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感的愛

台北醫學大學教師 蔡抒卉
  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親子關係的建立在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個月,頭幾天尤其是頭幾個小時是關鍵期,在五十年代一系列靈長類動物顯示,單獨飼養在籠子內的小猴子的發展會較差,很多人可能聽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出生後就和母親分開的小恆河猴,當牠面對兩隻鐵絲架做的假媽媽時,牠會選擇有絨毛布蓋住表面的假媽媽,而不是只有乳頭和奶水的假媽媽,在接下的一系列實驗中也發現,和母親或假母親分開的小猴子會有一些不正常的自我安撫行為,如吸手指、搖晃等,同時也較退縮,這些影響一直持續到小猴子長大成大猴子時,牠們較少有社會性的活動,比較會有攻擊性,或是呈現類似憤怒及沮喪的動作,而這些反應在某些高危險的族群中特別明顯,幸而,這些不正常的行為在這些動物接受到來自母親、同輩、甚至祖父母輩的接觸後會有相當程度的改變。

  而在生理學研究上發現,即使是短暫的和母親分離就可以讓小老鼠的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皮質酮增加,一直到近十年的研究也發現,和母親分離的小猴子抗體的製造較少;頭幾個愈和母親分離的小猴子,其行為問題在和母親在一起後會改善,但是仍會持續有一些免疫上的缺陷,我們也聽過當小鴨子孵出來時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做實驗的人時,牠們會將這個人視為自己的母親而跟著牠,這就是所謂的"銘記"(Imprinting)。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母乳哺餵對嬰兒營養及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少部份的人瞭解到母乳哺餵對母親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更少人注意到哺乳的過程中嬰兒和母親有皮膚對皮膚,眼對眼的接觸,同時滿足嬰兒對溫暖、安全、及愛的需求,奠定嬰兒日後健全的人格及心理發展,在台灣很多人反而擔心母乳哺餵會讓嬰兒黏著母親,而希望以奶瓶餵食替代,訓練嬰兒能即早獨立,然而心理學家已證實,嬰兒期被抱得較多的嬰兒,長大了反而不會亂哭;嬰兒期的需求被滿足的越多者,將來越獨立,誰來提供給父母們這些資訊呢?

  由於近十幾年醫學研究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於1990年全球高階層會議後發表的純潔宣言裡宣稱:最適當的嬰兒餵食是頭四到六個月純哺餵母乳,在這之後應添加適當的固體食物,並持續哺餵母乳到嬰兒兩歲以上,所謂的純哺餵母乳是指不添加任何配方奶或葡萄糖水。自民國八十一年起,政府衛生保健單位也大力推展哺餵母乳,然而經過了這幾年來的努力,民國八十五年的統計台灣母親在產後一個月的純哺餵母乳例仍不過是百分之五,和民國七十八年的百分之五點八比起來沒什麼進步。現今的母乳哺餵持續情形,雖較10年前進步,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為什麼台灣的母親大多數哺餵嬰兒配方奶呢?我們的婦女是不稱職的母親嗎?其實台灣母親所承受的壓力相當的大,除了照顧嬰兒外,所有的家事,老人的安養,還有幼兒的安全都要依賴她,產生任何社會問題都怪罪她沒有把孩子帶好,而現在我們還要將嬰兒一輩子的健康,和國家下一代的生命品質的重擔完全丟給母親告訴她"妳應該哺餵母乳"!

  想像一下,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一個孕婦即將臨盆了,她的家人既高興又興奮的旁邊陪著她,在陣痛間,她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或是平躺著,或是坐著,或是站著,甚至是走著;她的家人可能正和她分享著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回憶,當陣痛開始時,周圍的人會幫她打氣,而一個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或是助產士會在這個過程中在旁邊提供這個家庭適時而必要的協助。

  在眾人的加油吶喊下,嬰兒終於生出了,被擦乾後,他馬上被放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抱著嬰兒,靠在爸爸的身上,爸爸伸出他的手輕輕的撫摸著嬰兒的臉和手,兩個人看著紅咚咚的嬰兒,難掩那興奮又幸福的感覺,過了幾分鐘後,嬰兒開始眼睛張大,張開嘴巴,伸出舌頭,轉著頭,尋找著媽媽的奶這個時候,旁邊有經驗的婦女們就會教導媽媽如何抱嬰兒餵奶。從一出生開始,嬰兒和母親就不分開,爸爸有很多的機會和嬰兒接觸。當母親遇到哺餵母乳的問題時,周圍的人都會教導母親如何繼續哺餵母乳。

  愈來愈多的新好男人,如今已願意和太太一起度過十月懷胎期,更希望當太太生產的時刻,能陪伴在側。先生陪產已是大勢所趨,準爸爸們過去在妻子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參與太少,希望更多的準爸爸能從妻子懷孕的那一刻,就能攜手同行,讓夫妻親子關係更水乳交融。懷孕生產對一個女人而言實在是太大的奉獻與犧牲,不只是皮相的變化及身體的不舒適,還有生產過程的極大風險,如果在這整個過程中,另一半能全程參與,以「同理心」了解並體會太太的感覺,夫妻間將更能產生「生命共同體」的「革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