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人類唇齒相依

達人女中學生 胡愷倫

  遷移到佛羅里達州逃避北方突然轉為寒冷的雪鳥,其實正面臨凍僵的危機。

  一九OO年初期,種植柑橘的農人遷移到氣候較不寒冷的地區,他們將濕地的水排乾,將河流改道,然後意外地改變了氣候──當溼地消失時,氣溫驟降了攝氏幾度。有多少次,聰明的人類以自己的方法改變自然依循天理的法則,又有多少次我門自食惡果?地球環境對我們又有多重要?

  俄羅斯憑什麼打敗拿破崙和希特勒?靠天氣。改變世界的法國大革命如何引爆?靠天氣。海風拯救了西方文化,波斯帝國在全盛時期準備蹂躪希臘本土,希臘海軍指揮官利用自己對風的了解,才能在西元前四百八十年的薩拉米斯戰役中扭轉戰爭趨勢。雖然有先進的科技和設備,我們的人造衛星和超導體仍然受天候支配,而且將來依然如此。儘管我們試圖透過各種手段來改變天氣,但是天氣依舊無法完全依照人類的意思運作。

  我們打開空調,試著解決高溫問題,只不過是使事情更加惡化。冷氣在冷卻的過程中會產生熱氣,這樣的副產品排放至室外。研究顯示,這樣的廢熱氣使室外的氣溫增高攝氏兩度。夏天已經夠炎熱了,如此一來只是惡性循環,大家忍受不了酷暑,躲進冷氣房,大量使用冷氣的結果,是使室外氣溫再上升好幾度。

  回顧人類和氣候的歷史,我們將會了解──我們不是天氣的主宰,也不是天氣的奴隸,我們是和天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這種結合,圍繞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唇齒相依。隨著環境的每況愈下,身為地球人的我們又該如何保護這顆唯一的地球?一個寶特瓶的能量,相當於一顆六十瓦的燈泡亮六個小時,思考一下這可觀的能量,想想自己的浪費。農人只不過改變了河道,就能使氣溫驟降,一個寶特瓶亦是不可小覷的,隨手做環保,節約能源,舉手之勞而已。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提出「數罟不入污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的概念,依循大自然的運作就好,不要刻意破壞。人類也要學著降低欲求減少貪念,如果每個人都能多愛護地球,相信全球暖化及環境惡化是可以被減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