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垃圾資源回收 反思地球抗議的怒吼

中小企銀退休員工 趙惠美

  從千禧年開始,很多人都對人類這個世紀的到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包括台灣在內,不同國的電視台都製作了全球24小時的節目,報導跨世紀之夜與迎向21世紀第一道曙光的實況轉播。在這些實況轉播節目中,各家電視台從台灣的著名景點,到各大城市及國際旅遊聖地,都有盛大的慶祝活動,讓人感到新世紀的來到是何等的歡欣。

   今年2010年,第一個十年過去,大家是否對這個21世紀,還有當時千禧年的歡欣期望?我想大概都已經消失無蹤了吧!因為這幾年,從自然的天災巨變到社會人為性的金融危機,一次次衝擊人類。這些事情讓我反思,現在很多我們認為正常而習慣的,有很多我們所做對地球、對大自然的傷害。

   首先我想反思的是-垃圾。現代文明製造的垃圾之多,它無所不在、無奇不有。我住在南港舊庄這裡,經常從下午到夜裡看到垃圾車,載滿了垃圾往福德坑而去。這附近不只有福德坑垃圾場,還有上一代的內湖垃圾山。內湖垃圾山就在基隆河流經內湖的安康路上,對面是南港中視那塊重劃區。20多年前,台北市的垃圾都傾倒在這,沿堆成一座山。那時候這附近生活環境很糟糕,隨時有垃圾的臭味飄散出來,所以內湖、南港這附近都沒人願意來。之後開闢了福德坑垃圾場,內湖垃圾山不再傾倒,慢慢的垃圾臭味沒有了,如今南港中視這裡的重劃區,已經是叫價40、50萬一坪的高級住宅區。而且台北市政府在內湖垃圾山旁邊蓋了一座焚化爐,也正在逐漸的把內湖垃圾山的垃圾挖出來分類焚燒,預計民國100年可剷平,把這塊土地再利用。

   我想代社會太鼓勵消費,常因消費製造很多垃圾。要愛護地球的環境,就垃圾而論先要減少消費,經濟中不停的追求GDP成長,就是這樣的表徵。古早人講究「知足節用」,現代人講究「不停消費,不斷成長」,這期間對環境的剝削,不用講太多大道理就可知曉。

   再者,廠商因為想刺激消費者多消費、不停消費,除了大做廣告,還在包裝上講究新奇美觀。這些新奇美觀的包裝,都使用到數種不同材質。在資源分類與垃圾回收上,消費者在使用完這些商品後,應該把所有包裝材料,依照不同材質分類交付回收(台北市、台北縣多數市鎮都有垃圾資源回收)。但請各位捫心自問,有多少次自己真的有做到?

   有的不愛做,認為不要的就直接丟掉,幹嘛要我做垃圾資源回收。有的嫌麻煩會弄髒手,還是直接就丟垃圾桶。也有的因為是在外消費,分類過也是混合在一起丟,就覺得不須做了。真的完全按照台北市政府的規定分類,並交付垃圾回收的,佔所有垃圾量的多少呢?以我自己觀察,不到三分之一。可見從政府到廠商,從公共環境到民眾,在垃圾資源回收都還很落後。所以某宗教團體一直致力於垃圾資源回收,我想有其必要性。

   還有大家都要節制自己的慾望,特別從消費開始。地球的資源很多,人類不應該毫無節制的消耗。這些資源從開採、製造、運送、使用的各種環節上,都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污染。所以人類應該節省珍惜各種來自大自然的資源,節省珍惜的行為就該從節制、減少消費開始。

   人類使用資源應該要有3R,就是REDUCE-減少,REUSE-再用,RECYCLE-再制、再循環。其中「減少」優於「再用」,「再用」優於「再循環」。像我喝咖啡的玻璃瓶我就可以「再用」,拿來裝水或改做其它用途。但假如我天天喝,家裡有100個咖啡的玻璃瓶,我想怎樣也用不了那麼多,最後還是要拿去垃圾資源回收。玻璃瓶雖然可以融化「再制、再循環」,但還是要消耗回收再制的人力與能源。所以,減少」優於「再用」,「再用」優於「再循環」的道理就淺顯易懂了。

   我們每個人在每事情上,不妨都再思考反省一下,我的這個行為將帶來怎樣的後果。人類要做為地球的癌細胞,恐怕地球會反撲消滅人類。人類要在地球上繼續生存,應該想想我們目前瘋狂而不顧後果的生活方式,地球能忍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