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各族群的語言與文化

東石國中教師 李淑姿

  根據今日新聞於2010年5月20日報導聯合國最近列出199種世界「處境危急」語言,所謂處境危急,就是會說的人很少,其中「極度瀕臨危急」的語言約有18種,會說的都不到十個人。台灣也有幾種瀕臨滅絕語言,多半是原住民語,其中一種「巴宰語」,只剩一位巴宰族長老96歲的潘金玉會說而已。看完這段話,令人憂心其巴宰族的文化將走入生命的盡頭,而其他未被提及的少數族群的語言和文化是否不久之後將步入相同的命運。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工具,也是當地居民生活智慧的累積。語言透過字、語詞畫出了線索,供我們追索以前使用這語言的人,其心理的狀態和所接觸的文化。所以語言是文化的根,語言的傳承不能中斷,語言滅了,該民族的文化又將如何傳承下來呢?當地的語言就像是一部民族的活歷史,這部歷史是否能繼續延續,端看語言是否能被保存下來。

  而台灣歷經日本的統治及國民政府來台,為加速掌握台灣的情勢,執政者均以各種手段壓抑本土語言,形成所謂的優勢語言,而非優勢的語言長期受到歧視,致使今日的本土語言面臨存亡的危機,雖然各族群意識逐漸抬頭,但本土語言流失的速度遠超過各族群極力的呼聲。

  有位田野語言學家這樣說:「本土語言就像天然資源,一但從大地消失,就再也無法重拾。」世界上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殊性,均是人類珍貴的文化,語言傳承一旦中斷,人類的知識遺產,將是一大損失。因此,沒有一個族群的語言可替代其他的族群,每個族群的語言文化都值得被尊重和保護。

  尤其是生長在台灣這個蕞爾小島的人民,除了各族的原住民、客家族群及閩南族群外,還有近幾年來台灣的新住民,也為台灣添加更多元的文化,因此學會尊重各族群的文化,社會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和諧,也才延續各族群的文化,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個互相尊重、欣賞的生活空間,也讓生長在台灣寶島的每個人民心中皆充滿尊重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