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經濟人權

台灣生活黨總顧問 蔡鴻飛

  經濟的保障與平等是經濟人權的核心,且經濟人權是政治、司法、教育等其他人權的基礎,所謂「衣食足然後知榮辱」,對於一個經濟沒有保障、生活困頓的人來說,「人民是頭家」可以投票來選總統的政治權利保障與平等是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對於經濟人權的重視與維護,必須擺在首位。人民的生活有保障、政府是為人民的生活而存在,這是我們台灣生活黨的基本主張。

  近幾年來,台灣經濟人權持續惡化,尤其是2008年底世界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更是雪上加霜,相關的民意調查與經濟統計數據都證實了經濟人權持續惡化的趨勢,一般國人的經濟所得與儲蓄在減少,而財團的財富卻是迅速的累積,且財團企業在經濟危機失業嚴重、薪資降低之際,獲取了更多的利潤。一方面是一般國人面臨就業困難與實質所所得下降,另一方面則是財團獲利增加與財富迅速累積,擴大經濟人權的不平等,而政府扮演的角色與執行的政策又是偏向財團企業,如租稅制度的不公平,財團企業每年可以減免稅賦多達7000億,台灣的企業租稅負擔率僅有14%,相較於韓國(約21%)、日本(約18%)、英國(約30%)、法國(約44%)、美國(約21%),台灣是低稅冠軍,是財團企業獲利的樂園。

  因此,如何來提昇一般國人的經濟人權是首要課題。

  經濟要有保障與平等是要以經濟發展與公平分配為前提。經濟有發展,景氣有繁榮,一般國人有較好的就業機會,國人的經濟就有保障。經濟平等則是涉及到公平分配,包括經濟所得與稅賦的公平分配,國人的薪資所得與財團企業的利潤要相互平衡,不是一方的薪資被抑制,另一方的利潤卻是暴增,稅賦的公平則是富人與企業多繳稅,減輕一般國人的稅賦,以拉平兩方的經濟地位。而台灣經濟人權持續惡化的趨勢,正是反其道而行──經濟不發展,甚至是經濟負成長,以及經濟所得與稅賦的不公平分配,究其弊病根源則在於政府對財團的縱容。

  所謂經濟成長多是財團在成長,一般人民相對倒退,台灣經濟發展的前途令人擔憂,在台灣所生產創造的資本,卻不能夠留在台灣投資,提昇台灣的生產力,以致降低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尤其是獲得減稅、免稅、土地優惠、融資優惠政策最大受益者的財團資本外移,更是影響至鉅。因此,台灣經濟要能夠永續發展是需要採取節制財團的政策,並提昇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培養更多的人才,讓資本願意投資台灣。
另外,當發生經濟危機、景氣蕭條,一般國人就業困難與所得減少時期,政府首要之務是保障每個家庭的經濟,即保障每個家庭須有收入以維持生活,如政府直接僱佣失業者,保障每個家庭都有人就業,有最基本的收入,並妥善利用這些人力,從事有益於社會整體的工作,而不是目前偏頗圖利財團的政策,將國家的資源大部份拿去幫助財團企業,而一般國人只得到杯水車薪的救助,助長經濟人權的惡化。同時亦要制止財團企業壓低薪資、惡意裁員,限制無薪假、正職變派遣等情事發生。

以下我們提出二項具體可行的政策,爭取立法來有效提昇經濟人權:

一、人口分散計畫:

1. 政府財政收支的劃分,應一半以縣市的土地面積、一半以人口數,而不是以人口數為主要的依據,造成人口集中的都市地區分配到較多的稅收,人口外流的廣大鄉村地區的稅收相對短缺,以致建設落後,就業困難,造成人口外流、集中都市的惡性循環。當廣大鄉村地區獲得較合理分配的稅收,則可以促進地方建設繁榮,吸引企業投資,增加工作機會,人口回流,打破人口集中都市的惡性循環。
2. 鼓勵在鄉村地區創業與就業,賦稅減半。

  人口分散計畫的政策可以促進人口往鄉村地區移居,一方面可以提昇都市生活的品質,避免財團在都市有限土地炒作房價,而且由於人口過度集中所導致的治安問題與健康問題皆可改善,尤其是精神病的問題已是刻不容緩,台灣已是全世界服用安眠藥、抗憂鬱藥比率最高的國家!另一方面,移居鄉村地區的人口可以與大自然互動,可以促進人們更加愛護大自然。

二、社會輔助計劃

1. 各級政府依基本工資以勞基法直接僱佣失業者,可以直接鞏固人民或家庭經濟,同時妥善運用人力從事有益於社會整體的工作,如食品安全大普查,可以增進國人健康,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例如台灣是腎臟病與洗腎比率最高的國家,食品安全已不容漠視。且,失業者有薪資所得可以立刻促進國內消費繁榮,讓各行各業有生氣,促使景氣繁榮。
2. 推動立法,由名牌廠商自願代政府對豪華行為課徵慈善稅(功德稅),在中央政府成立專責機構,由NGO團體與公正人士組成委員會主責,專款專用於社會輔助計劃。對豪華行為課稅,對有能力享受豪華的富人而言,並不會增加負擔,且又可做善事,增進貧富之間的和諧。
3. 上市櫃公司依據員工福利金的提撥比例,同樣比例設立「社會責任金」(公司有獲利情況下才徵收),在中央政府成立專責機構,由NGO團體與公正人士組成委員會主責,專款專用於社會輔助計劃。

總結

  在政府漠視下,縱容財團就像鯊魚圈噬沙丁魚一樣,驅使國人集中於都市就業,使得鄉村結構崩解,財團炒作都市有限土地、房屋,各行各業人民只得付出高比例所得購屋、支出房貸,成為屋奴,造成M型社會差距,產生出高競爭心理,再加上無法享受像鄉村生活的生活品質,呼吸新鮮空氣與親近大自然,容易引發精神上的疾病。

直接對未成年就學、就養與失業者就業輔助的社會輔助制度,絕非只是救濟,使受輔助者成為將來對社會有益的一環,這是一個國家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投資,其效益遠比對其他法人的優惠補助措施更高,更何況直接增加消費人口,又可以使家庭結構免於因經濟問題所導致的離婚、酗酒等等而瓦解,亦使得社會治安與國民健康變好。

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不應受財團的影響,幻想提昇為財團,時時刻刻處於競爭的心態,而是要認同社會輔助制度,因為位在金字塔中層的中產階級及中小企業,重大疾病或意外失業或倒閉,很有可能淪為下層,因此,推動社會輔助制度是符合廣大的中產階級及中小企業的切身利益,更是有效的保險。

總而言之M型社會產生的貧富不均所造成家庭瓦解及社會不安,絕非單純救濟,社會福利…等所能解決。應該著眼於投資失業者、未成年人的社會輔助政策。必須大家一起來推動法案,形成公民運動成為壓力團體來催促政府、立法院立法才能斧底抽薪一勞永逸。

本黨特別呼籲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與本黨一起共同努力,推動社會輔助制度及人口分散計劃的立法工作。

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除了自我生活以外,如果能共同推動一項有益於台灣社會的法案,那將是心靈喜悅了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