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森之歌看環保議題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 陳奕翔

  在談到環境保護與全球暖化的相關議題時,除了提倡節能減碳、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隨手關燈等,以減少能源消耗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外,更重要的部份是關於林木保育的活動。近日看了公視「紀錄觀點」所播放的紀錄片-森之歌,對於森林保育與全球氣候變遷有了新的想法。

  在森之歌中,看到了台灣森林之美,除了足以引以為傲,全球最大面積的原始檜木林與最大面積的水筆仔純林外,台灣單位面積的生態多樣性更是全世界均值的一百倍。在台灣,從低海拔的闊葉林到高海拔玉山峰頂的玉山圓柏,散布其間的生態可說是變化萬千,各有風姿。但自日治時代起,台灣豐厚的森林資源成為政府與商人眼中一疊疊的鈔票,森林不再是孕育自然萬物的母親,而是供人們提領財富的錢庫。

  相對於此,在我們認為原住民的生活文化水平低落的同時,我們現今所該學習的卻是千百年前他們的智慧,如何與自然和平相處?原住民對於自然的崇敬,使他們在對於森林有所求時,也知道適當的索取,讓自然有再生的機會,如此才有綿延不斷的資源可以利用。我們的智慧,是我們所遺忘的,是我們因貪婪而丟棄的。

  今天,我們的生活與樹木密不可分,諸如書寫用紙、紙袋、家具等等,無不取自樹木,砍伐樹木,破壞地球的綠肺便成了無可避免的事。因此,除了改變生活習慣,以減少木材的消耗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造林植樹與再生的觀念,因為砍伐若是不能避免的事,那除了消極控制砍伐的量與規模外,就是積極的造林植樹,制定砍伐後的林地再生計畫,此外再往資源再生利用的方向發展,促進相關產業活動,讓森林的保育不只是單一方向。

  若我們放大尺度來談全球暖化的議題時,我想制定適用於全球的法規是最有效率的方式。雖然近期的哥本哈根會議沒有具體成效,沒有相關具體法規成立,各國因國家現況而各存歧見,無法達成共識,再加上京都議定書的效力即將失去,各國無不擔心未來碳排放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與其一再負面的批評,我選擇開始樂觀的看待它會被解決,怎麼說呢?自高爾的紀錄片「不敢面對的真相」播出以來,全球環境氣候變遷的危機意識逐漸高漲,民間對於此議題的討論與推廣也是相當火熱。此外,歐盟對於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也有了相關嚴格而計畫性的規定,以汽車為例,許多大廠為因應石油短缺與碳排放的問題,早已著手研發其他可替代能源,如氫氣、太陽能等等,而在近期的汽車展中,可見各大廠開始以綠能為理念來設計車款,如Mercedes-Benz、BMW、Toyota、Honda等,皆以油電混合或是其他方式來為汽車提供動力,並以各種尖端技術來減少車輛的能源消耗、能源回收,以減少碳排放,更甚者如Ferrari、Porsche以電作為高性能跑車的能源,在在的向世人宣示,沒有石油和空氣污染,我們也可以做出好車子,展現出替代能源的可行性。

  因此我認為,當各界開始重視並提倡綠能、減碳時,便會開始有各項具體而生活化的做法被提倡,越多人討論,表示越多人重視,表示該項議題更可能生活化。倘若各企業開始生產綠能產品,讓人們有多一項選擇時,節能減碳的概念才能更實際的運用在生活中。而我相信,當這樣概念開始運作後,我們將逐步前進,或許目前腳步略微緩慢,但全面的改善環境相信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