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尊重

碇內國小老師 潘奕帆
  社會、政治、經濟、科技與文化將因資訊的快速增加,資訊壽命的縮短及資訊傳輸的迅速、交換的頻繁,而面臨新的挑戰。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技術教導〞的傳統學校教育,將在環境的快速變遷,資訊光速流動下,而漸漸失去學校教育的功能。面對變化萬千,不可預知的未來,〝變〞(change)是挑戰下唯一不變的生存之道。

  教師站在教學工作的第一線,是教育的主體與動力,教育目標能否達成教師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在過去的社會裡,教師這份工作,一直是鐵飯碗的象徵。當接下教師聘書的那一剎那,許多人的認知就是已經捧了個打不破的鐵飯碗。但是,曾幾何時,在全球化的浪潮與少子化的趨勢之下,教師的工作已經從以前的「始終如一」一直到現在的「求新求變」。因此,若能夠秉持著求新求變的信念,讓孩子在生活與學習上皆能跟上世界的腳步,相信一定可以有嶄新的未來。

  筆者在教育的最前線,常常和學生與家長互動,深深覺得『尊重』是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關鍵字。聯合國大會在一九四八年所宣布的世界人權宣言中,第一條就告訴大家: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而在教育現場中,卻常常看到相違背的情況發生。無論是老師對學生、學生對老師、學生彼此之間,都常常充斥著不尊重與不平等。因此,如何能教導孩子尊重,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尊重』看似簡單,但是卻包羅萬象,對父母師長的尊重,對同學手足的尊重,甚至於,對於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尊重,一但孩子學會尊重,並且能在各方面加以運用實踐,那這個世界必定是換然一新。從前一陣子的八八風災,到最近的大地震、甚或是走山意外,大自然的反撲,像是在對人類提出無言的抗議。全球暖化的議題最近大家頻頻關心,這些都是因為人們對待大自然不夠尊重所致。

  曾經在一次的旅日行程中,感受到日本人對於環境的尊重,那是在日本北海道,在美瑛著名的「Ken and Mary之樹」前,有一位先生走向我們,親切的問我們要不要他幫我們拍合照,因在臺灣常有詐騙事件,所以我們還有點防備,經交談後,才知他是美瑛地區觀光協會的人,往走各景點間宣導與協助。得知我們來自臺灣,他立刻拿了一些用繁體中文介紹的觀光資訊給我們,從這點也看的出來他們用心規劃,以客為尊的提供各種不同語言文字的資訊,除此之外,他們更積極主動的走向觀光客,傳遞友善、親切與協助。從這位先生給我們的資訊中,我們得知美瑛地區總面積有677平方公里,人口卻不到12000人,農地有12700公頃,農家卻只有六百多戶,平均每戶耕地約19公頃,他們用最自然、最環保的方式種植,因此所出產的蔬果稻米都是鮮美安全的,蕃茄、玉米、哈蜜瓜、馬鈴薯、甜菜根...都可即採即食,不用擔心農藥殘餘問題。在這位先生與我們互動中,他只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就是請我們不要踩入田中。他說:「這是蔬菜們的要求,因為這片土地中的菌,經過多年經營與保護,全都是益菌,而你們的鞋走過各地,帶有各地不同的菌,若踩下去,會對土地造成破壞,我們多年的心血就白費了。」我聽了好感動,這就是對土地的尊重,對地球的愛護,這就是日本為何能吸引許多觀光客,風景也如此迷人的原素。

  因此,教會孩子尊重,不但是解決校園內紛爭的好方法,更是讓孩子學得一生中,永遠用之不竭的寶藏。尊重人、尊重事、尊重萬物,只要能從小處做起,慢慢累積,相信,地球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