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做起

高雄市立陽明國小老師 袁美雲
  從事教職已十多年,面對每一屆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及各式家長。這幾年少子化的衝擊,讓我感觸更多,越高社經地位的孩子,在優渥的家庭經濟支持下越有優越感,自然在學習上越有優勢,特別是美語的學習,然而孩子的品性教育卻並未隨著優渥的社經環境而提升,反而更只圖自己的利益,未能去體察他人的需要,體貼、合群、熱心助人....等這些良好品德,在這些孩子身上是看不到的;父母也因只有這個寶貝,凡是?她〈他〉打點,孩子該?自己負責的事沒有責任心,也不見感恩心,所有一切的學習只在於學科分數的提高,短視的教育觀在這幾年更加彰顯,更遑論他〈她〉會去感謝教過他〈她〉的老師。與人相處也處在他要掌控的局面,因而人際關係常會與同學起衝突,家長太過寶貝及聽信孩子的後果,更讓孩子在遭受挫折時沒有自省能力,衍生出更多自私的小霸王。

  最近報章雜誌一直在報導富士康跳樓自殺新聞,我想這也與大陸長期一胎化政策有關,當父母全力栽培唯一的一個寶貝時,卻在保護的過程中扼殺了孩子面對挫折的自我調適及解決問題能力,只希望有人如同父母般伸出援手讓他可以輕鬆面對這個世界的不順心、不如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許多不如意及逆境去培養出對自我人生的責任心及調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面對這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M型社會,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自小九比弱勢家庭擁有更多的資源,然而在享受這些資源的同時,因得來太容易,孩子對弱勢的同學擁有的是更多優越感及自私自利,這讓人十分憂心。以往的聯考制度雖難,但只有努力有心向上的孩子仍然可以爬升到社會的上端,而今廣開大學之門後,出現的卻是更多的失業者,不願屈就的大學生、碩博士生;優勢的孩子在社會擁有令人稱羨的學經歷及工作,但卻大多是?自己求取利益的一群,令人唏噓不已。

  小學是品行紮根最重要的階段,期望自己能在這個小小的位置上,盡力去做,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長,讓孩子從小?自己多盡一份力,別再?孩子做太多,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