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治療與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庭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總幹事 李惠珠

家族治療與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庭-親子篇

  當家庭有位特殊障礙的孩子時,會重新組織家庭結構及家庭關係,我們分為親子、夫妻、兄弟姊妹幾個層面來了解這些變化及發展。

  每對父母親都希望可以擁有一位有能力及健康開心的孩子,但是當醫師宣布診斷這位孩子有特殊障礙時,對父母是個晴天霹靂的打擊及失落的經驗,就好像失去了一位夢想中完美的孩子,這是個哀傷的經驗,而且不是一時的哀傷的經驗,當天天面對孩子種種的困難時,一再提醒這個失落的傷痛。

  有的父母可能會經歷幾個失落的階段:剛開始是否認階段,否認自己的孩子有特殊障礙或缺陷,認為他一樣是健康的寶貝,認為是醫師一時錯誤的診斷。接著會有憤怒的情緒,生氣老天爺為何這樣對我,生氣自己為何會生下這樣的孩子;覺得有罪惡感,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事,覺得對不起孩子讓他有這樣的障礙;面對他人會有羞恥感,覺得自己的孩子被人歧視,面對眼前及未來的困難覺得很焦慮。
接著一段時間後,漸漸會憂鬱和自尊心低落,壓抑及忍住自己很多的情緒,長期下來可能會受苦於身心症或心理問題。

  父母懷著這樣的失落歷程,一般會有過度保護的行為反應,整個孩子被放大成為家庭的中心位置,父母的注意力很容易專注在孩子障礙的行為上,眼睛跟緊孩子的一舉一動,有的父母會努力糾正及訓練,一心一意想要改正及增進孩子的行為及能力,希望盡量可以恢復到正常範圍;有的父母會補償而放鬆要求,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孩子作所有的事,即使孩子有能力作到的事。當父母如此過度保護及專注在孩子的一舉一動時,形成孩子很少有空間可以發展自己,常常被看實的孩子也會習慣爸爸媽媽的眼光都跟著,無法自立而很難長大,就像在放大鏡下長大,障礙的行為都被放大,正常的部分就被忽略。

  父母和孩子是互相組織彼此的行為反應的,當父母覺得孩子愈障礙,孩子就愈障礙,父母愈覺得他不妥當,他就愈不妥當,孩子會反應父母的眼光及行為而愈呈現出障礙的部分,父母就會愈保護及補償,形成過度互補的關係。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個紗,這個紗就是身心障礙,使他不能真正接觸這個孩子,未能學習接受孩子及給孩子多些機會學習,父母的過度互補的反應,使得父母就會變成孩子的眼睛、耳朵及嘴巴,孩子被訓練到知道你想聽什麼及做什麼,而不是他想說什麼及做什麼,習慣父母成為代替他說話及行動,如此就沒有獨立發展的機會,父母有時不能接受他會看到、聽到及說到事情,所有經歷就是如何控制這件事,所以彼此的行為反應就愈來愈固定化,也許有些限制不可以改變,但有些事是可以改變的,他們要有機會學習經歷一些生活困難的才會有所成長。

  我們需要拓展父母的眼光及經驗,協助父母看到及反應孩子也有其他正常的發展,例如行為、情緒、情感、智力及身體發展,協助孩子這些正常部分可以自主發展出來,父母有機會可以嘗試和孩子有不同的相處經驗,生活可以多元化的,不是只有不斷糾正及保護的緊張生活經驗,或許也有一些放鬆開心的相處經驗。

  在會談過程中,有時孩子會被大家隱形化,明明人在會談室現場內,但是大家都在談這位特殊孩子或成人的問題時,好像他並不存在一樣,他們沒有說話表達的機會,或是一說話就被糾正,或以為他們亂說話,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機會,請家人或熟悉他的專業人員用他們的方式與他溝通,盡量使他們有表達的機會,同時創造機會使家人與他經驗及呈現正常生活互動的層面。

家族治療與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庭--夫婦篇

  家庭關係是很有趣的,是一環扣住一環地互相循環,不是直線式的,永遠不清楚誰先誰後,也不需要追究及指責誰先誰後,重點是了解這樣的互動循環是如何一回事,同時有意願地轉負面循環關係為正面循環關係。

  面對有身心障礙的孩子時,父母其中一方,通常是較能接受孩子的一方,一般多是媽媽會全心全意照顧孩子,由於她多數時間專注教養孩子,所以和孩子的關係愈來愈緊密,眼睛愈來愈離不開孩子,爸爸可能由於較難接受孩子,所以愈來愈逃避到工作或其他事情,愈來愈疏遠,本身因為複雜的情緒,不但未能給予支持甚至指責時,當媽媽感受到爸爸如此逃避放棄或有挫折感,或給不到支持甚至指責時,媽媽就會愈保護及愈不能放棄孩子,因為如果連她都放棄孩子,孩子怎麼辦,所以與孩子關係愈來愈緊密,好像相依為命一樣,成為一個小圈圈,爸爸就會越在外面進不去這個小圈圈裡,有時長期下來,老年媽媽放不下孩子,漸漸形成雙胞胎關係,依然將成年孩子當作小小孩子。

  當媽媽愈來愈投入孩子的教養,對於教育方法愈來愈積極及專業時,夫婦就很容易會有衝突發生,媽媽會提出專家說怎樣教才對,覺得爸爸不夠用心參與及不夠專業,很容易用專業的角色要求爸爸如何配合教養孩子,常常指責爸爸的方法不對不好,爸爸說不過媽媽時,就會很生氣表示媽媽既然這麼厲害,就讓你去教吧,我不教了,如此爸爸會愈來愈逃避不想參與教養孩子而讓媽媽去作,漸漸媽媽變成過度功能的一個專家,爸爸成為過度失功能的一個不合格的小孩子,這是互相反應形成的互補關係,不知誰先失功能或誰先承擔過多功能,如同不知先有?或先有雞蛋,總之一段時間的互動漸漸形成這樣的夫妻互補關係。

  這些是夫妻動力很重要的因素,對於孩子障礙行為的反應及管教不一樣會引發彼此的衝突,有的會過度糾正而嚴格要求,有的會過度保護而補償,有的只是指責而不管,漸漸就只好分道揚鑣而各作各的,漸漸也不吵架了,生活已經很困難了,所以各自生活相安無事就算了。另外當太太注意力專注在孩子身上時,承擔很大的壓力及責任,會覺得先生為何支持不到我,先生會覺得太太都未注意他,孩子成為第一他第二,覺得太太為何不在是個太太,同時知道要對住太太就要對住孩子 所以也不對住太太,互相覺得被對方遺棄一樣,甚至性關係也停了,太太變成和孩子同床,太太的婚姻關係變成和孩子一起非先生,夫妻關係越來越疏離,他們一路自己調整這個困難,自己去想辦法而無奈,各自躲著自已悲慘,各自悲哀,這樣是很悲傷的,而小孩子有這麼大的需要又支持不到大家,所有的困難都加強,這些困難團團轉形成這樣的局勢。

  有時三代的大家族更加強一些局勢,祖父母會對孫子女會有期望,知道孫子女為特殊孩子時,可能也會經歷失望及失落的歷程。若是可以給予理解及支持的大家族,父母可以鬆口氣,若是遇到不能支持理解的大家族,壓力會更大,不敢帶孩子與大家族聚會,因為擔心孩子帶給家人麻煩及困擾,與大家族的關係也會愈來愈疏遠,情感少了支持與滋潤,父母就會與孩子互相形成更緊密的情感關係,有時反而是孩子成為他們最大的安慰來源,或是雙方大家族意見分歧及互相指責時,使得夫妻關係更加分歧及疏離。

  當孩子長大為青少年或成人,其行為及身體的發展種種狀況,不再是媽媽一個人可以掌握的,這樣的危機就會逼著一個家庭去面對一些他們已習慣的事,所以家庭是不斷的調整過程,孩子漸長大,媽媽覺得沒辦法自己處理,所以先生回來一起處理是很重要的,我們不是用教訓的方式要求他們要一起負起責任,用教訓的方式就會阻住他們經歷生氣及失望的歷程,如果讓他們發洩或發脾氣,才有機會接受孩子,一早就要對方一定接受這是你的孩子,就會在原來已經有的情緒上再 加強情緒的反應,本來不是那麼複雜,就這樣一層層將複雜性提高,有時治療是協助人去接受不是清楚的狀況,在模糊的狀況下卻要求一定要清楚是很難的,人的關係要對住對方,經歷許多困難及挫折生氣等,才能重新建立關係。例如爸爸不接受兒子,但是讓他多接觸孩子,經歷許多的生氣等過程,才會重新建立關係,了解這就是我的孩子,不只是一個特殊障礙孩子。

  最重要是要協助夫婦可以分享及安撫彼此的傷痛,互相了解及接受,就算是有正常的小孩子,面對孩子種種挑戰,夫婦彼此也要給予支持,使得日子容易過很多,何況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更需要彼此支持及安撫傷痛,多些樂趣及多些幽默感,同時如果夫妻關係加強一些些,太太就可以鬆開和孩子的關係,孩子也能獨立自主些。
兄弟姊妹篇

  家庭有身心障礙的孩子時,這位的孩子的兄弟姊妹會有怎樣的發展呢?怎樣的影響呢?

  一般父母由於擔心自己年老或過世時,未能照顧這位有障礙的孩子,很容易從小就叮嚀其他的兄弟姊妹要照顧這位孩子一輩子。有的孩子會毅然承擔,從小就作個小爸爸或小媽媽,一直到長大即使結婚都住在家附近,天天及隨時有需要就回家;或是不結婚而照顧這位有障礙的兄弟姊妹;也有的人結婚條件是對方能接受一起照顧這位有障礙的兄弟姊妹;也有的是兄弟姊妹承諾一輩子分工合作一起照顧有障礙的兄弟姊妹。由於他們從小要一起承擔照顧者的角色,可能會忽略自己的同儕朋友的發展機會,可能為了減少父母的負擔,而獨自忍受及處理自己生活的困難及挫折,在人後落淚自療傷口,在人前堅強樂觀,這樣有承擔的孩子可能被訓練到很細心及耐心照顧人,對人的痛苦多些了解,所以長大會從事助人工作,例如心理師或社工師或其他助人行業。

  有的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公平,專注力都在這位有障礙的兄弟姊妹身上,覺得自己被忽略,想要和父母說說生活的喜怒哀樂,遇到困難及挫折,都未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及協助,可能會很生氣有障礙的兄弟姊妹奪去父母的注意力,有的會欺負這位有障礙的兄弟姊妹以發洩情緒,有的會製造很多的問題狀況,認為不正常才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力,有的會害怕其他人的眼光及言語,而不願意帶朋友回家,不願意讓人知道他有這位有障礙的兄弟姊妹,也因此影響同儕關係,有的人會在外面發展同儕關係以得到關心及歸屬感。

  其實人的情感很複雜,不一定都是那一種狀況,可能會綜合以上幾種狀況,有時照顧,有時生氣,有時為了父母而去照顧之,有時為了兄弟姊妹感情而照顧之,甚至為了他人譏笑這位有障礙的兄弟姊妹而與人吵架及打架,人的感情是互動的,雖然這位障礙的兄弟姊妹可能有表達的障礙,但是他們知道人們對他的好,例如有位唐氏症的弟弟雖然言語表達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會談過程中,他把椅子拉靠近姐姐,和姐姐坐在一起,當姐姐問他為何要如此做時,他說姐姐教我很多事,我要保護姐姐。

  父母及治療師需要注意他們的身心狀況,非是社會道德要求他們一定要照顧有障礙的兄弟姊妹,如此才能連結到他們的情感而有信任感,如果否認他們的感受就無法與他們連結,要讓他們說出不喜歡的困擾及壓力,要了解真實生活可能真的會對他們有所忽略,對他們的生活或人際關係有所影響,使他們的生氣能夠出來,有時因為父母或周圍人的要求,使他們不敢不喜歡這位特殊的兄弟姊妹,有時因為體諒媽媽的辛苦,為保護媽媽而忍耐不處理衝突,其實他們可以不喜歡這位特殊的兄弟姊妹拿他們的東西或其他事,我們要接受他們的感覺,如果壓抑他們的感覺,或是父母參與處理糾紛,讓他們覺得不公平,這樣反應的不是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而是反應著兄弟姊妹和父母的關係,他們就不會真正認識他的兄弟姊妹,有時兄弟姊妹的感情要透過打打鬧鬧而發展出來,他們會自己處理及成長的,我們不都是這樣經歷過來嗎,有時過度的保護反而成為發展兄弟姊妹情誼的一道牆,所以就很難有機會發展出兄弟姊妹的關係。

  希望兄弟姊妹可以承擔照顧責任之前,要讓兄弟姊妹可以照顧自己,才可以照顧他人,同時盡量讓他們有選擇機會,當然真實生活中,因為人力時間的關係,有時他們一定要照顧,而不是有機會可以選擇的,就在於父母如何處理,有時出問題是因為我們太早將正常的兄弟姊妹變成父母化孩子,成為小爸爸或小媽媽,就會破壞他們的正常的發展,他們需要平衡發展各方面生活及人際關係,同時父母之間或其他家人需要互相支持與協助,讓父母可以照顧到其他的兄弟姊妹的需求,非只專注在特殊孩子身上。

家庭正向力量與處理方式

  當家庭有特殊障礙的孩子時,家庭可以有以下的正向力量及處理方式,協助整個家庭及孩子健康開心地發展。

☆給孩子注意力,有耐心地而且讓他知道他是被愛的。
☆自然地對待孩子,期望他做他能做到的。
☆盡快地發現孩子的特殊障礙,儘可能尋找各種協助,例如資料、計畫方案、專業人士,持續找到你覺得足夠為止。
☆發現孩子喜歡作的事而且和他一起做,孩子的自尊會隨著經驗成長的。
☆對孩子有特殊障礙而生氣及哀傷是正常的,你不需要責怪自己及感到羞恥。
☆父母需要彼此協助紓解及承擔對孩子的感覺及責任。
☆不要忽略其他孩子,花時間與他們有個別相處時間。
☆在家庭中很自然地去談論孩子特殊障礙的部分,而且開放接受每個人對特殊障礙部分的感覺。
☆儘可能安排參加外面生活的經驗及活動,去享受自己的生命。
☆發現可以了解及協助你的任何地方,例如參加家長小組與其他父母分享,或參加組織協會或得到諮商。
☆不要催促及不要放棄自己及孩子,這是需要時間的,記得你和孩子都正在學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