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地球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所學生 林俊達
   2009年底,在丹麥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上初步達成共識,其中《哥本哈根協定》內容包括全球暖化應控制在攝氏兩度以內,各國須在2010年二月一日前說明二○二○年以前的減碳目標。意即每人每年碳排放量目標控制在一噸。為了達成此目標,除了世界全體公民必須改變生活方式之外,各產業工廠首當其衝,而改變的力量應運而生,是綠色商機亦是創新。

  綠色即為安全、健康、永續的概念,而綠色科技更是要不斷持續改善來達到低能耗、低有害物質等目標,然而面對科技發展快速,綠色科技仍然面對著許多壓力,如製程單元複雜且多元、原物料開發日新月異、廢棄排放法規嚴格等等,皆是各企業所面臨的課題,尤其綠色生產強調於設計端即進行產品生命週期評估以期達到最有效率應用。

  清潔生產之管理主要三大項目分別為:原料管理、能源效率管理及有害物質管理,根本概念即為Reduce、Reuse、Recycle、Recovery俗稱「4R」。對原物料及產品的效率做合理使用,避免物料過時與超量使用,造成報廢與超支,除了對原物料的管控外,更可透過產品生命週期進行設計,瞭解產品的使用效率與年限,針對不必要的浪費進行改善;能源效率管理部份,則是將能源能有效利用與回收,不僅能減少企業成本支出,更能利用妥善規劃將能源循環使用,並創造額外利潤,對企業本身與環境都有莫大幫助;有害物質管理:產品使用與消費主要目的是提升生活品質,若是使用過多有害物質,不僅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傷害,更會付出龐大的環境社會成本。因此管理層面著重於清潔生產的概念,在做任何產品研發與設計,優先考量此三項管理要項,從源頭減污變為源頭不產污染、減廢轉變為零廢棄、能源提升為乾淨、有效率,從傳統的產品設計是為了人類,轉化為優先考量環境,為環境與人類而設計。

  共生(Symbiosis)是一個兩者相互存在的情況之下能夠互利共享的概念。自然生態在人為的活動介入之後,會產生許多矛盾與問題,以生態學的角度來詮釋共生的概念,人類社會經濟環境與自然環境是有著依存的相互關係,而近年來所倡導生態規劃設計實為「環境共生」理念的實踐方法。然而,為達成環境共生之目的,人類實該進行「綠色心靈改革」,由內心體悟自然萬物和平共存道理。可愛的北極熊背後有瀕臨絕種的無奈;殺人鯨並非是真的殺人兇手;珊瑚仍想與小丑魚嬉戲,當逐漸感受大自然反撲的同時,自許「萬物之靈」的人類們是否也該省思,我們做了什麼?我們該做些什麼?

  美麗地球,經過時間的沉澱後,散發出特有的價值,就如同我們現在懵懵懂懂一樣,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化腐朽為神奇,我們也一定能創造出自己的價值,這才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