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路上

美國中文學校教師 莊維敏
  前些年,早晨送女兒去上學時,我都會順便在她的公園小學附近繞兩圈,實行所謂的「晨運」。每回散步時,總會看到有位老太太,一邊走路,一邊彎腰撿拾地上的 可樂罐和塑膠罐,我當時以為她真有愛心,後來才知道這叫做「資源回收」,可以賣錢的,運動還可以賺錢,外加環保,一舉三得,實在很有「價值」,更何況那位 老人家,自食其力,為自己掙些零用金,老有所用,不至坐以待斃,很值得敬佩的啊!

  沒想到她才收集數月,就碰到讀高中的孫子,大加反對,原因是 「人丟我撿」,祖母成了撿垃圾的清潔工,傳出去很沒面子,再者垃圾堆積家中,引來蒼蠅蚊子,製造家庭髒亂,很不衛生,有礙健康之道,又時而臭味熏天,可謂 污染環境。幾項無懈可擊的理由列舉出來,似乎條條有理,祖母應該察納雅言,順應孫兒意見,當機立「斷」,停止繼續尋「寶」的大業吧!可是想到自己「一舉三 得」的美事,又不忍輕言放棄,「撿與不撿」遂因此成為她家的衝突,一老一小,因而僵持不下,無法溝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我認為,孫說孫有理,婆說婆也有理,實在不需僵持對抗,只是對於回收物品,妥善整理,技術性改善一些儲藏方法,即可兩全其美了,誰知孫子堅持自己的看法與立場,不做妥協,祖孫因而心有千千結,搞得一家雞犬不寧,長年不安。

   我因此連想到一個領有高薪的電腦工程師異曲同工的故事,只要是放假日,天一破曉,他就整裝待發,向住家附近的超級市場進攻,因為他要做「早起的鳥」,趕在 超市剛開門的機先,捷「手」先登,可以搶到超市將受了傷或是快過期的那些沒有「外在美」的水果,打包成「良莠」不齊,卻是袋袋超廉的 9毛 9分的「稀有 珍品」,他的論調是賣相不好的東西,只要沒發霉,雖然稍有瘡疤,畢竟不礙它們的天生「甜」質,芳香如故,可是價錢竟是天壤之別,何樂而不「買」?反正吃下 去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又何在乎美與醜?

   所以工程師的週末假日都在汲汲忙碌於「撿盡寒『枳』不肯『棄』」的逐寶工程上而樂此不疲,每有所得,則眉 開眼笑,樂不可當,彷彿中了樂透那般歡喜。我也曾被邀品嘗他的戰利品發表會,他或者將各種廉價收穫削皮切塊,或者,匯合壓打,成為濃汁,其味孔佳,不輸列 在展示區的高價品,我因此有緣分享他的低價消費所帶來的高價快樂。

   我把這件事情和一個大學剛畢業,尚未找到工作的學生述說,我說不景氣的時代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但我們可以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中,窮則變的利用簡約的方法,依然享受到廉價的豐富。沒想到這個沒有薪資的年輕人,大大不以為然:「老師, 一個人能夠吃得下多少東西?一分錢一分貨,不吃則已,要吃當然要吃漂亮新鮮的,有傷痕的水果多半被人摔碰過,人家摸來摸去的,不知沾了多少細菌,搞不好, 吃了生病,看醫生更費錢。我才不要冒這個因小失大的險呢!」

   哇!這個說詞也頗有道理,即使沒有收入也還要理直氣壯的捍衛高檔貨,年輕人,有骨氣!熟是孰非?看來又是一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啦!

   節約路上你、我、他,處在這個時代中的你,站在哪裡?聰明如你,是笑傲衰退經濟的祖母級、還是工程師的儉省族?抑或是「寧缺勿濫」的青年幫?無論如何,不管你是誰,只要快樂不傷害人的,應該都是無可厚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