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學生的家庭、個人和學校難題

礁溪國中國中教師 游淑珣
  國中階段的轉學生有三種:第一種是國小畢業生為追求所謂的明星學校(高中升學比率較高、學校名譽校佳)而必須遷移戶口,這類孩子的父母難題是能不能擠進已經超額的明星國中?所以父母必須有財力在學區內購屋置產或人際社會網路足以尋找到孩子可以落腳的戶籍。以上條件備齊進入心目中的國中後要擔心的是孩子的上下學接送和學校適應,這一種父母通常社經背景較佳,對孩子期望也較高。相對於如願轉學區入明星國中的孩子,每天遠道上學,犧牲睡眠用於通勤又背負父母的高期望,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另外生活調適、補習安排和零星空檔時間運用都需要定力和智慧判斷。但這類轉學的孩子追求同儕競爭,在學習能力和態度較為正面。反觀學校對越區轉入明星國中學生雖表面不見得歡迎,但心底還是接納的,而對偏鄉的學校,學生用腳給學校投否定票則是百般無奈,城鄉不均的問題讓偏鄉學校受污名之累,也是長期以來越區轉學所造成的學校發展不均的問題。目前的免試升學制度有試圖改善此類問題。

  第二類的轉學生是父母職業異動或家庭因素或個人適應問題,學校對於循正常管道正當原因的轉入是容易且接納的,偶爾有學習和品行欠佳學生,學校會以輔導協助孩子適應做特別的規範,協助孩子早日?上正常學習,依法完成轉學手續後如同一般孩子正常學習,此後要依靠家庭和學校多配合協助孩子早日適應,有些學校甚至實施學轉學生之個別輔導,這一類學生建議的轉入時間在學期初或學校段考結束後,對學生和學校的困擾較少。

  第三種是個別因素的轉學,如人際關係問題、結交損友、品性欠佳、學習適應不良等,父母對孩子的脫軌行為已傷透腦筋,但仍對孩子有期待,盼望轉換個環境能給判逆的孩子一絲希望。此時父母要篩選合適學校、要有辦法尋找到學區戶籍,成功轉學後還有種種難題:有孩子接送問題、住的適應問題、怕孩子被標籤化和被排斥,更擔心學校老師的接納與否;至於孩子本身處於原生學校受挫後的再次打擊,其心理感受和想法有沒有得到疏導和尊重、他能順利融入新學校嗎?會被孤立或傷害否?種種的新環境適應對轉學生到底是危機還是轉機呢?這類學生,在轉出和轉入學校之間也造成抱怨、微詞。有些不幸的轉學生還被學校當成燙手山芋在校際間互踢皮球,或設層層關卡考驗轉學生的決心和意志。

  小明是甲校學習適應欠佳、結交損友、大小過不斷的學生,其導師從國一開始輔導,半年後小明因頂撞師長讓老師覺得輔導無力,乃建議小明轉學,希望小明能脫離損友,能重新開始。小明自幼父亡母在外地工作,由祖父母撫養。隔代教養往往到國中階段越顯無力,為了孫子前途費力的拜託遠地的叔公借孫子轉戶籍,到乙校辦轉入碰到層層困難,首先責怪甲校踢皮球且紀錄空白,若是適應困難之轉學生理應先照會,小明在乙校觀察二週才轉入,小明每天的痛苦是五點半就要起床,上學通勤轉二趟車。

  學校依學生需要有轉學制度,校際間不應過度刁難和踢皮球,甚至造成轉學生心態不平衡。不適應的轉學生在學習歷程、交友和生活習性上原本就需要老師多扶一把,若未善加輔導孩子自我放棄自暴自棄時,要拉回來是難上加難。學校教育宗旨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為何害怕一個不適應的生?又為何設關卡來為難學生呢?校際間更應為孩子多溝通協調,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學業,何苦隱瞞實情甘冒偽造文書風險並造成校際間閒隙?

  適應欠佳孩子的心理人格不夠健全,處事容易偏激或心存報復,老師的教育愛最能指引他們邁向成熟之路。記得一個高中生曾說「今日老師放棄了我,明日我將放棄你們」,身為教育人員應本諸良心許給孩子一個充分學習的空間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