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國立武陵高中二年級學生 陳俐君
   身為一位學生,在校園的一天作息中除了與同學、朋友相處之外,還與傳授我們知識的師長相處。

  或許是現在年輕人太聰明了,只需短短幾天的時間便可摸索出各個老師的底限,所以都能從容自在地惡整、擾亂,直到老師那座火山即將爆發的前一刻為止,才肯罷休。對學生而言,挑戰老師的極限無非是極大的樂趣,但對老師而言,無非是極大的耐性考驗。

  自從「愛的教育」漸成為教育主流,「體罰」由從前「愛」的象徵,轉變為「罪」的象徵,老師不再有權利可藉由體罰這種較偏激卻具警示效果的懲罰方式去教育學生,取而代之的是較溫和手段─罰抄、勞動服務。只是有些怕惹事生非只求安穩的老師,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漠視自身該教育及指正學生偏差行為的責任。結果造就出一些不明白尊重且蠻橫無理的問題學生。

  另一方面,學生也因有「零體罰」的輿論壓力支持著,便愈來愈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畢竟少了一種妨礙他們惡搞的限制。而部分怕事的老師便繼續眼不見為淨,任憑學生撒野,於是惡性循環便如藤蔓般蔓延開來。

  早幾百年,這種偏激現象無法發生的如此順利,只因當時人權的概念尚未深植人心,所以少有人明白自己有無受體罰的權利。雖然體罰會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但不可否認:它也立下穩定社會倫理的重要功能。過去,「尊師重道」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如今卻得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才能稍稍在心裡留下足跡。

  小時所學的「道德倫理」似乎成為純理論的言談,實際在生活中,因老師的漠視,學生的忽視,外加現實功利主義導向而造成的不重視,現代人大多只懂得將對己有利的概念吸收並發揚光大,同時將對己有害的概念掩蓋並斬草除根,試圖為自己尋出一條康莊大道。或許費盡心思才成功,也或許不幸失敗,但不論哪一種曾經詆毀及抹煞的道德觀已被欺凌得殘破不堪。漸漸地,社會建構起的新體系變得不懂得何謂「尊重」,面對一切事情皆以自身利益作為優先考量,而忽略旁人的感受。
如果人人秉持尊重他人,願意採納多方意見的態度生活,相信現在應當是個幸福的世代,因為我們生來擁有靠先人努力掙來的種種人權,不過任何人權若要實行得好,就有賴人們良善的運用它。一旦心態、價值觀接建立在正確的衡量標準上,相信生活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