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人權與企業之衛生安全

中山醫學大學職安系學生 許峻瑋

一、 摘要 

  自工業革命之後,各國工業日益茁壯,開啟人類科技文明的盛世。至今各種工業已達到一個鼎盛時期,而現在全世界有數億勞工人口更多達數百萬工業企業,但這其中有多少人是注重到安全衛生的實行?就目前世界上的趨勢,人權爭議漸漸受到重視,而反應在企業中最直接的就是勞工的安全與衛生問題,想必這將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而我們應該在這萬變的洪流中,盡自己一份力量幫助別人幫助地球。而回到這世代洪流的最根基議題,也就是「人權」問題,以下是我對於勞工人權問題的看法與意見,我會舉些例子並以一個職業衛生安全人員的思維去面對這些事件。我想這些是我們職業衛生安全學子所看到的種種不平衡的一種現況想法。

二、 文獻

  我現在就讀台灣中山醫學大學三年級,所讀職業衛生安全學系並沒有特別去探討勞工人權的議題。而老師教授們教導給我們的存脆只有一種管理系統與一些衛生安全的基本概念,然而我們學生都知道這些只不過是現實的一小部份,學校所學的在工業社會中有時候並不能學以致用,其原因就是在於目前台灣的工業職業衛生安全仍然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台灣許多大小型工業仍然是以事業營利為主,其職業衛生安全甚至是被放在環境保護之後。有時候我會想:「難道保護環境會比保護一個人還重要嗎?畢竟環境是長遠的改善工程,但職業衛生安全是一種在建立政策後,可以看到初步的結果的一種東西。」也許我說的職業衛生安全是一種政策,建立政策後可以達到初步效果,這句話在美國或是歐洲各國是不被認同的,但是在台灣許多工業中,這個論點是成立的。

  其原因何在?因為許多工業完全不重視勞工的安全與身體健康,極度致力於如何賺更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績效等種種以盈利為主的想法去經營公司企業。但這問題或許不止於雇主想法偏差,還有人員教育和企業體制的刻板印象等問題,台灣的工業以製造生產業為主軸,雖然近年來加工出口工業和高科技產業漸漸茁壯,但企業的體制本質仍然沒有改變。所謂本質就是企業的心態問題,企業本身對於雇用的員工權益都比較偏向於不關心、不干涉、不顧慮,這也讓企業的體制停留在一個階段沒有明顯的進步,即使近幾年來台灣人權問題抬頭、國人也開始注重自己權益問題,大型企業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但還是有許多企業沒有改善反而退而求其次,僱用較貧窮國家的勞工,這其中以更中小型企業明顯,因為外籍勞工他們廉價又什麼事情都肯做,出了事情或意外只要將其開除或強制退休賠個錢或是依照退休金條例付個錢,之後將其遣返回國就好,這變成現今的一大陋習。我相信世界上然仍有許多國家存在著這種陋習,我舉幾個海外或國內的企業實例來看。
  
三、 實際案例探討

  現在日正當紅的富士康事件了,富士康主要廠區架設在中國大陸深圳地區,其員工幾乎都是當地或是大陸內地人所組成,有人說它是鐵血工廠,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工作超過十二小時,而所換來的錢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多,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廉價勞工案例,雖然廉價勞工是現在企業的設廠的一大考量,但我想企業更需要重視的就是,廉價勞工他們也是「人」,也應當要有一定的和「福利」和「人權」。

  富士康最進員工頻頻跳樓尋短,或許這也可以讓富士康高層捫心自問,為什麼會這樣?原因何在?管理或是制度有問題嗎?這些應該都是在事件中必須去深思的,至今5月26號,就單以新聞版面上有出現的跳樓事件已經達12起之多了,就算這些事情與職業衛生安全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但這些衝擊性的問題存在著許多關於員工的權益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社會大眾深思熟慮去探討的。

  以台灣的例子來說,雖然我看過的大型企業與工廠廠區並沒有這麼多,但從這一點點之中就能看到許多現象。從許多參訪與實地採樣,我看到了台灣許多企業的職業衛生安全與重視勞工是有明顯進步的,但跟國外相較之下仍然是有待加強而已,我以跨國集團杜邦企業來說,他們在兩百年前就學習建立安全文化,並且以安全為公司首要方針去經營企業,更嚴厲踏實的去實踐他們公司自訂的安全政策與計畫,並且無時無刻PDCA改善內部體制,也因為這所以才會有現今如此完整的安全系統。而現今我看到甚至我身邊的同學朋友們,都努力與學習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並且以安全文化為前提去開創公司。其實杜邦的安全文化建立在兩百年前,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安全文化」這種東西是不能拿來用講的,它像是種無形的習慣並且是經由長時間的慢慢養成,並不是三天就能煉鐵成鋼的事情。若以他拿來做為建立公司的首要任務,那這種經營方式一定會很失敗,安全文化是建立在制度之下所形成的一種安全行為,如果這種行為可以拿來具體形容,那我想安全文化每一家公司都可以學起來了。當然安全文化的建立代表著公司已經發展到人人義務,員工最重要的程度了,許多人權的問題自然而然會化解。若每家公司都效法杜邦並且以「勞工安全衛生與人權」去設身處地的建立制度與方針,我想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職業災害發生了。

  以我個人經驗為例,我最近這段時間常常跟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跑台中科學園區內的某一家大廠,因為有新種毒性物質被發現會導致人體受到嚴重的危害,所以我們在廠內進行粉塵和血液、尿液的採樣,在我幾次的採樣過程中我發現到廠內員工的分布概況,比較危險比、較會造成傷害甚至工作量大工作或內容較為低階的幾乎都是由外勞組成,且根據我目前現況的實驗結果,暴露在這新物質之下的人確實都已經有造成初步的傷害跟肺部傷害,雖然廠內有使用呼吸防護具,但此種新物質粒徑很小可能會穿透呼吸防護具。為什麼此類工作比較沒有台灣的工人在做呢?我想是因為這種工作較累且薪水沒有很高,所以國人比較沒有意願作此類的工作,雖然這是比較在乎自己權益的一種情況,但反而也成了國內現今的一種詬病。  

四、 未來展望

  國內人權日益提高,但是部份的人權屬於自我意識,較偏向個人利益重視的方向,而真正的人權意識的提升還有待加強。而在國內的詬病問題,只不過是讓低地位的勞工轉移了對象,變成以外籍勞工為主,雖然現今有較以往改善了許多,也有立法保護。但種種的法律只是治標不治本,應該從企業的概念與雇主的經營方下去改善與輔導,讓各企業明白人權議題的重要性,並深植人權重要性在企業的營運體制內。而臺灣企業型態目前除各大企業佔市場一半的比例外,中小型企業的比例仍居台灣產業的半數,中小型企業本身就以盈利為主要經營概念,因為利潤不大所以較沒辦法多支出人員安全與衛生的管理開銷,而現今最重要的問題就在於如何讓這些人權概念建立在中小型企業的經營體制中,我想這是現在台灣政府的一大需探討議題,並且也有相當長的一段路需要努力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