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化與約定俗成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 鄭縈
  女兒就讀國小一年級。有一次學校發了練習卷回來,有一道是非題「爸爸的媽媽叫做外婆」,女兒給了個「○」。有趣的是,學校老師對這種錯誤的反應是:「這個錯了沒關係」,對於這個問題及老師的態度引發我們幾點思考,和大家分享如下。

  首先,內外祖父母之別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者是結婚以隨夫而居為主,二者是婚生子女以隨父而姓,所以不住在一起且姓氏不同的祖父母自然稱為「外公外婆」。如果違反了這兩個條件的話,內外祖父母之別是否會產生變化呢?我家女兒從小是由新竹的外公外婆照顧,兩歲時外公去世後,我們就搬去和外婆一起住,只有逢年過節才帶她去台北看爺爺奶奶。從小,我們都教她用「阿公阿嬤」稱呼兩邊的祖父母,有時為了有區別,我們就用「台北的阿公阿嬤」稱呼內祖父母,所以就她的生活經驗而言,家裡的阿嬤指的是外祖母,台北的阿嬤沒有和她住在一起,自然就成為「外婆」。不過現代台灣的家庭以小家庭居多,三代同堂較少,即使和外祖父母同住也逐漸被接受,和誰同住並不影響內外祖父母之別,如此一來,隨父而姓似乎是決定內外祖父母之別的關鍵因素。然而幾年前,民法已經修訂為孩子的姓氏可以經由父母的約定改從母姓,這一點對傳統文化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假設我們為孩子選擇了從母姓,就姓氏的角度來說,孩子既然和外公同姓,外公不就應該是「內」祖父,而爸爸的父親反而變成「外」祖父?但是實際語言使用的情況如何呢?不管孩子和誰住,不管孩子是從父姓或從母姓,我們還是教導孩子:爸爸的父母親是內祖父母,媽媽的父母親內外祖父母。這個現象顯示,雖然語言和文化都是約定俗成,但是文化內涵隨著時空的轉變而產生變化時,對應的語言形式可能仍然維持不變。所以儘管現代台灣社會中,結婚後以既不隨夫而居,婚生子女也不隨父而姓,但是內外祖父母之稱仍然遵照舊的約定,並未隨著文化內涵的改變而改變。

  對於女兒誤以為「爸爸的媽媽叫做外婆」,學校老師給他們的回應是:「這個錯了沒關係」,我個人很認同這一個說法。認同的原因不在於孩子的認知反映了文化變遷,而是因為教室是孩子們探索這個世界或嘗試建立其知識的一個重要場所,在探索建構的過程中難免發生錯誤,如果在教室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孩子們不能犯錯,就好像要求科學家們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可以犯錯一樣;科學家藉由一次次錯誤實驗的修正才能得到正確的知識,同樣的,孩子們也需要不斷的嘗試及老師的矯正才能學到正確的知識。我一直對孩子強調,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弄清楚為什麼錯了。但是在這個階段,除了父母的觀念,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更大。我從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看到,因為老師在學校說錯了沒關係,所以她回來開開心心的和我討論錯誤或不懂的地方,而不是她得到了幾分;甚至在她上學期注音考的不理想時,因為老師的鼓勵及帶領,她會模仿老師的教學,告訴我們說:「老鼠」的「老」讀起來像二聲,可是no no no(伴隨著食指搖一搖的動作),「老」應該是三聲。其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可以讓我們知道孩子的困擾,老師若能對症下藥,自然可以協助孩子們解決問題,並維持學習的熱誠。若為了區區幾分抹殺了孩子的自信、扼殺了孩子學習的興致,那就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