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社會醫學

內科、新陳代謝、老年醫學、肥胖醫學專科醫師博士 洪建德

關鍵字:
Social Medicine社會醫學
Humanity人文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ation 醫學教育改革
Infection control 感染控制

引言

  加強人文教育以提昇醫師倫理是醫學院校教育[1],和醫師繼續教育的重點,也是醫學教育典範養成的要項[2],更是醫學院校教育評鑑的重點。2005年8月哈佛大學社會醫學系所的網頁稱:「為了窮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這個烙印,經過世代延續在醫療專業中永不會消退」,並稱「社會醫學經過兩個世紀的演進,分化為許多枝;以致醫學本身就有社會性,但許多人不覺得。」所以在醫師教育中社會醫學是最具社會使命與人文精神的科目。19世紀社會醫學發生於歐陸各主要國家,其中德國的衛生學(Hygiene)是最早主流,直到今天母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布倫博格衛生與公共衛生學院,全名仍稱Bloomberg School of Hygiene and Public Health,日本亦有衛生學Hygiene與公共衛生學(Public Health)之分[3],而衛生局或是世界衛生組織中的Health,都翻成保健。本文介紹的兩位社會醫學典範,人文素養豐富拔群,他們豐富的一生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但也留下許多省思的空間。

社會醫學之父

  細胞病理學之父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魯多夫 路德維希 卡爾 維周(德語唸firhov),1821年10月13日生於德國波美爾州Pmmern的須費爾百恩,二戰後畫歸波蘭稱斯維得溫,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1902年逝世於柏林,同時是病理學家、衛生家、考古人類學家、作家、人文主義者、並且是一個社會改革者而投身政治。醫學院直到今天自病理學至臨床醫學都仍留有他的影子,如維周淋巴結Virchow's Node, 維周三要素Virchow's Triad 、病理學、以及社會醫學、衛生學、地下水道工程。自幼自然科學表現聰慧,但家中聘家教教導希臘文、拉丁文與法文,以期增加教育的競爭力,1835 年5月1日他進入科士林鎮上的精英高中(Gymnasium in Koslin),受更廣汎的科學、人文訓練。1839年在Easter 通過高等學校入學(Abitur),本來想唸神學,但後來考到Friedrich-Wilhelms-Institut當軍醫公費生,1843年10月21日獲柏林大學醫學博士。1848年他被當局派遣赴西里西亞(Schlesien)調查斑疹傷寒爆發,他認為人民健康的惡化應歸咎於惡劣的社會條件-饑餓與衛生,政府應負責任,這位27歲的窮講師在報告書上寫道:沒有國民健康,就達不到民主,接著他又在期刊上發表名為「醫療改革」的論文,主張政府應提供公共健康照顧,得罪當局丟了工作。但是他的名聲已高,使他馬上在南德巴伐利亞國王馬刻斯二世Max II簽署不重事政治社會等活動,找到一份為他而設的講座教授的工作,1849年起他擔任維爾茨堡Wurzburg大學病理學講座教授,在職七年間他的論文從98篇激增到 388篇,使該大學成為德語區的醫學研究標竿,1856年他英雄式重返柏林,擔任為他而新設立的病理學講座教授,及柏林Charite醫院病理主任,因為母校張開雙手迎接衣錦的兒子歸隊,對維周而言,在崛起的歐陸大國首都任教,為他找到一個聚光的舞台。在許來登、許萬(Schleiden-Schwann) 的細胞學說影響下,系統論述了細胞病理學理論,1858年出版《?胞病理學》[4],確定「細胞皆源於細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的疾病,挑戰當時主流的體液病理學,成為醫學的經典。從此人們得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疾病的組織病變,為現代醫學理解疾病病因、過程和結局的基礎,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採用,引起了醫學的生物學基礎的一次革命。另一著名發現是稍早他對於肺動脈血栓栓塞的形成機制,因而提出了栓塞這一術語。他發現肺動脈中的血凝塊是由來自靜脈的血栓發展而來,並描述道:「軟化的血栓末端脫落下大小不一的小碎片,被血流帶至遠端的血管,這引起了常見的病理過程,我把這一過程命名為栓塞」,並提倡「血栓形成三要素」(Virchow's triad) [5]。為了實現「醫師是窮人的天然代言人,社會問題應主要由醫師去解決」,1959年起至逝世歷任柏林市議會議員,推進醫院建制與流行病學研究,1861年為了社會改革發起自由德國進步黨 (Deutschen Fortschrittspartei),成為當時反對俾斯麥重要的政治家。1962至67年任普魯士國家議會議員,在議會總理俾斯麥曾與他一對一對決熱烈辯論,終於實現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水道及下水道,柏林成為歐洲各國競相學習公共衛生建設的標竿,1866年普奧戰爭與1870/71年普法戰爭間,他投入軍醫行列,組織野戰醫療火車(Lazarettzuge),有效救助前線傷兵,1869年維周基於古典希臘「無所不曉」(德語Universalgelehrter、 英語Polyhistor或polymath)的精神,跨多行研究(transdisciplinary)成立了「人類學、人種學及史前史學會」(Gesellschaft fur Anthropologie, Ethnologie und Urgeschichte),起始了考古人類學研究。1880-1893年任德意志帝國議會Reichstag議員,更進一步提出「社會醫學」(Sozial Medizin),他注意到疾病並非單純生物性而有其社會性,所以他說:醫學是一門社會科學,而政治只不過是大規模的或更高級的醫學。1879 年與考古學家Schliemann連袂到Hissarlik,1886年籌基金設立了許多博物館,包括柏林人類學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useum,鄉土博物館Markisches Provinzialmuseum,民俗博物館Volkerkundemuseum。回顧當年大師維周他不只頭腦過人,工作勤勉幾近狂熱,他以頭顱測量法對抗當年科學法西斯之阿利安人神話,1885年在 Karlsruhe的人類學大會上,他的同僚學者Josef Kollmann發表歐洲各國的人都由不同人種重疊混成,維周也不支持歐洲人種高於其他人種的偏見,1888年參與埃及的考古學挖掘,1892年他被授與 Copley勳章。當年他已成為普魯士自然科學的最有權威的人。但大師維周不認同達爾文「進化論」,也反對自然學家Johann Carl Fuhlrott的尼安德塔人是另一人種的研究[6]。1902年因下街道電車時被行進中電車拉扯,跌斷股骨頸而併發症逝世,享年80歲。他對德國醫學教育的主要貢獻是-鼓勵醫學生使用顯微鏡,並因經常鼓勵學生「以顯微鏡方式思維」而為人所知。並以多項科學發現而聞名. 他是第一個發現白血病的人,維周還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被公認是那個時代醫師的楷模,他積極從事政治活動,關心社會大眾健康和公共衛生,把政治改革的思想與醫學相結合,並且倡導醫學教育改革。

人文

  人文是一個更大且獨立的學問,它包含語文學(Philology)、文學(詩、詞、歌、賦、謠、小說、甚至現代電影)、哲學、歷史、戲劇、音樂、造型、現代AV、美術以及衍生的東洋禪宗藝術(茶道、香道、花道、短歌、俳句、庭院、建築)等。

美林姆-韋氏大辭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unabridged) 對humanity 的解釋是:此字始於第十四世紀,1: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humane 2 a: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human b:plural : human attributes or qualities 3 plural : the branches of learning (as philosophy, arts, or languages) that investigate human constructs and concerns as opposed to natural processes (as in physics or chemistry) and social relations (as in anthropology or economics) 4: the human race : the totality of human beings。看來人文是解釋為人為的;屬於人的;人類的;人的品質的;且相對於自然過程的物理化學與社會關係的人類學與經濟學。從國際上大學授課與網路學術搜尋看來;人文並無醫學人文或人文醫學的特別領域,國內醫界最近常用人文醫學或醫學人文,但以英文檢索並無Medical Humanity、或 Humanity Medicine,反而只出現中文繁體字的網頁,都是臺灣的醫學院教材與課程的網路版,似乎是最近醫學界內部的自省與醫學教育改革,再查訪德國母校Mainz University網站,並無「人文醫學」或「醫學人文」的課程、甚至標題,但是以「Humanity人文」作大學網內搜尋,則又可以找到約百餘篇的著作資料散布在各系所教授的論文裡,難怪德國的醫學系只設在傳統綜合大學(半數中古世紀、極大部份有兩百年歷史),傳統綜合大學裡有也只有醫、神、文、哲、法、經濟、社會、生物、物理、數學、化學、藥學、牙醫學等系或稱院(Fakultaet)、範籌(Bereich),而大學生是唸完精英高中十三年、完成古文、現代語文的人文課程、與經濟、社會、數、自然等嚴格的科學訓練,才得會考得到成熟證書(Reifezeugnis),進入傳統綜合大學,所以人文的訓練比較厚實,與美系統無精英高中、無十三年畢業的課程全然不同,所以美國才有參差不齊的醫學校入學資格、教育課程與畢業生素質,才有百年前福雷斯那Abraham Flexner (生於1866年卒於1959年)的醫學教育評鑑[7]。

醫學教育改革

  福雷斯那出生於Louisville, Kentucky州猶太移民的家庭,1904年美國醫師會成立了醫學教育委員會Council on Medical Education (CME),第一次會議結論為:1.確定入學前的條件為學士後、2.醫學教育分為基礎兩年臨床兩年,1908年醫學教育委員會受卡內基-基金會的託付,要促使不合標準的學校早日移除,1910年卡內基-基金會的總裁Henry Pritchett指名Abraham Flexner為執行人,1913 至1917年在 Rockefeller Foundation任助理秘書長資注下,1916年報告了美國完整醫學教育的改革- 摩登學校 (A Modern School),後來他的教育進步主義者之名不逕而走。他主張全民教育(universal education)以全國識字,因為普魯士已在1701年起施行全民義務教育,接著奧地利,連捷克的識字率在1860年都已經越99%),以及為有心的精英教育,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才有約翰霍普金斯、哈佛體系學士後醫學系的勝出,才有戰後執世界牛耳的美國醫學。難道德國的醫學不用改革嗎?答案是否定的,東西德合併後,醫師數、分科與分布,醫學生數,醫學政策、醫學教育的課程,醫學教育後的訓練,改革草案,漢諾威大學的經驗分享等在1995年發表[9]。2006年哈佛大學的改革主要是擴大老師的陣容,以及加強學生的基礎科學訓練。同年日本的醫學改革總是阻力重重, Rao RH認為日本的醫療體系、健康情況都一直居世界之冠,阻卻改革的力量,二來改革可能得罪了所有的利益團體[9],但是作者認為面對日益增加的老人與日益減少的年輕人,醫療支出的增加與跨世代轉嫁不能,即將使目前的健保倒閉,再雪上加霜的是年輕一輩的新陳代謝症流行,將使得年輕世代的內部轉嫁不能,更不可能有餘力再去支持更老的世代。所以健保改革勢在必行,醫學教育也會連動改革。再上網查PubMed 則可發現注重人文的改革是我國目前醫學教育的特色,也可能與近年來我國中學生數學理科拔群,但在參與國際教育成績評鑑的閱讀上(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IEA)卻與世界不能相比之事實[10],才會引起有識之士的呼籲。

語言學

  語言學philology,美林姆韋氏大辭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unabridged)曰:Philology 字源起於1612年法語,來自拉丁 philologia,語義為愛學或愛文學,源於字根philologos = phil- + logos =嗜、喜歡、愛好+ 學問。 1: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of disciplines relevant to literature or to language as used in literature. 解釋:1.研究文學或語言的相關學問。2 : linguistics; especially :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b: the study of human speech especially。2. 相當於英語的lingusitics。尤其注重古語文學與比較語文學;人類語言的研究。除了維周氏的人文淵博的典範外,全球家譽戶曉的童話家格林兄弟,更是一個語言學是人文基礎的典範。雅各布Jacob(1786年2月24日出生於法蘭克福東郊漢瑙, 1859年12月16日逝世於柏林), 和威廉Wilhelm(1785年1月4日出生於漢瑙,1863年9月20日逝世於柏林),是著名的童話家,格林兄弟興趣廣泛,涉獵範圍無所不包,從1807年到1815年,他們搜集整理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出版[11]。1816到1818年,他們又出版了兩卷《德國傳說集》[12],1835年出版了《德國神話》[13]。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玫瑰公主》、《不來梅城市樂隊》等,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寫出優美的故事影像,在電影電視與資訊發明前擄獲全球兒童的心、以美麗的幢憬、善良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培養孩子們的人文幼芽。兄弟兩人史無前例,奠定了民間童話中引人入勝的"格林體"敘述方式,對19世紀以來的世界兒童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美國狄斯尼與日本宮崎駿的卡通、兒童節目、動畫。他們倆編輯了巨大的《德語大詞典》,不但沒能在生前完成,逝世後所有全集由多位學者接力,延續了一世紀才完成[14]。他們在18世紀末出生於哈瑙一個九子女的職員家庭,同在馬爾堡學習法律,其實他們的童話與民間故事不是杜撰而來,而是經過多年田野的調查搜集,傾聽黑森與低薩克森草民的聲音,聽到人們人性本善的質樸面,也聽進不同的日耳曼方言腔調的變化從一村到下一村,因此而孕育出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支假說,自15世紀起歐州人航行至印度,發現東起緬甸經孟加拉、大印度半島,巴基斯坦,伊朗,喀什米爾,阿富汗,庫德族,歐州大陸,到英倫島,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講的話關聯起來,成為一個假設的民族操印甌祖語,這個史上最大的人文構思,就是今天語言學的濫觴。1819年出版的「德國文法」中〔15〕,童話作家的格林氏 Jakob Grimm歸納「日耳曼語支」最大特色為:印歐語系子音p、t、k、kw、b、d、g 、gw、gh,轉為f、th、x、hw、p、t 、k、kw、g等規則,例如:
* 拉丁文Pater/德文Vater、英文 father,父
* 拉丁文tertius/德文dritte、英文third,第三
* 拉丁文canis/德文Hund、英文hound,狗
* 拉丁文quod/德文was、英what,什麼
* 拉丁文verber/德文verbiegen、英文warp,彎曲
* 拉丁文decem/德文zehn、英文ten,十
* 拉丁文gelu/德文kalt、英文cold,冷
* 拉丁文vivus/德文keck、英文quick,快
* 拉丁文anser/德文Ganz、英文goose,鵝

  是為「格林法則」 (Grimm's law),語言學又稱「第一次日耳曼語音分離」 (first germanic sound shift)。再細細看他們的簡歷,他們不只是法學教授,也是研究古古日耳曼法律學的學者,發表巨著「古日耳曼法律學」 [16]、也因為古拉丁文、古希臘文的造詣堪稱西洋古典學家,「德語的故事」 [17]出版後,一方面奠定日耳曼語系的空前絕後人文家的歷史定位,更啟示人們語言學對於任何學問都有相關。

醫院感染控制之父

  醫院感染控制之父-階梅爾外斯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1818年生於匈牙利佩斯一個德語富商家庭,十子女之老五,1865年辭世。1837年他進維也納大學,1844年畢業,1846年入醫局當約翰 可賴恩(Johann Klein)教授助理醫師(Assistentarzt),第1病棟是醫學生的教學重鎮,第2病棟則是助產士的訓練場所,當年該院提供免費醫療給貧戶或私生孕婦或妓女,以訓練年輕醫師與助產士,以致多數產婦寧願在家或街道分娩也怕入住惡名的第1病棟,一些產婦跪地哀求階梅爾外斯在街道上分娩,以得產婦津貼,他也一一答應,且發現分娩後沒有產褥熱發生,產褥熱流行率在第1病棟逾10%,第2病棟約4%,無辜的生命無助的死去深深地刺進這年輕醫師的心,他先觀察出其他醫師不經心的假說-「擁擠」,卻發現站不住腳,因為第2病棟比第1病棟擁擠,但產褥熱反而少。隔年好友Jakob Kolletschka因為解剖屍體,遭割傷而亡,階梅爾外斯進入解剖室,發現與產褥熱罹病者及死亡者病理發現一般,他惦記的問題似乎得到解答,他開始建構自己的產褥熱學說,他觀察到醫學生解剖屍體後再接生產婦,把「致病的小分子」帶到第1病棟是最有可能的原因,當年「無生源論」仍相當風行,細菌學未成形,但他首先使用漂白粉加水消毒,在解剖屍體後與看病人前必要漂白水洗手,醫師的手經過漂白水發生率與未消毒前相差十倍,建立了產褥熱理論與實踐院內感染措施初步,雖然他得不到任何奧援,但是1849年他進一步推廣漂白水消毒器械。1848年3月13日維也納大學非日耳曼族學生與青壯教師,加入向奧帝爭自由獨力行列,肇因於1806年起哈布士堡受壓迫於拿破崙,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位,除了喪失4世紀德意志諸邦龍頭的政治地位;同時也加速境內了各民族國家的興起。北方普魯士王國漸漸掌握了日耳曼大部份諸侯;而奧地利帝國領內的最大民族匈牙利人更要求獨立成國。階梅爾外斯的兄弟參加了活動反對哈布士堡主政的匈牙利帝國,這運動是匈牙利革命的導火線,1848-1849年間奧軍7萬人軀入布達佩斯市區,並逮捕與處決首腦及群眾,英語的維基百科有提到可賴恩教授又是保守的保皇派,可能對匈牙利籍的助手有顧忌,後輩 Carl Braun是日耳曼人,教授選了此人,此懷疑不見於德語,法語,日語甚至匈牙利語維基,1849年3月20日階梅爾外斯到約離職,但他同時申請額外講師缺,又被克賴恩教授駁回,直到1850年10月,18個月後,他終於在「不得接近屍體解剖,上課只能使用蠟製人形」妥協下復職授課,但上任不久即受不了整個氛圍與人事,夜半奔回布達佩斯。1851 年階梅爾外斯就職於佩斯區St. Rochus Hospital,任無給職的婦產科主任,再次使用漂白水消毒,使產褥熱又一次下降到0.85%,但家鄉的醫師也不比維也納同儕支持,佩斯大學婦產科主任Ede Florian Birly教授相信大腸是病源,只使用通便劑,1854年Ede Florian Birly教授逝世,他在選拔中也再以少票數之差,再次輸給後輩 Carl Braun,1855年匈牙利頒布法令規定醫師必要通曉匈語,階梅爾外斯才能走馬上任,他又一次有效地降低了產褥熱,雖然已經三次美好的記錄,但是中歐醫界仍然視若無睹。幾經猶疑後,於1858年他終於發表「產褥熱探因」,2年後再發表第2篇「英國醫師與我對產褥熱探因的異同」,1861年著「產褥熱的病因定義與預防」[18],這三篇德語論文皆不容於醫界的主流四體液學說;他違反當年臨床治療主流順勢療(Homeopathy),主張天、地、人與好空氣;在醫師心理上,紳士的形象居然需要洗漂白水,以去致病原,更令各界醫師同儕氣結。這時階梅爾外斯開始有神經症狀,急遽衰老且罹患憂鬱症,重複講一樣有關產褥熱發表被打壓的話,行為也變乖張,1865年中關進精神病院後遭毒打,病理解剖證實內出血與敗血症死亡,他後繼的維也那綜合醫院產科、布達佩斯佩斯婦產科醫院都把原來的作業規範毀了,未經過漂白水消毒,產褥熱發生率回增十倍,但都對臨床的明顯差異無動於衷,後來也未曾感念過Semmelweis的前瞻性眼光、用心的臨床觀察、應用當年少用的統計學等等,在細菌學之前就完成了院內感染控制。

結論

  在全民健保實施以前的時代,台灣大部分醫師多少都有對貧窮者施予優免的美德,即使資本主義的美國醫院與醫師,也有許多人對貧窮者施予減免,因此醫師的傳統美德是一直「站在弱者的一方」。在社會保險下醫師似乎失去了這個美德的舞台,其實在微薄的給付下,無論病家身分地位與財富,只視病情的需要,無視時間與智慧財產的超成本付出,給與一樣品質的醫療照顧,對照漫天喊價的其他行業,醫師在傳統的社會保險下繼續堅守崗位,綻放人文的新光芒,可能是社會上最富人文的職業。以強化人文教育來改革現代醫學的倫理,回歸前輩醫師的固有典範,是舉世的主流。由於課堂時間有限,學海無涯,不容易把終身的人文基礎在醫學教育前兩年完成,近年來全球各級教育都同意,「時時學習,處處學習」。從福雷斯那到喬治 羅森都曾經到過柏林留學,當年柏林學術文化的盛況,從日本統治下的醫學校使用德語教學,到杜聰明教授南下創設高醫,要求五種古今外語教育,就可以了解台灣醫學前輩還原當今醫學教育本質的苦心了。

  在民主化的今天,醫學已無大師,醫院的輩份倫理也在崩解中,回顧當年大師維周也犯了常人常犯的威權大頭症,他不只頭腦過人,工作勤勉幾近狂熱,對自己非常清楚,醫學成果斐然[19-22],當年他已成為普魯世士、後來德國自然科學的最有權威的人,但大樹下只有小草存活的自然生態足以觀察一些端倪,大師維周不茍同達爾文「進化論」,自然學家Johann Carl Fuhlrott也因為他打壓而逃到英國[23],他更反對維也納綜合醫院產科匈牙利籍醫師Ignaz Philipp Semmelweis,他觀察到產褥熱,經過漂白水發生率醫師的手有與助產士/未消毒前相差十倍,分析其原因認為是消毒之賜,建立了產褥熱理論與實踐,如作業前洗手與消毒等預防院內感染措施,當年尚無細菌學,他的以「病人為中心」、「院內感染控制」、「臨床統計學」的進步一世紀的理論,猶疑後終於發表-「殺死病人最多的是醫師」,結果不容於醫界[24],維周是反對細菌說最有力的人之一,今天全人類公認的院內感染防治之父,逃回布達佩斯開業,這位細菌學的先知罹患憂鬱症,且急遽衰老,重複講一樣有關產褥熱發表被打壓的話,行為也變乖張,在精神病院死於毒打,解剖證實內出血與敗血症死亡,他後繼的維也那綜合醫院產科、布達佩斯佩斯婦產科醫院都把原來的作業規範毀了,未經過漂白水消毒,產褥熱發生率增回十倍,但都無動於衷,後來也未曾感念過,Semmelweis的前瞻性眼光,與用心的臨床觀察,更應用當年少用的統計學,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問題。維周發起反對羅馬教皇的文化鬥爭(Kulturkampf) 的行列,也許與卑斯麥一樣來自普魯士的基督教徒,落入「天上的代言人與世俗的人間帝王」神聖羅馬帝國,千年無解的習題,維周很愛國地堅定地執行了自定的社會使命。

  醫師對後輩、對同儕、對前輩的態度與行為,不是2千年前希波克拉底誓詞所能包含,也不是課堂教育單獨可以達成,階梅爾外斯這位細菌學前的先知不幸地罹患神經系統疾病,他在醫學期刊上對諸多產科前輩出言不遜,「殺死病人最多的是醫師」,更招圍堵,使得院內感染控制,也延誤了近一世紀,才被醫界廣為接受。即使今天的英國醫師優良執業指南,也對團隊、同儕不能全盤規範[25],自醫學生起鼓勵醫師自我身心健康管理,當局管理科學上的多方向評量,落實醫院管理法制化,包括院長、主任的職權與產生,例如:德國大學醫院主任出缺,由外院甄選不得由院內升任,甄選委員會由各級醫師、長官與學生組成,可以避免內鬨,學會雖然三年一選一任,但每次選三位,一人一年輪流擔任會長、會長職代、與財務長,避免山頭對立廝殺;行政流程透明化;甚至於全球平等權;社會民主化的貫徹;健康照顧的不等性的彌平,都是將來可以改革的空間。

  至於博大精深的人文教育、教養與薰陶,等上了醫大再教,常令醫學前輩失望,然歐陸自中世有大學以來,皆需經會考取得成熟證書,才進入傳統綜合大學,在菁英高中十三年級、完成古拉丁文、古希臘文、複數現代外國語文與人文、經濟、社會厚實訓練,就如同維周,醫學前輩想增加醫師的人文的訓練,其實再怎麼增加,也只是讓學校其他科教師與校方反彈更大,修業期間更長,其實台灣自幼稚園起學業就競爭,與美國大學開始念書不同,醫學改革的契機在大學不同,英語教育始於小一,假如要求有如傳統德國,理科學生要有大拉丁語,小希臘語,以及2種現代外語的能力,自然將來的學生國一就可以進入國際文學、戲劇等的摘要選讀與欣賞,而不再考幼稚的文法選擇題,醫學生大一的人文程度就會超越國際標準。即使天才、努力、對人種客觀、整體學術成就如維周,也會犯些錯。誠如Hippocrates 所言"?β ? ο ? β ρ α χ ? ? , ? δ ? τ ? χ ν η μ α κ ρ ?”(拉丁文譯文Ars longa, vita brevis),意為學問無涯,生命有限。吾人學習應該至死不渝。

參考文獻
1. 黃崑嚴、賴其萬:醫學教育白皮書。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2003。
2. 楊仁宏、陳家玉:醫學教育典範的重要性:你我都可以是典範。醫學教育2006;10:8~15。
3. 糸川嘉則、齋藤和雄、櫻井治彥、廣田附雄: NEW,衛生、公眾衛生學, 改訂第三版,東京,南江堂,1998:1-6 [In Japanese]。
4. Virchow, RLK. 1858. Die Cellularpathologie in ihrer Begrundung auf physiologische und pathologische Gewebelehre: 20 Vorlesungen, gehalten wahrend der Monate Februar, Marz und April 1858 im Pathologischen Institut zu Berlin. Berlin: Hirschwald
5. Virchow RLK (1856). "Thrombose und Embolie. Gefassentzundung und septische Infektion", Gesammelte Abhandlungen zur wissenschaftlichen Medicin. Frankfurt am Main: Von Meidinger & Sohn, 219-732. Translation in Matzdorff AC, Bell WR (1998). Thrombosis and embolie (1846-1856). Canton, Massachusetts: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 ISBN 0-88135-113-X.
6. Monumente online. Magazin der Deutschen Stiftung der denkmalschutz. Der Irrtum des Rudolf Virchow. Vor 150 Jahren wurde der Neandertaler entdeckt. November 2006 [In German]
7. Flexner, A.,.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1910
8. Reinhard P: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form Initiatives in Germany. Academic Medicine, 70 (11) :1006-11 Nov 1995
9. Rao RH. Perspectives in medical education. 3. Reforming medical education to change healthcare practice in Japan. Keio J Med. 2006 Dec;55(4):141-8. Review
10.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2006
11. Grimm J, Grimm W:Kinder- und Hausmarchen. 1. Auflage: 2 Bande 1812, 1815
12. Grimm J, Grimm W, Grimm HF:Deutsche Sagen. 2 Bande 1816, 1818, dann nicht wieder aufgelegt
13. Grimm J, Grimm W:Deutsche Mythologie, 1. Auflage 1835
14. Grimm J, Grimm W, Heyne M,Hildebrand R,Lexer M, Ludwig F:Deutsches Worterbuch (German Dictionary), 32 volumes, Leipzig Verlag von Hirzel, 1852-1960.
15. Grimm J, Grimm W:Deutsche Grammatik (German Grammar), 4 volumes, 1819, 1826, 1831, 1837.
16. Grimm J, Grimm W:Deutsche Rechtsaltertumer (German Legal Antiquities), 1828,2nd edition, 1854.
17. Grimm J: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History of the German Language), 2 volumes,Leipzig,1848,2nd edition, 1853.
18. Semmelweis IP:Emerg Infect Dis [serial on the Internet] 1818-65,2001 Apr [date cited]. Available from: http://www.cdc.gov/ncidod/EID/vol7no2/cover.htm
19. Virchow, Rudolf C. 1879. Gesammelte Abhandlungen aus dem Gebiete der offentlichen Medicin und der Seuchenlehre. Berlin: Hirschwald
20. Virchow, Rudolf C. 1863-1867. Die krankhaften Geschwulste. Berlin
21. Virchow, Rudolf C. 1930. Die Vorlesungen Rudolf Virchows uber allgemeine pathologische Anatomie aus dem Wintersemester 1855-56 in Wurzburg. Edited by E. Kugler. Jena
22. Virchow, Rudolf C. 1856. Gesammelte Abhandlungen zur wissenschaftlichen Medicin. Frankfurt am Main: Meidinger
23. Monumente online. Magazin der Deutschen Stiftung der denkmalschutz. Der Irrtum des Rudolf Virchow. Vor 150 Jahren wurde der Neandertaler entdeckt. November 2006
24.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1818-65) [about the cover]. Emerg Infect Dis [serial on the Internet]. 2001 Apr [date cited]. Available from: http://www.cdc.gov/ncidod/EID/vol7no2/cover.htm
25. Good Medical Practice: The duties of a doctor registered with the General Medical Council". General Medical Council (2006). Retrieved on 2007-11-05.

洪建德,MD, PhD, MHS 簡歷
  1985年初學成博士論文:第1型糖尿病人在葡萄糖回饋胰島素輸注系統下,日夜韻律與食前食後,胰島素需求量與胰島素接受器的變化,受恩師 姜必寧教授延攬回國,曾任職於台北榮總內科部,與任教於陽明大學新陳代謝科,籌設糖尿病中心,以預防醫學的眼光與方法來防治糖尿病,1986年8月受李鐘祥院長邀請,參與社區醫院陽明醫院與台北病理中心的創立,成立國內第一個社區醫學防治先鋒團隊,首創以參入生活來帶進慢性病人的衛生教育,學習維周與喬治羅森的思想情操,從實驗室轉耕社會醫學,進入社區作一二三級預防reachout,親自帶住院病人,每天例行登芝山岩,舉辦過松青超市辦年貨購物,林口賞櫻,返老還童之旅,卡拉OK,包壽司,包水餃,與法國料哩,日本懷石料理觀摩,與無數次的聚餐,與郊遊,以人為中心 human centered,透明transparency化醫療,來改善醫病資訊不對等 information disparities,以有教無類的全人教育,超越當代衛生教育,來彌平健康的不等性 health inequity,詮釋社會醫學的本質the essence of social medicine,醫師是社會工作者 social worker的個人志業。在1987年實踐沒有圍牆的醫院 Hospital without walls,屢次輔佐李鐘祥院長及後繼者獲得行政院,醫學團體的獎章。1988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財團法人-國際糖尿病中心,來台平衡貿易,奉衛生署保健處之命與該中心執行長Ertzweiler醫師擂台,並圓滿達成任務,後受中央政府衛生署命令,支援社區糖尿病防治,1994年獲衛生署頒發衛生獎章,表彰其對食品營養、保健研究及推行的貢獻。農業委員會委託推廣米食公益活動,因為無酬奔走全國,1992獲行政院院長連戰頒發「功在糧政」獎牌,1995年獲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頒發諾和傑出獎醫學研究獎。在聯經出版社發表新書20本,其中兒童保健廚窗,1997年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科學組兒童好書推薦獎。2000年獲台北市醫師公會第八屆『杏林獎』。2003年自願進入SARS病房達8天,獲頒衛生署「熱心公益」獎章。自2001年任台北市所有市立醫院新陳代謝科科主任聯誼會會長、2002年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糖尿病共同照護醫療網委員兼指引組總召、指標組總召、資訊組總召。大學預科時期自修英語,德語,西班牙,法國與義大利語言,返德後中年再攀越高峰,精研日本語與東山文化,再鑽研印歐語系,尤其語源學philology的人文世界world of humanities,橫跨日本,漢語,中歐德語,與英語文化圈的旅人,中年醉心研究國際醫療保健,悠遊於沒有國境的健康科學,例如:德國到日本的長期照護 Long Term Care from Germany to Japan。 社會福祉與社會保險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Insurances。社會連帶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共同語Solidarity i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OECD。 比較國際衛生保健. An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健康照顧不平等與健康平等. Healthcare Disparities and Health Equity。 全民健康保險是福利還是醫療?Is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a Kind of Welfare or Healthcare?等國際議題,並在2002年通過第一屆高階層醫務管理師執照,領有中華民國內科、內分泌及新陳代謝、老年醫學、肥胖醫學專科醫師,也是美,德,日各相關醫學會與世界糖尿病醫學會會員。專長:從醫學工程的人工胰臟到疾病管理的糖尿病學。飲食行為症與肥胖醫學。老人學及老人醫學,國際衛生,衛生體系財務管理。近年來從健保醫務管理到老人社會的成形,利用日本與德國文化之便,實地考察老人問題核心與許多老年醫學實務細節,體行國際醫學的奧妙與變化,深耕德國社會連帶solidaritaet的歷史與原理。目前自公職退休,在書田懸壺看診,忙中有閒時,旅行世界、寫作於坐忘之際,與繪畫在自然的光影中,涉獵日耳曼與羅馬語系與歐西文化,神入日耳曼時光隧道,生活於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時空旅人。最後他要感謝德國聯邦政府學術交流總部DAAD1982年獎學金,以及台北市政府2001年,以榜首之累奉派帶領精英20名,到美國進修財務與管理。

學歷與國際交流為:

1.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自民國62年10月至69年6月。
2. 德國邁茵茲約翰固騰堡大學醫學博士; 自民國71年7月至74年1月。
3.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財務及管理碩士,自民國90年10月至93年5月。
4. 夏威夷大學管理學院93年暑期。
5.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陳代謝科、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觀灣院區老人醫學中心。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內科E:新陳代謝及營養科及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中心、德國烏爾姆大學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德國明斯特大學動脈硬化研究中心、德國紐倫堡大學老人醫學中心、萊茵州pro 8老人之家,德國基督教路易絲紀念醫院嘎登巴赫老人復健中心和嘎登巴赫老人護理之家及日本自治大學、法國巴黎老人醫院;日本慈惠會大學醫院、日本濟生會中央醫院、東京都立老人醫學中心、白金老人護理之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