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愛的教育」與新「台灣之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羅暐茹

壹、前言

  為數眾多的外籍配偶,已成為台灣人口組成中的一大族群,多數藉著結婚來台的外籍配偶大多背負著傳宗接代的重要使命,而其所孕育的新生命即新台灣之子,未來也將成為台灣人口重要的族群之一。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10)資料顯示,台閩地區嬰兒出生數按生母國籍分,大陸港澳及外籍配偶子女所佔比率從1998年的5.12%,1999年的6.05%,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13.37%,2004年後逐漸緩和,但仍有13.25%, 2009年減少至8.69%。然而近幾年這群新台灣之子紛紛進入學校就讀,其人數也驟升,根據教育部(2010)統計資料顯示,截止99年3月,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為155,144人,占全部國中小學生數之6.1%;其中國中22,032人,占國中學生總人數2.32%;國小133,112人,占國小學生總人數之8.35%。

  上述之數據僅為全國平均之結果,新台灣之子之比例會依地區而有所差異。筆者大學時因課程之故,有機會至台北市南港區的國小實習,該班25位學生中,有三位為新台灣之子,即每8人之中,有1位為新台灣之子,且此比率僅止於臺北市,若於外縣市其比率應更高。原以為新台灣之子在國小班級中的比例不高,但當自己實際接觸後發現相當可觀,也才意識到新台灣之子教育的重要性。

  大多會迎娶外籍配偶之男性,其經濟、健康、家庭狀況在台灣社會中屬於相對弱勢,能提供的資源有限,然而教育對一個人而言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對於在相對弱勢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應給予他們何種教育來幫助他們,甚至協助其母親,值得我們瞭解與學習。

  以下將就社會對新台灣之子的普遍性想法進行論述,並輔以筆者大學實習期間課堂教學與班級觀察之經驗,最後提出個人之建議與淺見。

貳、打破對新台灣之子的迷思

  台灣社會對於外籍配偶和新台灣之子仍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認為由外籍配偶來自經濟水平較台灣落後的國家,其所受教育、資質不若台灣人,而其所生之子女也以此類推。在台灣社會中,普遍發現對新台灣之子的兩點迷思:一為低智力,另一為特殊生,然而這樣的迷思十分荒謬,茲將其論述如下。

 一、「新台灣之子=低智力?」

  過去研究資料曾對於新台灣之子的智力提出質疑,認為他們會拉低台灣人的素質,成為台灣社會的負擔;倘若以優生學而言,台灣人與外籍人士相結合而孕育出的新生子女,其智力和素質應優於父母皆為台灣人之子女。

  然而,從許多教師教學經驗中發現,新台灣之子的注意力較為渙散,並不代表他們的智力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學習方面是較為弱勢。因幼童時期學習刺激不足,或是父母親不知如何為孩子做學習刺激,甚至有可能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為孩子多做些學習上的努力,一進入小學後,早已過了早療教育(5歲)的黃金時期,當老師們發現時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力氣改變現狀,以致於我們看到新台灣之子在學習能力較其他人弱勢的情況。

  其實只要使用正確的策略,刺激新台灣之子的學習,亦有獲得改變的契機,他們有機會從過去作業高錯誤率、學習效果不彰,至今日能維持穩定的學習,不一定要要求他們拿高分,最重要的是能對學習具有熱忱,並時時保持注意力。

  早期外籍配偶剛來臺灣時,一句國語都不會說,許多媽媽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注音符號,老師也一字一句的教。現在政府廣開成人識字班,於國籍法中,對於外籍配偶歸化取得我國國籍所需的上課時數亦有所規定,因此提高外籍配偶的就學率,也使其在語言、識字的能力上,較過去來得好,孩子的教育亦有加分效果。

 二、「新台灣之子=特殊生?」

  這又是個莫須有的說法,換個角度想,一般台灣人生的孩子也有可能是特殊生,為何新台灣之子就必須與特殊生劃上等號呢?

  許多外配來台灣不到一年就懷孕生子,對於台灣的風俗民情尚未適應,就必須學習當一位母親,然而一切都尚未就緒時,新生命的誕生令人措手不及,且大多外配家庭在教育和經濟方面較為弱勢(此處並非有輕視之意,而是以一般普遍性情況做論述),對於孩子的特殊情況未能及早發現,即使上了小學,老師發現孩子有特殊狀況(如:過動、自閉、情緒障礙…等)時,外籍媽媽未必能夠了解,甚至不願意讓其孩子接受檢測。這些外籍媽媽或許是出自於自我保護的心理,自己從經濟條件較差的國家嫁至台灣時,感受到身份地位似乎矮人一階,當被告知自己的孩子有問題時,內心有種被欺侮的感覺。

  然而,面對此種情況時,教師引導媽媽的方法相形重要,筆者所熟識的一位國小教師,過去曾接觸過一位過動的新台灣之子,媽媽不願意讓孩子接受檢測,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教師只能引導媽媽如何教小孩,教師教媽媽的方法就是對待過動孩子的方法,只是不告訴她孩子是過動兒,雖然僅有媽媽的教導,對於孩子的行為及心理矯正幅度有限,但至少能克制住孩子的行為。

  新台灣之子非低智力,也並非為等同於特殊生,只因他們成長環境及背景使社會對其產生迷思,當我們對學生或是父母親多一些用心與照顧時,必定能打破迷思,無分新台灣之子與否,每一位孩子都是可愛的小天使。

參、實例分享

  於小學集中實習期間,實習的班級中有三位新台灣之子,他們就如同社會的縮影般,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和學習狀況反應出目前新台灣之子普遍的現象,以下就筆者個人之觀察與接觸後,將其三位分為三種不同類型,並作簡單的說明。

一、典型的新臺灣之子
  小涵,父親為卡車司機,母親為越南配偶,上有姊姊,下有弟弟。大部分外配家庭的狀況和小涵家相同,家庭經濟環境並不是特別好,且父親大多從事粗重勞力之工作,母親識字有限、國語還能溝通,簽聯絡簿通常只會簽自己的「姓」,也沒辦法幫孩子檢查作業,只能依靠學校課後照顧班,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仍希望能和孩子一同學習、進步。小涵的學習狀況在上學期較常犯錯,在老師的引導及鼓勵下,現已漸入佳境,其為班上的副班長。

二、單親的新臺灣之子
  個子嬌小、害羞內向的婷婷,較缺乏自信,在老師的引導及鼓勵下維持穩定的學習,並擔任班上的讀經小老師。婷婷是家中的獨生女,母親生下婷婷後,即返回東南亞(不知其國籍為何),從未見過其母親,父親好酗酒,婷婷由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照顧長大。類似婷婷情況的新臺灣之子有一定的比例存在,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不識字,無法教育婷婷,因而與姑姑商量將她送至安親班,且從幼稚園至今皆是如此,每個月的安親費由姑姑幫忙繳納,安親班也會給予婷婷折扣,且老師們對她十分照顧,讓爺爺奶奶感到很窩心,即使經濟上有困難,但爺爺奶奶還是很希望能讓婷婷繼續留在安親班,無論是課業、生活上,都能得到多一些照顧與陪伴。

三、備受呵護的新臺灣之子
  小蔡,「大頭」為其最大特徵,身材矮胖,喜歡自娛娛人。小蔡是班上同學的開心果,肚子圓圓、頭大大的他,常拿自己開玩笑,逗得全班哈哈大笑,不過小蔡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表現,時常在上課時有脫序之情況,但已不斷學習克制自己,也希望老師能時時提醒他,現在已有慢慢進步。小蔡的父親十分文靜,從事較靜態之工作,母親為東南亞籍外配,小蔡與爺爺奶奶同住,在家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子,以致於他有些任性及不當的行為產生,當全家人都拿他沒輒時,只有他的母親管得動他。

  以上三類型的新臺灣之子,或許無法含括所有新臺灣之子之處境,但從這幾位孩子身上,我們可看見大環境以及教育的困境,值得我們進一步省思。

 肆、省思與觸發

  經過這段時間與學生的相處,以及筆者平日對於新台灣之子相關議題的關心,使筆者對於目前新台灣之子之情況及其未來的發展心有所感,以下為個人之省思與觸發。

 一、循循善誘.機會教育
  實習期間,我曾上了一堂關於臺灣多元文化的社會課,課堂中當提到鴨仔蛋時,我發現婷婷和小涵的眼睛突然為之一亮。她們的反應令我驚訝,其他學生正認真聽我說鴨仔蛋為何時,小涵可以很明確的說出它的吃法以及為什麼越南人要吃鴨仔蛋,當提到更多與她們母親原鄉背景相關事物時她更加興奮,似乎是得到肯定與共鳴。

  在討論多元文化家庭組合時,有學生說自己的媽媽是臺日混血,大家對此十分感興趣,討論非常熱烈,我說:「只要是臺灣與其他國家的人相結合所生下的孩子,都是混血兒,他們的家庭是由多元文化所組成的,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小孩可以學習不同的文化,很棒哦!」小涵馬上舉手:「老師,我的媽媽是越南人,這樣我算不算是混血兒?」我說:「是啊,妳是臺灣和越南的混血兒,而且知道媽媽越南那邊的文化,老師覺得妳很棒!」說完,小涵露出得意的微笑。當我把「混血兒」說得很有意義,讓學生感到很特別時,小涵的自信與成就感完全寫在臉上,全班同學對於小涵是混血兒這件事感到非常high,又開始一波關於越南籍配偶的熱烈討論,有學生提到自己的舅媽、嬸嬸也是越南媽媽,爭相舉手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此時,我注意到婷婷、小涵的表情與情緒,顯得興奮又開心。

  經過這堂社會課之後,讓我多了些不同的想法。公開給予新臺灣之子正向、直接的讚賞與肯定,使其認為「我很特別,我是獨一無二的」,無形中也增加他們的自信心。當我看到婷婷和小涵的反應,以及全班學生熱烈的迴響,內心十分感動,倘若社會上的人們能像這群孩子和平共處,並且相互尊重與包容,或許外籍配偶及新臺灣之子所受到的歧視與冷漠就能減少許多。

 二、愛能包容萬物
  若撇開婷婷的生母是外籍配偶,其實她的處境就如同在台灣社會中隔代教養的家庭,但婷婷卻因她的出身及父親的處境而感到自卑。對於婷婷的媽媽生下她之後離開臺灣,從某個面向而言,是否因備受歧視或無法忍受夫家的苛求、打罵……等,而選擇拋下剛出生的幼女返回原鄉,此為筆者個人的猜測,但並非絕無可能,倘若當初家庭能給予婷婷的生母多些關愛,使其能適應臺灣異地生活,也許婷婷就能獲得溫暖的母愛。

   相較於婷婷而言,小蔡是個幸福的孩子。全家大大小小,都給他滿滿的愛,他是在疼愛中長大的孩子,在他身上看不到新臺灣之子易有的自卑,而是一個可愛的開心果,但過於寵愛的結果,讓小蔡為所欲為,當他發起脾氣時,全家都拿他沒輒,只有小蔡的媽媽能治得了他。若未提起小蔡的家庭背景,我完全無法將其與外配家庭聯想在一起,因為他被「愛」保護的很好,全家也給他的媽媽很多的愛,沒有歧視、紛爭,是一個很完整的家庭。

  孩子是單純的,他們只因大人的結合而誕生,並不需要背負著莫須有的罪名與歧視,他們也可以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愛來關心這群孩子,而非主觀的評論與批判。

 三、化劣勢為優勢
  新臺灣之子有其優勢存在,學習不同文化和語言的孩子,將是臺灣在全球化兢爭下的「新機會」,但因社會的歧視,讓很多外配不敢也不願教子女母語。若從社會文化面向來看,遠從東南亞各國和大陸地區來的新移民,更為臺灣帶來新的文化刺激,社會應以更開闊的心胸來面對,而非一味的要求外配融入我們的風俗民情,我們也需要去學習他們的文化。

  在學校教育方面,透過老師的努力,臺灣的孩子有機會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眼界開了、心也開了;新臺灣之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形塑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因為擁有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使其懂得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對人與人的差異也更能包容。當清楚自己的優勢,相信未來會比他人有更多元的可能。

  在語言學習方面,新臺灣之子佔有先天語文多管道學習的優勢,端看其家庭及母親是否願意嘗試教子女「母語」,試想:一位越南配偶嫁至臺灣客家庄,公婆教孩子說客語,自己教越語,先生教中文,孩子到學校又學英文,孩子的學習能力超乎我們想像,不必擔心孩子會因此而混亂,反而在多方的刺激下,可增加孩子語言學習能力。我突然有個想法,倘若我們的社會及學校,能舉辦多元文化語言兢賽或創意大賽,比照客語、台灣、原住民語、英語…等方式,讓新臺灣之子有更多揮撒的空間,有助於其學習以及了解媽媽原鄉文化與母語,外籍配偶也不會一直被當作外人看待。

  新臺灣之子優於臺灣孩子的是堅毅不拔、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能吃苦、忍受力高,在做任何事時不會有太多的抱怨,謹守自己的本分。多元文化的背景,使其比一般孩子更早學會包容與自己相異之事物,懂得尊重他人,這樣的態度日後在社會上相當受用。

四、開設親職教育課程
  外籍配偶在其家庭中承擔了大多數教養小孩的責任,但是對於兒女的學習與教育,卻因無法充分地操練臺灣本地的語言,造成他們文化調適、轉譯社會意義上的阻礙,並且難以透過語言建立與學校、社會的連結,以協助孩子的成長與學習,因此易造成小孩學習低成就現象。對於外籍配偶,如果能開辦教養子女的親職教育課程,可增加其教養子女的常識與認知,幫助她們面對教養子女的過程,也培養他們具有教養的能力。

五、未來的生力軍
  現代社會孩子生得少,每一位都是爸媽手上的寶,捨不得打罵,全家都十分寵愛,也使得近年來有「草莓族」、「水蜜桃族」的代名詞出現。然而,在新台灣之子身上所展現的似乎是過去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勞動精神,這群東南亞籍的媽媽們,或許是大環境使然,將自身的經歷套用於孩子身上,從小便灌輸孩子要能吃苦耐勞,不要與人斤斤計較,這樣的個性,促使其較能忍耐、不怕吃苦,未來或許需要他們來撐起台灣的一片天。

六、想想十八年後的臺灣
  外籍配偶的移民及新臺灣之子的誕生成為臺灣人口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已悄悄地改變臺灣的樣貌,甚至足以發揮關鍵性的效應。之前看過一些數據資料及民意調查,臺灣民眾半數認為外籍配偶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更有人直言新臺灣之子會影響臺灣人口素質,顯示臺灣內部對新移民其實仍充滿歧見,甚至有深深的疑懼和焦慮。

  教育是百年大計,家庭、社會、政策每一個環節都與教育息息相關,即使學校教育做得再多,若我們的環境與政策對於這群新臺灣之子仍是抱持消極、不友善的態度,這群孩子在充滿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環境下成長,長則二十年,短則十年,我們的社會都會因此而付出代價,當這群孩子長大成人後,又會如何面對這不友善的社會,十八年後的臺灣又將變得如何呢?這點值得我們去思考及重視。

 伍、結語

  臺灣是個海島型國家,許多異國文化都曾在這塊土地上留下足跡。地理位置的巧妙,似乎註定臺灣為多元文化族群所融合的社會。

  同為外籍配偶所生的孩子,為何當我們看到金頭髮白皮膚的娃兒總會特別注意他們,並發出「好可愛哦!」的讚嘆聲,而當我們看到較黝黑的娃兒,是用特別的眼光注意他們,且會多看娃兒旁邊的媽媽兩眼。無論是西方國家或東南亞國家的外配及其孩子,都會有文化適應的問題,為何東南亞的外配就必須受到不公平的歧視呢?文化優勢與否,真的這麼重要嗎?每一個國家、族群,都有屬於他自身的文化,而非以經濟的優劣來斷定它的好壞。

  一樣米養百樣人,儘管想了許多方法減少族群間的隔閡,但能實踐的又有多少?每個家庭的問題不同,處境也大不相同,我們只能從所有外配家庭中找出其共通性予以協助,並為其創造機會。

  新臺灣之子他們和一般孩子一樣,需要愛、關心與尊重,教育應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畢竟教育是以孩子為主體,當我們能多看到新臺灣之子的優點,亦可使其獲得發揮的空間。文化是相互激盪而來,多元的文化豐富臺灣社會,也讓臺灣的孩子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也許我能為這群孩子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但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讓教育更真、更善、更美。

參考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2010)。98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atis_111.html
教育部(2010)。外配之子就學概況。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