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水再生  保障人類生存權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法學博士 張正駿

摘要

  世界人口數持續增長,食物、供水、耕地、氣候、居住環境,成為相互關係鏈;其中供水問題已經相對突出,成為全球人類生存權問題之首要。

   台灣雖然降雨豐沛,卻仍是世界缺水排名第十八之地區。其消極性原因是:台灣工業用水量比重太大;積極性原因是:缺乏穩定可靠的水再生技術。

   筆者有鑑於此,傾注時間與資本,投入廢水回收再生技術,終獲成功。從此人類可告別廢水排放,回用源源不絕的水。沒水就沒人權,人人都應有足夠用水之人權。值此人權問題探討之機會張正駿,謹提出論文,分析問題,及提出對策,供世人展望未來水世界。

關鍵字:水問題 water issue / water problem   廢水 waste water  水回收 water recycle   水再生利用 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台灣水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WRT

論文

   世界人口1987年是50億,到現在2010年統計是68億。人口增長數度驚人,造成食物短缺,耕地縮減,氣候暖化,工廠增加,居住環境惡化。其中還有供水問題,與上述每個問題環環相扣,成為最突出的問題:包括農業供水不足、工業供水不足、生活供水不足、地表水不足及汙染、地下水不足及汙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先生於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發表書面講話表示:「全球每日有十億人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不安全的飲水比戰爭等形式的暴力還要致命!‧‧‧水資源短缺受害最深的一直是窮人,這些死亡,對共同的人性是種侮辱!」因此他敦促世界各國領袖,要確保所有人民都能取得安全飲水。

   台灣年均雨量超過3000公厘,是降雨豐沛之區,但因地形陡狹,及暴雨集中因素,大部份降雨立即泄入海中,地面受水而僅存之地表、地下水,每日供居民、工業和農業用水約860萬公噸,分別占去20%、9%、71%,其中工業用水量節節攀升,每一個工業區管理單位都為籌水源而苦。

   台灣的水問題看似一團混雜、難解的問題,試以各類水別,分別論述,以為釐清:

一、工業區排放廢水問題:工廠廢水,絕大多數先在各廠內以化學藥劑促進沉澱,取沉澱後較清之水,排放入工業區總汙水池。總汙水池收集各家工廠的排放水,再用化學藥劑再沉澱,然後取較清之水,排入河流。河流兩側農民和居民們抗議不斷,而河口水產貝類一直遭受汙染。

二、城鎮周圍小型工廠,如電鍍、化工、染整、造紙、食品等,多數取井水、抽取地下水,做為工廠沖洗製程之用。製程結束後之廢水,就地流入排水溝;濃稠廢水,壓縮入地下井。其結果:河川汙黑惡臭,附近水井抽出之水亦是惡臭味。

三、都市居民生活廢水:少數已經有汙水池先處理,絕大多數仍排入水溝、水圳。此廢水含有人類服用抗生素、組織胺、荷爾蒙等藥物殘留,及傳染病菌,順水流引入河川,再導入農田果園灌溉。毒樹毒果!
四、自來水源集水區,因上游農作施肥、畜產等情況,及水土保持困難,致化學物、濃濁度、藻毒,及自來水淨水工法長期採用投藥沉澱等諸因素,自來水質不夠完善,消毒劑殘留,導致居民健康隱憂等。

問題分析:

一、水回收就是最節水的方法,人們可曾考慮過將用過的水大幅回收再使用?有。但是全球普遍使用化學沉澱的方法。因為若採用濾材濾淨,雖然有效,但是耗材太多、成本高;而化學沉澱法不能獲得較可靠的清淨水,終歸要排放。

二、海水淡化?實證的結果是:製作耗能大、成本高。尚不能推廣。

三、大部分主事者把廢水「已經過廢水一或二級處理」為滿足而排放,沒有下決心改進程序做廢水再生,或是基於對再生水是否有效、可用之疑慮,且觀察別人也沒做,而未加重視。

四、台灣尤其突出的問題是:〈一〉井水未認真控管。多數工廠內有自己的水井,用量無限。〈二〉自來水費便宜,保證不漲價,多用不傷心。〈三〉排放管理也甚鬆散。〈四〉政府大型汙水廠處理後的水,依然採取排放。

水再生是面對複雜的水及廢水問題之最佳解決方案!但前述提到在全球的水處理經驗中,濾淨法可靠,但是高消耗耗材、高成本。如今台灣幾位有識之士,成立「台灣水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結合在水處理材料研發有深厚經驗的專家,針對這問題去做研製,終於獲得成功,研製出不消耗過濾耗材的「超濾淨設備」,可將例如公認最難處理的半導體電子廢水,做到幾乎全回收,純淨無雜質,而且成本低,又低耗能。這一項研發成果現在正在台灣工業界推廣,在可見的未來,各工廠可自行將廢水回收再用;工業區政府大型汙水廠也可以水再生,賣回給各用水單位;另外,自來水製程中可屏除大量促沉澱藥劑,對於暴雨造成水源濁度升高,亦可立即過濾出水。

這項水處理研發上的突破,可以獲得如下經驗:

一、以往廢水處理後排放,可以進步到廢水回收再生,人類從此有更多水可以使用。

二、由於材料研發的突破,自來水處理可以更潔淨、更無化學劑殘留,且不受濁水影響,可以推廣至世界缺自來水地區。

三、居民生活廢水亦可回收,使用於都市公共空間,如公園、消防之用水,並兼及綠化河川。
台灣居民在地小人稠的小島上與天爭地、與地爭水,要發展工商業、又要生活舒適;如果不下決心面對水問題,當缺水問題發生,才會知曉人權被無奈剝奪之苦,但已來不及。台灣如此,世界本來就缺水或少水地區,形勢更嚴峻。當前唯有促請世人、政府及產業界,深入了解水問題就是人權問題。台灣水再生技術的成功經驗,已經為此問題引出光明之路,可作為借鑑。

水再生的意義,就是珍惜水資源,並且保留水資源給後代。這種延續的思維就是努力保障人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