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做起-還給地球原來的面貌

新應精器公司課長 魏惠華
  人們對取用大自然的資源大都視為理所當然爾,認為自己為了生存的權利,我們可以對身邊的資源予取予求。長期下來,過度耗損自然資產,將讓地球失衡,進而造成難以想像的大災難。結果應驗了一句俗諺「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老天爺用走山、超大豪雨、強震、暴風雪、土石流、乾旱、......回應了與懲罰我們的無知。

  近年來常見以環保或氣候變遷為主題的電影及紀錄片,如:±2℃、明天過後、不願面對的真相、阿凡達、2012年、......等,這些在電影中熟悉的場景一一在現實生活中演出,如基隆七堵國道走山意外、台灣莫拉克風災帶來嚴重災情、四川汶川強烈8級地震、南亞大海嘯、海地及智利的地震,北半球的暴風雪,南半球的水災、森林大火......在在的告訴我們,人和環境應該要和諧相處。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們並未能體會到大自然的暗示,認為這只不過是自然發展中的必然過程罷了。

  我們生存在這個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是生命共同體,對於生存環境的維護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可以從自身開始做起,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個人自己身體力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分享如下:

◎水資源再利用
  台灣是缺水地區、降雨量在地域、季節的分布極不平均,更容易造成地區性、季節性的乾旱,節約用水就是做環保。節約用水不僅是為了缺水的問題,而且也是為了保護環境。多蓋一座水庫就難免多破壞一分環境,節約用水可以減少開發新水庫,也間接保護了環境。我們可將日常生活的洗菜水、洗衣水、及洗澡等清洗水來澆花、洗車、擦洗地板、及沖馬桶,每個人每日省一點點,全國3千八百萬人口若都有此共識一整年可省一座水庫的水,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珍惜水資源請大家共同節約用水。

◎自備環保筷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少用十雙免洗筷可減少二百公克的碳排放量。台灣每日免洗筷使用量約達280萬雙,一年超過十億雙,成為垃圾丟棄。免洗筷易殘留漂白劑和螢光劑影響身體健康,也會造成垃圾量增加與樹林的坎伐,個人一開始覺得自備環保筷有點麻煩,但想到地球逐漸暖化現象,個人應該身體力行來愛地球是刻不容緩的事。於是改變習慣不再使用免洗筷,外食買便當時定會主動說 :不需要筷子減少製造垃圾,以減少掩埋場與焚化爐的負擔。其實,只要拿雙家裡使用的木筷或竹筷,找一個小袋子裝起來,可以便於隨身攜帶,就是最好的環保筷,也才是真正讓環保筷落實環保意義的最佳方法。

◎自備水壺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回收9萬公噸寶特瓶容器,相當於45億支600 ml的礦泉水瓶,體積可堆滿3座101大樓,串起來的長度可繞台灣1080圈,用量驚人。 製造瓶子的過程中每瓶會排放93克二氧化碳, 塑膠瓶裝水從生產、運輸、包裝到空瓶的處理都對環境造成污染,讓我們節省水資源,減少 CO2 排放,減少垃圾,請大家一起自備水壺飲水,少開一罐瓶裝水吧!個人出門帶水都會準備小水壺,揣在包包裡, 雖然有點小重,但是為了愛護我們的地球, 一個小動作可以救地球,請大家一起來做。

◎正確的用電觀念
  冷氣不要開太強,維持27-28度吹冷氣時,可搭配電風扇轉動及放置一盆水在房間裡,一方面可避免溫度時常變冷而耗電,另一方面又可讓我們的肌膚有保濕作用不致於太乾燥(我家就是如此作法,即省電又通風)。家庭主婦可減少開冰箱次數, 打開冰箱前應先想好要拿取的食物一起拿出, 縮短開冰箱時間,避免開來開去浪費電源。使用省電燈泡及高效率電器, 養成電器不用隨手關電的好習慣,長時間不使用電器設備時亦拔掉插頭,減少待機時間。假日天氣酷熱, 建議可到展覽畫展大型空間/量販店百貨/書店/圖書館減少個人家庭用電量。這些都是小投資及小動作而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喔!

  萬物的和諧來自平衡,要我們從自己做起,用心愛護大自然,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捨棄一些耗能的方便,與萬物和諧相處,為發燒的地球降溫。『做環保並不難,只是看有沒有心去做。』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也只有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共同努力還給地球原來的面貌,如果每個人都真正做到,從國家元首、政府官員乃至一般百姓都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共同來轉動心念、轉動世界,才是真正具體能還給地球原來的面貌的-- 『生存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