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有品教育 成為世界公民──教師應有的責任與作為

桃園縣龍源國小訓導主任 羅玫玲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目標重視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互動關係,旨在培養國中小學生帶著走的能力,以養成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本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上述範疇,由個人到社會擴展至自然界,是一種「世界一家」、「休戚與共」的緊密情懷,為達成上述目標,身為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教師,最大的支柱與途徑就是目前所推動的有品教育。

   2009年起政府以「台灣有品」為主題喚起全民意識,希望從校園影響家庭,進而擴散到社會。2008年5月新政府上台,全面檢討教育改革的缺失,發現社會倫理淪喪、道德敗壞,國民素質不佳,實有必要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因此,準備推動「有品教育」,希望能從每位師生做起,讓接受過國民教育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品德、有品質、有品味」的良好公民(楊朝祥,2008)。

   在強調競爭力的二十一世紀,更著眼於「世界公民」的責任與使命,已經不再只是培根所說的「知識即力量」(knowledge is power),更應是S.L.McElmeel所言:「品格即力量」(character is power)。在我們覺悟「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及欲大力推動「有品教育」之際,實應對「品德教育」要有進一步的認識。

   「品德教育」是指在營造尊重與關懷的校園氣氛,並以「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的教育內容與方法,來發展學童的倫理責任與核心價值,引導學童表現「知善」、「行善」、「樂善」,建立學童良好的道德行為、生活習慣與反省能力,以培養學童成為有教養的公民。因其目的是培養健全的品格,所以,本文所謂的品德教育也稱為品格教育或是道德教育。現今的品德教育不應侷限於修身面向,應拓展至公共領域之規範層面且不能牴觸民主精神,故品德教育也是一種人權教育、法治教育、與公民教育,成為「世界公民」「品德教育」是最佳途徑。

   以下僅就一位教師的立場闡述「品德教育」學校與教師應有的作為: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的品格。此指學校教育除了強調知識和技能外,更應該重視個人心理特質的發揮、情緒的成熟、意志的堅毅、明智的選擇和情感的陶冶等內在理性和意志特質的陶冶。所以,學校透過德、智、體、群、美五育,即在塑造一個有自我、有個性、有智慧、有能力、能合群助人、堅毅勇敢、獨立判斷之健全人格。因此,學校教育應從下列幾個方向做起:

   (一)建置教學資源的知識管理-境教

  學校應結合圖書館及資訊中心共同建構品德教育的知識管理平台,統整教學素材、教學技巧、教學省思,有系統地展示品德教育的成果,以利老師編輯、發展、擷取、運用與分享。最後,設置學校的品德標竿、標語、或情境佈置,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去實踐,營造品德學校的氛圍,追求品德教育的績效。

(二)獎勵品德教學的典範教師-言教與身教

  學校應審慎思考如何將品德教育融入班級的教學,以及學校行事的相關活動。最重要的是訂定獎勵辦法,鼓勵教學卓越或具有教學特色的老師,型塑品德教師的專業社群,促進教師的楷模學習。校長必須有計畫的推動品德教育,充實班級與學校圖書,培養老師說故事的能力,從傳記或故事人物建立學生學習的典範,涵養學生的美德善行。

(三)確立生活教育的評鑑指標-制教

  生活教育的目標要有階段性,要給予孩子充份的時間,讓孩子從容學習,生活教育才會有績效。學校和家庭的核心價值的品質概念要銜接起來,在不同年級的孩子給予不同的關注與加強層面,依此方法、層次將核心價值融入學校的課程與教學中;結合學校的榮譽制度,共同建立孩子在家庭需要養成的習慣,與在學校應該實踐的品德;而老師適時的鼓勵是達成教育目標一條有效的途徑。最後,設計學校層級、教師層級與家庭層級的品德教育檢視表,來檢視推動品德教育的實施成效,做為改進的依據。

(四)設計品德教育的多元活動-群教

  在東方文化裡,人格是在團體中形成的,凡屬於學校重要的儀式活動應該積極創新,貼近社區的脈動,發掘老師的專長,塑造成學校的特色,最後贏得家長與教師的認同,則品德教育可收群體教化之功。

(五)編撰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省思與評鑑

  綜合實施品德教育的境教、身教、言教、制教與群教之後,對於教育方案須有形成性的評鑑及總結性評鑑,藉以修正與改進及再評鑑構成一正向循環圈。最後,編撰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專書,則推動品德教育便可日臻完美。

   品格教育的重要不是只在教導,而是落實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在一個人獨處時,是不是也能保有高尚的情操,合於道德的標準,那才真正是有品格的人,以往的教育常將智與德分開,若就全人教育的觀點來看,即是蘇格拉底宣稱的「知即德」,才是掌握品格教育的本質。「知即德」的教育是德智兼備的教育,才是品格教育的意旨。

四、追求品質與品味的新社會之路

  品質教育可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要求教學品質,希望學生畢業時都是「品學兼優」;另一方面,也期盼學生畢業後,不論生活與工作都能要求品質。在職場工作,對自己的工作都要重視品質、提供最好的服務、生產最好的產品;而在生活方面,不要追求奢華、喜好名牌,應重視生活素質與品質的提升。當品質能夠達成時,品味將是另一個追求的重點。所謂「品味」,就是強調「真、善、美」的追求,對事理要追求「真」,為人處事要追求「善」,而對環境、生活則要求「美」。台灣的經濟繁榮與富足已有相當時日,當是重視品味的時候了。(楊朝祥,2008)

  由上所述,台灣已經該進入高品質與好品味的社會,但目前經濟蕭條、社會動亂、政治紛擾,以2008年最能代表台灣的一個字「亂」來看,內心不安與生活無重心的人愈來愈多,程度愈來愈嚴重,但愈是艱困,我們就愈得要咬緊牙關,盡最大努力的堅持下去,如同狄更斯在雙城記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光明的季節,也是最黑暗的季節」。現在,我們確實感受到希望起飛、夢想相隨的氛圍,因此2009年最能代表台灣的一個字,是由充滿希望的「盼」奪魁。所以任何事情沒有絕對也沒有相對,端看個人的意念與詮釋,危機後的轉機才是我們要追尋的方向。

   學校教育的目的即在培養一個全人,具體而言就是透過「德、智、體、群、美」培養一個具有「三品」即「品德、品質、品味」的健全公民。因此,學校除了可透過前段推動「品格教育」的策略與作法外,尚應加強對學生學習品質的要求、培養認真負責的態度、批判思辨的能力,更應營造一個綻放生活美學的學習環境,從心靈改革根本做起,涵養美的欣賞能力,更要從行、起、坐、臥中力行。

   目前欣見許多民間團體,積極投入品德教育的推動工作,像是法鼓山基金會的「心六倫運動」、宏達電基金會的「品格教育」、福智基金會的「生命教育成長營」等,教育部也將連結民間力量,加強教育部品德教育生活輔導團教師研習及專業知能,讓現職教師和退休教師合作,把品德融入教學,品德教育從校園再推廣到家庭與社會,大家一起動起來,相信只要用心,追求品質與品味的新社會之路,定能繼續向前行。

   身為一個老師應肩負引領啟發學生的責任,開拓學生的視野,點燃學生的熱情,確立學生的方向,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充實的內涵與懷抱教育的理想,對人生有更高的期望。同時能盡己所能的轉化自己的能量幫助別人,做一個文化人與道德人,昇華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0(8),153-174。 焦點新聞:教部推動臺灣有品尋找中心德目(12.14.2008)國語日報。第1版。 楊朝祥(12.16.2008) 推動有品教育。國語日報。第13版。 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6.11.3)。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2008年12月31日,取自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