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人道救援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謝英士

  大家記憶猶新、在去年重創南臺灣的八八水災過後,各界捐款不斷,兩個多月之間,湧入近百億之善款,一掃金融風暴的陰霾,臺灣人的愛心舉世聞名;但大量的善款,要如何妥善利用,將是未來必須面對之重要課題。

  若以紅十字會八八水災重建計劃(草案)原定募款目標來看,98年底募得之款項超出原訂計畫之23%,高達37億(還持續增加中)。同樣的情況也普遍發生在各大募款單位,錢來的又多又快,超乎預期。但所有的善款不太可能全部用在原本佔預算最大宗之臨時屋與永久屋等硬體設施興建,因為原訂目標係依據人數估算,有多少人才蓋多少間房子。目前各災區實際需要的永久屋遠低於善款能支應的範圍,即使加上部份心靈重建所需經費,多出的善款仍舊超乎外界想像。民間團體如此,政府亦是。「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編列了一千兩百億特別預算,也必須在四年內使用完畢。然而,資源不可能無限度的重疊運用,為善盡公益捐款受託人之職責,政府與民間各團體必須以善款公益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妥適因應。

  臺灣由於地理與地質因素,地震及颱風發生頻繁,極易受到天然災害威脅。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2005年刊行之「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 A Global Risk Analysis」研究報告指出:台灣同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及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高達73%,位居世界第一。根據國內相關權威學術單位之研究,由於氣候變遷日益顯著,台灣強降雨頻率及颱風強度增加,未來類似的災害將不斷發生,「氣候難民」只會有增無減。而「氣候難民」一詞是由「環境難民」而來,是指因環境惡化被迫遷離家園,甚至是離開國家的居民。我們的邦交國吐瓦魯,就是一例。

  在大環境氣候變遷加劇,國內山坡地開發不斷、水土保持狀況持續惡化之下,所謂「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的傳統備災、救災觀念,勢必要有所調整。每次災害的發生必然帶來家園的毀壞與生計的影響,因此,人道救援的任務與範圍必須要注入新思維,重新加以界定,將生態復育列為日常備災、防災與救災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救助之外,結合災民生的生態復育計畫,應該是值得考慮的方向,也是從政府到民間重要救援組織必須共同面臨的挑戰。

  國際間不乏重要的人道、慈善組織運用生態復育計畫,推動人道救援工作的案例。非洲肯亞「鐵娘子」、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賽教授(Wangari Maathai)更早在1977年便創辦「綠帶運動」(Greenbelt Movement),使植披遭到嚴重破壞的肯亞,恢復綠意盎然,更使許多當地居民參與投入其間,獲得生計上的機會。

   八八風災後山林受創,坡地土壤含水量飽和,形成多處崩塌,裸露地大增,面臨下一次災害的風險陡增。在氣候變遷的時代,也許人道救援的工作已經到了應該跨出一步,調整備災、救災的思維與作法,結合生計與生態復育,救完了人,也救救我們的山林,撫平大地傷痕。

(本文曾刊載於全球中央雜誌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