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國小停、看、聽

台東縣介達國小國小教師 張凰婷
   翻開報紙,台灣的生育率再次敬陪末座,面臨少子化的波波衝擊,小學學童的人數逐年下降,每個孩子都變成父母心中的寶貝。課輔班、才藝班、家教班充斥坊間,家長不辭辛勞地送孩子去學才藝,投入了大量的花費,造就成一個非凡的未來。可是如果你往山裡走去、到海邊看看,這些在台灣角落的偏遠小學,他們沒有這種權利,受教權面臨著極大挑戰,有著被裁併校的危機。

【停】:

  在台灣偏遠地區,有五百多所小學,學校的學生人數幾乎未滿百人。教育部基於「小型學校裁併計畫」,建議全台未滿百人的國小,可依地方政府的考量進行廢校抑或裁併,讓偏遠地區的教育,似乎將要走入消失的歷史。但是偏遠小學地處偏僻,ㄧ個學區內的學生原本就不多,如今學校面臨裁併校的危機,是否教育單位有相關措施來因應。裁併校後,有些小孩必須提早起床,翻山越嶺才可以到新的學校;另外孩子的適應問題,環境、同儕、師長都是嶄新的臉孔,這些年紀尚小的孩子們,似乎被迫要提早獨立。

【看】:

  「不在其中,不為人所見。」偏遠小學的人口數少,有時候經費短缺,教育資源相對上也較不足。在教育現場服務的過程中,小校內的教室數少,校舍多是老舊,教科書的配送也來得緩慢。老師上課所需要的教材也是比較零碎的,更是無法要求孩子能帶齊老師規定的東西。初任教師時,記得有次安排的作業是帶兩張圖畫紙來,那時近乎有好幾位同學無法帶來,當時無法理解,甚至對這幾個孩子發了脾氣。後來詢問下的結果是家長上山工作不在、家裡沒有交通工具等,讓我這個西部小孩體會到,似乎我不能用我的成長背景來帶領他們。這裡的小孩回到家或許只剩自己跟阿嬤,可能過著有一餐沒ㄧ餐的生活。風雨來時,臉盆、水桶就是他們克服災害的必備武器。

【聽】:

  偏遠小學就是弱勢嗎?不見得!身在偏遠小學大多在發展自己的優勢,讓他們的聲音得以被聽得見。本身在台東服務的經驗,發現到這邊的小孩是辛苦的,隔代教養、社會複製、低收入戶等,對於外面的印象也總是模糊。課本上提到的紅綠燈,不見得每個小孩都懂,因為可能沒看過,更甭論捷運、高鐵了。現在服務的學校致力於原住民的舞蹈,記得有次帶孩子們到都市參加全國比賽,利用空檔到百貨公司看看時,有個孩子的嘴巴總是開的,眼睛更是捨不得眨一下,我看了滿是心疼。其實閩南族群、客家文化及原住民的傳統,各有各不同的美,小孩子是純真美麗,只需要你能來聽一聽這些偏遠孩子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