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攜手拚幸福指數

台北縣鶯歌鎮永吉國民小學/教師 曾綉絹

  某平面媒體進行「小朋友幸福大調查」,從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兒童幸福概況,而不幸福的原因,前三名分別是「課業問題」、「被責罵」、「父母沒時間陪我」。這些數據確實可以提供大人一些思考的方向。孩子需要父母多關孩子注課業壓力、加強親子溝通管道、以及多陪伴和了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勿讓補習班代理父母功能

  台灣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由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社會,父母忙於拚經濟,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狀況,在升學主義的迷思下,小學開始,補習教育似乎取代了正規教育,因此,孩子的課業在學校教育之外交由補習班、安親班代理,家長沒有參與孩子學習過程遭遇的甘苦,因此,無法了解孩子實際上面臨的問題,把孩子的時間塞滿,孩子反而學不會時間規劃、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任教小學十二年,感受到孩子在學校與補習班之間重複學習相同課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1. 補習班的教學進度往往快過學校,因此,相同的課程,再來一遍,孩子如何能不心煩?
2. 再者,在學校聽不懂的內容,有補習班當靠山,不用思考就能換來解答,上課何須專心?
3. 在學校時間八小時,放學後直奔補習班,再上課到晚上八點,一周五天,孩子沒有自己的空白時間,如此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孩子當然會自我解套,因此選擇學校的開放空間,把上課當成下課盡情玩耍,因此在校學習成效不彰。

  然而,如此長時間的學習,孩子的成績就能名列前茅嗎?其實不然,每年班上成績最優秀的孩子都有兩個特質:主動學習和親子關係良好,因此,父母的陪伴與關心不僅能給孩子鼓勵,也能為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家長的關心是幸福感最大的來源

  幸福是什麼?是物質享受?還是充滿愛的環境?不丹的國民所得只有台灣的二十分之一,卻窮得很開心,首創以國民幸福總值GNH為指標,重視環保、文化、公平和治理,提供全民免費的醫療和教育。因為他們的領導者發現西方社會人民所得增加了,卻不快樂;物質享受提升了,親情卻疏遠了,因此帶領人民追求整體的幸福感。而我們的孩子正面臨了他們所發現的問題,當孩子表現良好,家長往往以物質商品取代口頭獎勵,模糊了孩子應該主動學習的動機;當孩子陷入學習困境,家長請校方或者補習班代為加強,其實家長主動了解問題所在,並且陪伴孩子走過低潮,才是最好的方法。一定會有家長質疑,孩子的課程愈來愈難,看不懂也無暇指導。但是,記憶中在以前那個年代,母親小學尚未畢業就得分擔家計,當然也是無法指導我功課,然而在書桌旁邊默默陪伴我挑燈夜戰的情景卻記憶猶新,看見母親的辛苦,因此,我不敢懈怠,我主動學習,不讓媽媽擔心,而母親從不因為我的成績責罵我,直到現在想起陪伴的感覺依舊很溫暖,我認為心靈的支持往往大於實質的幫助。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台灣的教育政策,筆試成績當道,然而,並非每一項能力,都能由筆試來評量,每位孩子具備不同的特質,家長應該看見孩子的優點,不要在分數上面斤斤計較,用鼓勵代替責罵,幫孩子把自信心找回來,孩子的心被照顧好了,自然就會有能量繼續學習,就會進步。有個孩子總是不寫功課,但是體育表現佳,給他參加台北縣三十人三十一腳趣味競賽的練習機會,藉此要求他必須完成功課才能成為選手,他真的做到了,而在比賽得冠成為學校風雲人物之後,我看見他眼中散發的自信,學習的態度更積極了,體育的優異表現鼓舞了他在學科方面求好的心,如果能發掘每個孩子的長處,他就能夠變得更好。

了解孩子的情緒問題~一起吃飯吧!

  學習過程中,適當的壓力,使人願意接受挑戰,加速達到學習目標;然而長期過度的壓力會導致人體無法負擔,使得身體和心理付出代價。因此,抽出時間和孩子閒聊話家常,了解孩子情緒的來源是很重要的。「吃飽沒?」是我們常用的問候語,因為一起吃飯也是情感交流的方式,因此2007年台北市將吃早餐運動學校融入課程,兼顧學生吃得健康和拉近親子關係;2012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推動「讓愛上餐桌」,以數據說明在家吃晚餐的孩子成績好、吃得健康和辭彙量大,更希望藉此凝聚家庭向心力,增進親子感情,如此一來,家人間透過分享,更能表達對彼此的愛與關懷,也能了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壓力問題,強化家庭的功能性,有助於減輕課業壓力。

  很多人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如何當一位好父母,因此,參加講座,主動吸收新知,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提供孩子快樂的學習環境,是學校、社會和家庭責無旁貸的重點工作。教育是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面結合的成效,教育的方向及政策在學校及社會方面尚有討論的空間,然而,孩子幸不幸福,大部分的因素取決於家庭能夠提供多少的愛與關懷,如果家長能夠用拚經濟的精神,來拚我們的後代子孫的幸福指數,親身參與孩子的學習與成長,那孩子豈有不幸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