圭維和部烏拉圭維和部隊員除施放胡椒噴霧外,還向天射橡膠子彈來驅散暴徒(星洲日報,2010),海地儼如人間地獄。

   上述難民在災難後的表現,不僅讓人思惟:這是人性?還是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尊重自己,以及尊重他人?「尊重」的意涵究竟為何?

尊重面相

   九年一貫課程,將尊重列為基本能力之一,依據Reader’s Digest Oxford Dictionary,將尊重界定為關注或體貼考量到別人或結果,是避免產生干涉、傷害、貶抑、侵犯、或中斷他人言行的行為;或用體貼的態度對待,尊重包括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教育部,無日期)。人本主義學派馬斯絡(Maslow)在1968年,以金字塔方式提出需求層次論,該理論認為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各種需求之間,有先後次序和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求和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或程度,層次由低至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包括受人尊重與自我尊重兩個方面,受人尊重就是希望受到別人的重視,而自我尊重則是希望個人有價值(張春興,1991),因此,尊重可以視為一種生活態度。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在兒童道德判斷的研究中發現:他律期的兒童行為事出於「片面的尊重」(unilateral respect),直到自律期才會表現出「互相尊重」(mutual respect)的行為(歐陽教,1973),因此,當兒童在未發展到自律期時,學校與家庭就扮演重要的學習典範。

尊重對教育的意義

   隨地吐痰、亂倒垃圾、辱罵別人、詐騙集團、不尊師重道等行為,這些俯拾可見的社會事件,充斥在我們周圍的環境,足以見到人們未能將尊重的內涵內化成生活的一部份。近年來,教育部重視品格教育的推展,將尊重視為「品格教育促進方案」之六大核心價值之一,尊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面對人們不尊重的習慣,改革之道首先要從教育著手。

   尊重的目的在於增進學生的自尊以及對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與欣賞,並且強化其對人類的關懷;尊重自己就要由認識自我、欣賞自我開始,例如瞭解自己的長處,欣賞自己的特點,進而接納、欣賞他人;尊重包括了尊重、欣賞自己與他人,尊重的學習也是一種繼續不斷的過程,尊重也是對待自己、他人與生活環境偏見態度的改變(吳月霞,2006)。不論是尊重自己或是尊重他人,都是屬於一種道德上的程序問題。

教育對尊重的實踐方案

   在生活中,尊重可以體現在責任感上。學者Rich建議在教育上,小孩子如要學會責任感,就必須從「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和衣服開始,而這可以很具體的從建立良好習慣做起(李契、張水金譯,民90)。

   在學校中,可以如何實踐尊重內涵?吳武雄(1999)主張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悟: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各關係,認識自己,了解別人,體悟物我關係,因為透過這些內涵可以讓學生發啟「生命的智慧」。此外,吳月霞(2006)也提出具體的尊重教學方案,包括:人與自己的教育(認識自己、喜愛自己、悅納自己,肯定自我的價值,進而發展潛能,實現自我);人與他人的教育(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尤其明白人我生命共同依存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情緒及覺察他人情緒,關懷弱勢族群及需要幫助的人,以創造人際間和諧的互動);人與自然的教育:了解自然環境,培養民胞物與的胸懷,能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及珍惜生存的環境;人與環境的教育:能愛護居住環境,建立社區意識,珍惜生存環境,了解人與環境是生命的共同體)。

結語

   莊子在<齊物論>中說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表示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是緊密不可分的,然而,生活愈文明,人類似乎愈忽略對人、事、物的尊重。當我們環顧因為人類的私慾,逆天而行後的重重災難,當反省自身的行為,並學習以謙虛、公平、正義、周延的方式對待周圍的人與環境,在科技文明的今日,享有身心靈等值提升的優質生活與品格。

參考書目

吳月霞(2006)。國小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四年級「關懷與尊重教學方案」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契、張水金譯(2001)。Dorothy Rich著。奠定孩子未來成就的11種基本能力。台北市:信誼。

歐陽教(1973)。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市:文景。

沈千巧(2009年10月7日)。極端氣候地球大亂 全球嚐暖化苦果。2009年10月1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7/8/1sjdm.html

明報(2009年10月2日)。海嘯大浪毁商店 薩摩亞爆搶掠潮。2009年10月11日取自: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001/4/ehto.html

維基百科(2010)。2010年海地地震。2010年3月19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2010%E5%B9%B4%E6%B5%B7%E5%9C%B0%E5%9C%B0%E9%9C%87

星洲日報/國際‧2010.01.26海地大地震。2010年3月19日取自:http://www.sinchew-i.com/sciWWW/node/137065?tid=487。

教育部(無日期)。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10年3月27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asic/basic5.php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江明衛(2000)。師法自然與淨化人心。華梵大學第三屆師法自然淨化人心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9-12。台北縣:中華民國原始生活教育學會。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
Germain, C., (1981).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eople-environment transaction. Social Casework, 62(6), 32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