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威脅中的居家選擇

正隆公司/建築部總工程師 顏福村

   921台灣大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的災難。這次的大地震,讓台灣的居民經歷到地震的威力,遂開始討論研議建築物的防震措施,政府亦開始加強防震教育及宣導。

  大地震中人員傷亡總數的95%以上,均是房屋倒塌所造成。而房屋倒塌的主因,在於防震牆太少、門窗過多,及樑柱接頭處未綁紮箍型鋼筋所致。個人認為這二項主因必須在眾說紛紜中特別要彰顯出來讓國人能深植於心。

  什麼樣的房屋最抗震?以通常的結構設計型式,約如下列三種:

一、鋼結構:其抗震級別為五級,被採用於超高樓建築。
二、剪力牆結構:抗震級別為四級,主要用於12至30樓建築。
三、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級別為三級,為目前最多的建築。

  無論選擇的是何種結構建築,多設牆壁、減少門窗面積、樑柱接頭箍筋確實綁紮仍是安全防震的重點。一些以開放空間申請的高樓,為了造景綠化、活動空間及視覺的開闊性考量,總大量刪減一樓外牆的設置,或以大片玻璃來廣增明亮度等等,都已折損建築物的防震能力,實不可取。

  為了居家的舒適性,通常國人會對所擁有的房子,依個人的喜好做一番裝修,但是基於安全,需注意下列事項:

一、不要在屋頂部加建:因為增加了房屋重量,就等同增加地震力,破壞力度就增強。
二、原有的厚實牆壁不可拆改:牆壁是抵抗地震力,最好的設施,拆卸了就等於自毀了保護傘。
三、原有的門窗不要隨意拆改:因為原有門窗周邊,已有的防止龜裂用鋼筋就會因此遭受破壞,門窗角落就形成裂縫,這裂縫將降低牆的抵抗能力。

  為了降低震災程度,在林林總總的防範措施準備項目之中,重點於下:

一、在家裡選擇避難點:最好的處所是類似浴廁、洗衣間等等,這些小空間,牆壁交角最多的地方,其次選擇二側有互為垂直的牆角,但都要避開騎樓。
二、準備緊急必需品:如藥品、飲用水、食品、滅火器、收音機、手電筒、電池等等,置放在避難點。
三、在工作場所或其他地方:也應比照上述的思維,建立居安思危的觀念與準備,並且向家人宣導。

  那麼地震發生了!怎麼辦?有下列三個主要方向:

一、如果人在家中:不必思索!立即扶著牆壁,快速到達事先準備的避難點。
二、如果人在外頭:或許是在高樓林立的街道上,就近選擇牆角,不要找騎樓柱,因為在強震中它是不安全的孤柱。
三、不要滯留在樓梯間、電梯內:這二個地方在強震中是容易遭受破壞的。

  建築是一良心事業,設計過程或是施工過程中,點點滴滴都是不可推諉的責任。這過程中沒有權利只有義務,所以不知、不能、不為的人,就不應有這份資格來從事,因為在設計、施工中的任何偷工減料行為,都將經不起天、地的測試,也終將發生大災難。嚴肅的來說,建築人員無權因為一時的無心或有意,而剝奪了其他人的生存權,今在建築界一片唯利是圖、偷工減料的世風下,除了政府要善盡督導管理之責外,知情的建築人員,更應該多散播善知識,這應該是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