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學實務中體會到「尊重」對孩子學習成長的影響

羅東高中音樂班術科老師 楊宗憲

  2010年5月初的一篇新聞報導刊登「孩子遭體罰 暴力傾向大增」,內容提到:「美國一項新公佈的研究指出,父母以打屁股來管教幼童,短期內可能叫孩子不敢再犯錯,但長期下來,孩子的暴力傾向會大為增加。原因可能在於體罰會樹立壞榜樣,讓孩子認為:打人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擾。」

  《時代》雜誌報導,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學者研究將近二千五百名幼童後發現,三歲時愈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到五歲時愈可能出現攻擊他人的傾向。這項研究發表在《兒科醫學》期刊。該研究係由社區衛生科學教授凱薩琳‧泰勒(atherine Taylor)帶領進行。泰勒表示五歲大的孩子,曾挨打與沒挨打的相比,較會反抗、要求立刻滿足自己的需求、容易感到挫折、突然發脾氣、對他人或動物做肢體攻擊。
綜觀一生的學習歷程中,啟蒙教育以及環境的潛移默化對我們的下一代有著深遠的影響。記得有一次筆者到弟弟的家,帶了一對運動型的水杯給他們,兩歲多的小姪兒在一旁好奇的看著那一對水杯,當時他還不會說話,可是從他的肢體語言反應出希望筆者把那兩個杯子放回原來的盒子裡。然後他開始學習大人的動作想打開盒子取出水杯,這時候筆者就邊做邊告訴他如何把杯子拿出來。拿出來後,他又丫丫出聲拉著筆者的手,要把水杯再放回盒內並蓋好盒蓋,接下來就看到他照著剛剛做的每一個步驟拿出水杯,又照著放回盒內。當時候筆者覺得好驚訝,沒想到一位還不會說話的幼兒,可能還聽不懂大人的話,但卻有這麼強的學習力,這般「耳濡目染」的學習,無形中對孩子的行為及人格塑造是有相當影響的。

  零體罰的時代,父母常常覺得孩子愈來愈難搞,如何教育孩子,是所有父母面臨的大挑戰。德國一位心理學碩士及行為治療師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 Kast-Zhan)指出:「其實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能夠學習規矩」「新生兒不知道什麼是對或錯,什麼令人喜愛或令人不快。但是小寶寶已經有能力記住父母對他的行為所產生的反應。他能從中推論並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為」。所以一個單純的孩子,除了與生俱有的個性和特質外,後天所受到的生活教育、環境教育以及接收大人們的言行、舉止、觀念、習慣、...等影響,在在都關係著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與命運。是故中國古代的禮教中教育者除了傳授道理之外,更著重以身作則的身教與不言之教。

  雖然常聽到老師、家長們一提到現在的孩子,總有說不完的問題,應付不完的難關,但相信許多專家學者、關心社會的人士,以及站在教育第一線的父母、老師們仍認同教育是一切的根基,所有的問題最終還是會回到教育層面上,只是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認知:因材施教、因才引導的「量身訂做」是教育上面對個別差異的尊重與趨勢。大人們對於「接受教育者」已不能僅限於求學階段的學子,每一個生命個體在每個成長的階段都接收不同形式的教育,即便是成年人或年長者也可能隨著世界及社會環境的變遷,需要學習新的事物、新的觀念來適應和生存。回想筆者在二十幾年前學習音樂到自己成為老師後,感受最大的差異是教學模式是需隨著時代的演進而變更,面對不同世代、不同年齡、不同生長環境的學子,尋求最適當的教學方式是來自自我的調適與改變。

  以前筆者學琴的年代,遇到的老師教學都相當嚴謹,相對的要求也很嚴格,該怎麼彈、怎麼改,一切都會遵照老師的教導,有時候沒練好老師會很嚴厲,可是依舊會乖乖的回去閉門苦練做到老師的要求。習慣這樣的教學互動方式與潛移默化下,在初為老師時,面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練琴狀況、學習的意願,常讓自己氣的半死;自認為已盡心在教學,也教的很詳盡,但為何學生總是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有幾回,音樂教室的老闆找我約談,告訴我這些孩子只要讓他們學的開心就好,不要太過要求。對於接受嚴格音樂訓練的我,當時相當不能認同,更覺得自己的專業不受到尊重,當然依然故我地照自己的方式繼續教學;直到有些學生不學了,自己才開始思索老闆的話。

  想想這些來學琴的孩子,大多只是來培養興趣而已,並非真的要往音樂演奏的方面發展,而且有些是父母的期望大過於孩子的意願;然而自己卻用所學的標準來看待孩子的學習表現,其實是不公平的;因為每一個孩子在學習力和反應上有其個別差異,不能用同一種標準來看待,另外自己會期待孩子主動做到老師的標準,這樣反而是侷限孩子的學習,也造成自己對學生有所分別。當這樣的觀念開始有所轉變,自己的想法及做法也跟著改變;從尊重孩子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學習,反而容易看清問題,接下來只要用對方法,其實教學和學習是可以輕鬆愉快的。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心,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父母親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幫孩子做最好的安排。筆者曾教過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孩子,他的反應力、理解力和彈奏的表現都比同年齡的孩子出色,原來他小時候就曾接受過類似腦力潛能開發的課程。不僅如此,每天除了和一般的孩子一樣接受學校的課程外,家長也希望他擁有健康及好體力,所以特別用心為他安排上學前的晨泳,等到下課放學後,又有專用的接送巴士載他到安親班寫作業和學習其他課程,最後的行程是來上鋼琴課。

  每週一回的鋼琴課,看他一進教室總是一臉疲憊樣,無力的眼神早已提不起勁來上課,偶而還一邊彈琴一邊擦眼淚,其實是因為他有過敏的緣故。有一次筆者好奇的問他,為何每次來都這麼累?聽他說完一天的行程,自己都傻眼了,怎麼比上班族還忙,即使是大人也會受不了吧!不解之餘,筆者問他:你現在才小三而已,那未來怎麼辦啊?他語帶無奈的回答:我會過勞死!

  大人們辛勞地用盡心思,努力為孩子的成長鋪路,在欣喜孩子成長進步之餘,或一籌莫展之際,我們可曾傾聽過孩子內心的真實聲音?期待聽到的是真正的想法嗎?還是選擇繼續鼓勵孩子,將問題淡化?或是尊重孩子並一起關心他的問題?

  筆者在教學實務中,曾有一個特殊的例子是一位音樂班的學生,自從高一第一堂鋼琴副修課後,他每週來上課都會誠實地告訴我,他沒有練琴;對於每天通車往返花蓮和羅東之間,尤其是對分秒必爭的高中生而言,這段舟車的確佔掉他寶貴的練琴時間。可是過了一學期,發現這位學生沒練琴是因為不想練;即使鋼琴被當過,也不曾想要發奮圖強。在與他上課的互動過程,瞭解他的起步較晚是需要多鼓勵且要多付出耐心來教導的,可是一年多來筆者用了許多方法,苦口婆心地嘮叨,卻也沒有看到一點成效,於是筆者就當面跟他明講,如果再這樣下去,請他第二年另找別的老師上課吧!

  原本以為自己已仁至義盡了,請他換老師上課或許會碰上適合的老師給予指導;沒想到我們師生倆緣份未了,第二年的課要再繼續下去。但是這一年因為自己做了一點改變,相對的也有一些收穫。

  第一個改變是每次聽他彈奏時,即使不熟練但是筆者會儘量找出一個優點來鼓勵他、肯定他;好的對待很自然就有好的回應,他開始彈得比較起勁也專心許多;鼓勵及肯定的力量不僅帶動他的學習,同時也幫助自己免於陷入煩躁和負面的心情;再來是收拾嘮叨的贅言,改為與他分享自己以前練琴的酸甜苦辣,及克服問題的經驗。這樣下來,筆者發現之前的方式,是帶有強迫性要告訴他,要他聽進老師的話,結果常反遭排斥不理,可是當自己放下身段與他分享經驗時,反而感覺到他主動地想靠近你,想聽老師說些什麼。這是一個微妙的親身經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可以說是來自內心平等的對待,師生之間雖然有先、後學之分,有教授與學習之別,但建立和諧、良好的學習互動,依然不悖離這個道理。

  彼此尊重是需要相互學習而來,孩子最初的學習多半是來自於父母,反觀而言父母的成長也是孩子的表率。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學習成長中,不僅只有知識、學識和技能的教育,更需要愛、和平與尊重的環境來培育、灌溉每一顆良善的心靈。我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改變,對未來皆會有深遠的影響,每一個未來的主人翁就是一個好的開始,讓好的、良善的觀念能夠從他們延續傳承下去,幫助這個世界一代接一代的改善,人類和地球環境才可能得以永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