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世紀大能力兒童

宜蘭縣立二城國民小學校長 黃賜福

沒有能力的草莓族

  這次定期考試結束後,與幾位老師談到為何部分的小朋友對於考試一點都不緊張,好像並不在乎,考試後的成績又慘不忍睹,如果家長又不能有效配合教師的要求,如此的學習態度,該如何面對21世紀的生存競爭呢?現今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無法吃苦耐勞,如同草莓一般,經不起碰撞,成為沒有「保護能力」的草莓族,更別說要與他人競爭。因此每日的社會新聞充斥毫無目標、缺乏忍耐力、抗壓性與紀律觀念的青少年問題。

  教改持續的推展,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強調培養學生十大能力,以帶得走的能力來取代背不動書包,但是試問有幾位老師能說得出十大基本能力為何呢?我想「能力」是面對未來生存競爭重要的要素,十大基本能力似乎太過繁複,無法隨時提供親師檢核學生行為,而桃樂絲.李奇博士主張的「大能力」或許值得我們去深究。

大能力奠定未來優勢

  美國「華盛頓家庭與學校協會」(Home and School Institute)創辦人暨會長桃樂絲.李奇(Dorothy Rich)博士,對於兒童在資訊時代裡如何奠定成長優勢、面對生存競爭並成為未來的生活贏家,提出了培養兒童「11項大能力」的理論,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個人認為更能貼切運用在國小階段的教育,因為其重視個體內在的學習動力,亦即人格、情意教育的養成。 這11項大能力分別是:信心、動機、努力、責任、主動、毅力、關懷、團隊合作、常識、解決問題與專注。桃樂絲.李奇博士主張,為了面對日後亦趨嚴酷的生存競爭,孩子們除了應該在學校學習閱讀、寫字、算術等最基本的能力之外,他們更需要學習另一套重要的基本技能~也就是11項「大能力」。 她指出,在不斷改變與充滿不確定的現代社會中,「大能力」是一確定的常數,亦是通往新世紀的護照。只要培養這些能力,孩子將可以在學校與家庭中輕鬆的學習,讓學習真正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並藉此奠定贏家基礎、優勢成長。

如何培育「大能力」

信心── 覺得有能力去做。   信心根植於「我辦得到」的內心聲音與經驗。 不論孩子做得好不好,教師及父母都給予鼓勵;或者,和孩子分享自己兒時有信心或沒信心時發生的事,進入增強孩子信心的討論,並用一些活動幫助他,如使害羞的孩子勇於啟齒或幫助孩子打敗數學等不擅長的學科,讓孩子產生去實行的信心。 動機──想要完成它,熱衷多做一點,渴盼學習。

  幫助孩子點燃學習的動機,必須使他對工作或事物先發生興趣。譬如藉助一些引導孩子用新眼光看世界:要求他分享生活見聞或發展一項嗜好,如收集石頭、做模型飛機等,一旦有興趣,尋求更多的資料,就有動機,這是一種奇妙的循環──學習與動機。

努力──願意認真的工作,全力以赴。   願意認真的工作,全力以赴,隨時準備做困難的工作。努力重於天賦能力的價值。當我們把自己發揮到極致時,就會做得更好。用一些活動幫助孩子獲得成就或發揮所能,享受努力達到極致後的極致滿足。但失敗無罪,嘗試無罪,父母及教師應該給「只要肯努力」的孩子尊重與鼓勵。

責任──做對的事   幫助孩子找出做對的事的方法,讓他為自己和家庭做事,如好好保管自己的財務、完成家裡和學校的工作,或是有時間概念,上課不遲到等;又如幫助孩子懂得對錯、做負責任的思考和價值選擇,譬如說當面對進退兩難的情況:撿到錢、看到別人考試作弊等。

主動── 積極採取行動。   主動關乎創始;即跨出第一步,並保持前進的動力。鼓勵孩子建立興趣,且提出點子並行動,或提出問題並找尋答案;誘發孩子提出構想後,讓他練習有條理地實行而獲得快樂的經驗,如將衣櫃整理好或校外教學時自己採購食物、邀請朋友、烤肉、打包等,都可培養主動的精神。

關心──關懷別人。   即是打破自我本位,體會他人的感受及需求,培養同理心。引導孩子觀察他人、思考他人的感受、學習溝通及聆聽以了解他人;帶孩子學習主動問候他人,幫助他人與人分享,或主動提出自己的需求,尋求他人的幫助。常常和孩子談談在關心中所獲得的結果和感受。

團隊精神──和別人共事。   無論一起做或分別做而共同完成,合作無間,不搶功勞、有熱忱並感染別人。鼓勵孩子參與團體,如在家分工、建立目標、條理化步驟、具備組織能力、彼此互助、對談間能作創造性的思考、學會完整及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共享,才能充分發揮團隊精神。

解決問題──將所知所能化為實際行動。   生活當中孩子一定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要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先訓練他們問問題、回答問題和做決定,或者可用不只有一個答案的問題,啟發孩子做開放式的回答,激發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引導孩子做好的選擇。

專注──集中全力於心中的目標。   新時代有太多的選擇和待辦事項,孩子要學會控制一時的「衝動」,平靜下來專心做事。孩子可以先找出一個目標,以一次排除一個障礙為原則,想出策略,採取行動,隨時設法戰勝分心,並追蹤進展的腳步。如此,孩子可以較容易學會一件事或完成一件事。

毅力──有始有終。   開始一件事,並能夠長時間投入持續下去,從頭到尾,徹底完成它,這就是毅力。例如擁有和保持健康需要每一天持續的毅力。時間是毅力的一大要素。孩子需練習超越立即的滿足和回報,培養願意做事、不厭其煩,並耐心等待結果的毅力。可藉助一些訓練活動如種植物、學習新技巧以及減肥、運動、保持健康等來培養毅力。

常識──發揮良好的判斷力。   知道處事的因果關係,平衡和正確的掌控無可取代的時間及金錢資源等,都需要常識。常識經由經驗和練習才能建立,包括收集資料、思考、計畫、實驗〈或行動〉、結果、回饋和肯定。

結語

  兒童時代需要親師的引導,是人生學習黃金時刻,兒童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是日覆一日學習來的。大能力是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是高層次思考的技巧,也是建立個性和價值觀的要素,更是他一生幸福和生產力的泉源,就像讓汽車上路的汽油一樣!而我們老師及父母就是開啟這部車的key。關於大能力,內在心理層面的能力(信心、動機、努力、責任、主動、毅力、關懷、專注)除了言教以外,教師及家長應該以身作則,以身教來影響與激發引導我們的孩子。外顯行為表現的部份(團隊合作、常識、解決問題)則可透過活動或教導一些方法與技巧讓孩子去學習。目前國內對於「大能力」有諸多團體及個人正在推動,例如臺灣閱讀協會依據「大能力」的十一種要素,選出與主題切合的九十九本圖書,出版一本「童書九九」,作為父母老師及兒童在挑選讀物時的參考。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我們的孩子更需要前所未有的專注、類化、整合等能力。「大能力」是態度,也是行為,更是內在的學習動機,目的在幫助兒童養成思考的習慣,有信心在資訊時代不斷學習、主動學習。孩子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投資,投資孩子就是投資未來!每個父母都是優良的教師,任何教師都是學生的貴人,透過培育「大能力」,提昇孩子未來優勢競爭能力,應該是我們教師父母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