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桃園縣大湖國民小學總務主任 范瑞東
  從2000年開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所作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成績報告中,芬蘭連續三次在閱讀、解決問題、數學及科學等項目名列前茅,讓這個北歐原不見經傳的海盜國家,躍升為國際媒體和全球教育界注意焦點,更成為各國教育團體蜂擁而至取經的對象。位於北極圈長時間浸潤在黑夜的小國,何以能吸引全球的目光,創造出世界上落差最小的奇蹟,讓舉世驚豔?我們可以在「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這本書中,逐一找到解答。
 
  芬蘭政府視教育為延續民族生命最重要的力量,故百年來重視教育如一日。同時以「平等」的理念出發,秉持「不讓一人落後」的原則,灌注國家豐厚資源和心力,進行扎實務實不求快的教改,並在培育優良師資及信任尊重專業、一切以孩子著想的政策下,培育出「見樹又見林」以及獨立自主的下一代,創造驚艷全球的教育成果。同時,芬蘭也重視多元文化,提供多面向且實用的基礎課程;她更重視生活教育的實踐,使學生學習實用的知識,落實「帶得走的能力」的理念。並充實閱讀環境,培養學生終生閱讀與學習的習慣。作者並透過實際走訪芬蘭多個地區不同型態學校,了解芬蘭政府對教育的用心,以及在教育崗位上的教育人員對於教育全心的付出和成效。對於特殊教育和小校的經營,更應證芬蘭「帶好每一個孩子」的落實。

  芬蘭平等的觀念完全落實於教育之中。關懷「後段」和「弱勢」的學童,輔導學習能力低弱的孩子,是一項曠日費時的工作,需要不斷的投入教育資源與深耕,但芬蘭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想法,創造全世界學習成效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不僅如此,「行行出狀元」也真正在芬蘭的社會展現,社會需要?一種的人才,社會的進步繁榮並不是靠小群體的菁英所建立維繫,其所秉持的就是「唯有大家都好,社會才會好」的信念。

  反觀,我們中國千年來的階級制度仍深植於社會當中,造成「培育菁英」、「如何教出資優生」等的教養書琳瑯滿目,各種開發潛能的課程也使得大家趨之若鶩,希冀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上人。尤其在高喊拼經濟的數十年來,更是以經濟力衡量社會的地位,造成M型社會日亦明顯,社會也越呈現不安定狀態。而在教育中現場,「因材施教」為多數人所偏用,作為能力分班的防護罩,反而提早淘汰了許多有潛能的小孩,無法讓這些孩子的才能被發覺、引導、培養,做個有自信的人。

  再者,芬蘭政府視移民造成多元文化為國家的資產,因此在做法上是以積極的態度,先替這些新移民設想好可能的需求,讓他們很快能夠適應和融入當地的生活。兒童的教育也安排了預備的課程,讓孩子能夠有比較多的時間適應新的環境,不管在學習或心理的調適,待一切都上了軌道,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回歸普通班級。芬蘭人的基本想法是小國如她,經不起任何巨大的社會負面成本,如果社會被分割,對社會的安定將會是一大挑戰與破壞。

  近年「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據統計,現在每八位學童中就有一位是新台灣之子。這些孩子會因為照護者本身對多元文化的融合順利與否造成不同學習成效。台灣亦屬蕞爾小國,當外來移民人口逐漸增多之際,亦應師法芬蘭政府,將這些視移民造成多元文化為國家的資產,除了針對外籍新娘開設課程外,更必須對適應上有困難的新移民之子,提供更多個別化過渡銜接,使其能更快適應不同的生活,提升學習成果。若不能從基礎教育從新針對這些孩子的導引和融合做起
,將來恐會成為社會的隱憂,增加社會成本。芬蘭對於目前對於新住民社會資源的挹注與教育的努力,的確有很多可做為我們借鏡與深思的參考。

  芬蘭的教育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因為文化、民族特性與社會發展的不同,也無法如法炮製、全盤仿效。但是只要能夠認清我們自身的條件,訂定教育發展的主軸和核心價值,並願意投注教育資源,吸取他人成功的經驗,避開他人失敗的教訓,相信我們的孩子也會大放異彩,令人稱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