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知識與永續旅遊發展

國立台南大學助理教授 陳瀅世
  • 一、 前言

  生態旅遊緣起於對自然生態的關懷,以及反思傳統旅遊所引發的社會文化衝擊, 1960 年代北美國家熱衷於探險狩獵、登山健行之自然旅遊,活動大幅成長時卻對國家公園與保護區造成生態衝擊, 1965 年 Hetzer [1] 提出並倡導「 Ecotourism 」概念,意即在對當地社會文化與環境的最小衝擊之下所進行的旅遊活動。換言之,不同於傳統旅遊進行在已開發建設完成的熱門景點,自然或生態旅遊的目的地多半在未開發地區,因政治運作對其生態資源的認知與定義,使得部分區域被劃設為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之保護與育樂兼顧的土地分區,由公部門機構負責保育工作與管理旅遊發展;從初衷到現今的發展現實,自然旅遊或生態旅遊的目的地已經不在局限於此,更多是進行在此分區外的未開發之荒野山林,以及與其相依存的原住民部落。因此原住民部落與其傳統領域不僅須抗爭公部門的收編,尚須面臨不速之客的紛擾雜沓,如果旅遊發展是不可抗拒的趨勢,在此之際,現代與傳統、開發與保育的平衡基準在哪裡?

  台灣在保護區的建置與劃設無不仿效歐美先進國家的作業方式,為了急起直追地趕上,迫不及待地計劃將所有具特殊生態資源的區域畫設為國家公園。另一方面自許生態旅遊發展與國際同步,仿造聯合國在 2002 年宣佈為生態旅遊年,生態旅遊提供一個理想的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即須兼顧保育、社會文化與經濟三個面向。於是乎以生態旅遊之名,相關的旅遊與祭典活動發展迅速,然而操作上卻經常出現許多悖離本意的矛盾現象,例如:不當的復育放生、不調和的景觀建設與水土保持工程、解說牌與解說手冊傳遞錯誤訊息等等。是否生態旅遊就能矯正大眾旅遊的缺失?是否回饋社區就能消弭民意抗爭的聲浪?是否保護區的設置就能保護瀕絕生物?是否標榜族群融合就能緩和文化衝擊?本文以蘭嶼為案例,討論原住民地區發展旅遊產業的協商過程中,地方知識之價值與定位。

  • 二、 旅遊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旅遊發展的經濟思維推演,成本產出的效益著眼在遊客量與湧入資源所創造的利潤,因此多以消費者需求作為評估品質的基礎,尤其在國際旅遊市場,為力求服務軟硬體的品質穩定,以普遍的生活水準為最低標準,至少具備三項特徵:標準化規格、現代化水準與以客為尊( 100% Customer Satisfaction )的價值取向。

(一)標準化規格  

  標準化的優點是減少遊客對環境的陌生所產生的不安與危機感,意即加強賓至如歸的效益,因熟悉感而忽略差異,將地方特徵也標準化了。例如觀光局的『風景區公共設施規劃設計準則彙編』、『風景區公共工程規劃設計手冊』、『風景區公共工程基本圖建置』,費心編撰了許多標準化的公共工程設計規格,使到此一遊、手持相機的遊客能分辨這大概是在「國家風景區」,但如何分辨到底是哪個「國家風景區」呢?差異特徵往往是吸引力的觸媒,標準化容易喪失引人入勝的魅力。

(二)現代化設施

  鋼構建築相對於土石構造屋是現代化,沖水馬桶相對於茅坑也是現代化,一般人對於「現代化」的認知等同於「文明」( civilization ),文明是一種先進的社會與文化的發展狀態,而現代是一個歷史時期,現代化則指稱在現代時期所發生的社會與文化變遷現象,又稱為「近代化」,不論文明或現代化都涵蓋所有文化社會的各面向,諸如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現代化隱涵西方化,因為全球各地以歐美國家在近代所形成的價值觀為發展目標,因此文明幾乎無法與現代化切割,於是乎相對於歐美國家的文明,許多落後的古文明地區呈現所謂不文明的生活現況,雖然「古文明」也是文明,只是非屬「現代」。

 (三)以客為尊的價值觀

  現階段的現代化設施的確能符合普羅大眾的生活型態,然而許多歐美先進國家的居民興致勃勃地到達古文明國度當遊客,為了參訪古文明的文化遺跡,如果運氣好,遊客量不多,在面對荒野蔓草堆中的廢墟,尚能體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天地悠悠之意境,在悵然後重回現代世界,享受旅遊服務業者提供各種以客為尊的服務,基本上都已經現代化了,而遊客所恣意體驗的地方特徵或民族風味,則以圖騰象徵表現在建築內外或器具上的裝飾,例如地毯、壁畫、古董、盆栽、家俱等等,即使是將民族風俗包裝作為服務商品,例如按摩 SPA ,餐飲服務,土風舞蹈,在提供給遊客之前,必然先去除令遊客無法入境隨俗的那一部份,再以當代流行的美感元素加以潤飾,換言之,旅遊商品是某種程度的去地方化的結果。

  因為以客為尊的價值取向,顧客滿意度是服務目標,於是旅遊服務業者無不積極揣摩顧客心理,在未鎖定目標客層之時,未加以深入研究消費者心理之前,當代流行風潮成了最佳的參考指標,加上服務業者個人偏好與認知,提供的服務項目與方式難免令人似曾相識,這可歸功於東西方文明交流傳播的影響作用。然而傳播的擴張力並非相等均衡的,西方文明顯然具備較高的流動性,或者說對於缺乏自信的族群,較容易對西方文明產生美麗世界的憧憬,進而將歐美遊客之偏好視為優質品味,尤其是象徵歐美休閒階層熱衷的渡假聖地,例如代表回歸自然的托斯卡尼亞葡萄莊園、藍天碧海粉牆的希臘島嶼與地中海、融合波斯情調的西班牙南部,中古世紀貴族的西班牙城堡,甚至是神祕華麗的印度風格或熱帶野性的南洋風,這類符號與圖騰經過仿製,再經信息媒介重複傳播,不僅代表當代的主流風格,也被大量地複製為設計元素,提供現代人舒壓、解憂與療傷的情境。

  換言之,無論要吸引來台遊客或國人的青睞,多數旅遊業者會不假思索地認為提供這類主流偏好才是上策,於是從西岸到東岸、東北角到南端,目前台灣各地提供休閒觀光的餐旅設施,例如庭園餐廳、渡假村或具備旅館規模的民宿,經常以南洋風或歐風的建築與景觀,做為吸引遊客的主題。而這種選擇標準化、現代化與以客為尊的思維正逐漸蔓延到蘭嶼,一個被日本人視為人類學研究的珍貴島嶼,在日據時期採取封閉政策的「人之島」。 Pub 餐廳是仿製成功的外來投資、而在民宿的陽台上食用漢堡早餐,難免以為身在愛琴海的島嶼中,可惜美麗彩繪的女兒牆阻隔了大半片的望海視線。

  • 三、 旅遊發展的核心特色:體驗原味

  呼應台灣公部門的現代化思維與實用主義( Utilitarianism ),發展旅遊產業的預備工作,應進行縝密的規劃與分析,蘭嶼吸引遊客的核心特色為何?富吸引力的旅遊地通常能提供遊客滿足體驗效益,因個人差異,偏好的體驗效益類型與程度也會不同,例如自然主義者會偏好不受干擾的自然環境與景觀、對自然現象的解說服務有所需求,但基本上可分類 [2] 如下:

  • l 舒壓效益:逃離日常慣性與壓力來源。
  • l 生理效益:恢復精神、增進健康與活力。
  • l 心理效益:療傷、成就感與自我肯定。
  • l 社交效益:增加與同伴互動交流的機會,或認識新朋友,促進人際關係。
  • l 教育效益:增廣見聞、增加人文或自然知識、啟發心智。
  • l 美學效益:體驗景觀特色與在地生活風格、鑑賞能力。

 

(一)原味的蘭嶼

  以蘭嶼的人文與生態景觀資源,配合解說活動,在生態旅遊規範的操作下,必然具備上述各類體驗效益(詳表 1 )。其中以傳統建築與拼板舟最具地方特色,展現地方知識的具體實踐。蘭嶼熱帶海島經常處於高溫、驟雨、強風的氣候條件,為了順應強烈的季節變化,達悟族的傳統建築每居家單位均包含半穴屋、工作房(又稱高屋)、涼台三個獨立構造物與庭院。向下開挖深建、鋪石板的基地依次高程升高,分別規劃前廊、室內(再區分前後室)、後巷的空間格局,卵石階梯旁設有排水孔,排水系統屬於部落整體規劃的基礎設施,因此設計新屋之時,需即時徵詢部落長輩的意見。建材有卵石、茅草、藤、竹、蘆葦等等,每個結構與部位須慎重選擇樹種,要求十分嚴格[3]。半穴屋又稱主屋,在石板上再疊卵石墊高約 30 -50 公分 ,山牆式屋頂,長方橫向結構,前低後高、前長後短,以對應夏季颱風、東北季風與驟雨,兩側小氣窗以引入自然光,但通風不佳,因此在高溫的白天不會逗留太久。

  視野遼闊的庭院鋪設馬尼拉芝與越橘葉蔓榕,有曬魚竿、背靠石,提供主人在傍晚返家入門前,先在此喘口氣,整理身上塵土。傳統屋的空間結構可因應變化,當住戶人口增加可從二、三門逐漸擴建為四、五門,如果娶兒媳,或寡母要求獨居,先改建工作房,但仍屬於一個同住共食的家庭單位;代表傳承的中柱,因不具備結構功能,有些屋主將其放置在後室。涼台,除了避暑功能,也是看海觀天象的眺望台,更是婦女閒話家常的聚會所,於是在居家基地、港灣、芋頭田處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涼台。

  拼板舟的海洋文化是另一個表現蘭嶼的獨特魅力。當遊客對著停泊港灣的拼板舟猛按快門時,如果僅認為這是一種過去式的漁獵運具,如今只適合提供觀光攝影的美麗題材,或者只能放在博物館供人瞻仰,那可是太小看達悟人的智慧,「 ipanga na 1001 跨越號」在 2007 年 六月二十日 橫渡黑潮至台灣 [4], 七月三十日 完成六百多公里抵達台北市大佳碼頭[5],顯示拼板舟的實用價值不比其美麗的外表遜色。製造拼板舟需結合漁團的力量,卻不靠所謂的設計圖,完全依賴長者傳承經驗,大小船結構相同,依據不同部位需求特性選擇適合樹種與材質,慢工細活地刨出各部位的型態,再以木釘、接榫及樹脂拼合而成,因此絕不能稱之為「獨木舟」。

  建屋與造船是達悟族人生命歷程中的大事,因為與世代繁衍的生存法則息息相關,參考相關研究整理其牽涉主題範圍有:家庭社會與居住空間、漁團組織與互助分配、食物與勞務、食物分類與社會儀禮等等、因此延伸出許多祈福儀式、祭典與禁忌,這類簡單的民生問題無不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國民住宅、整興建補助計畫、簡易港工程,一一檢視公部門的善意都成了惡意破壞。

 

(二)複製台灣經驗

  1966~1980 年省政府以改善島民生活品質,進行興建「蘭嶼國民住宅」,大部分的傳統住屋在此期間被拆毀,唯東岸的野銀部落頑強抵抗,才保留至今一部分能提供遊客觀光的文化遺產。 1995-2000 年間進行雅美族原住民住宅整興建五年計畫是為取代海砂屋全面拆除而執行,「蘭嶼國民住宅」的失敗除了建商問題,設計師未能在地考察,僅提供繪圖桌上的「台灣版販厝」 [6]。但整興建五年計畫是由居民自行改善生活品質,問題在於須自籌款配合,否則難以完成整棟建築體,於是居民以其在台灣打工習得的技術,延續國宅式樣的販厝風格,能席地而坐的戶外綠地空間消失了。

  再回顧蘭嶼的生態保育與交通旅遊政策(詳附錄), 1982 年被強迫承受一批廢核料, 1985 年卻又提議收編入國家公園, 1993 年國家公園規劃案完成,卻遭到達悟族人嚴厲地抗議,這是台灣最富有的時期,解嚴前後,政治氣象澎湃,顯示中央行政單位的霸權心態,卻又無法承諾,終以鉅額回饋金作為解決環境爭議的手段;但在 2004 年再度發生抗議開發工程,此番即使透過民意代表、學術單位、民間團體也無法阻止建設開發行為,因為權屬地方自治利益範圍(參照 [7])。

  過了十年,同樣是抗議過度開發,不同的是主辦單位成了台東縣政府與蘭嶼鄉公所,癥結不再是「外地人」的問題,而是「台灣惡質化建設」 [8]思維與作風流進了在地的主辦單位,將「水泥建設」視為「文明」象徵,也承襲了主政者的霸權心態,同樣是未舉辦說明會 [9],未提供有效的公聽程序,未能採納在地的心聲 [10]

  蘭嶼為了發展觀光,未來五個部落都有興建港澳的規劃,觀光客應該是嚮往蘭嶼的海天而來的吧,可他們到蘭嶼時,卻會發現為了觀光而創造出的景點以及步道,反而成了島上最醜陋與不堪的存在,更不用談建設對動植物海洋生物環境的影響了。如果真的要發展觀光,軟體建設才應該是更重要的,遊客到了這個島上,島民能給予什麼協助與引導呢?更大的問題是,達悟族人真的願意被觀光嗎?如何在標榜「生態觀光」的偉大騙局下不被資本主義物化呢?[11]

  近年不斷引進的臺灣經驗與惡質化建設之後,已有許多資源不復原味風貌,例如消波塊與防波堤取代的珊瑚礁港灣、櫛次鱗比的水泥建築侵蝕傳統部落的空間配置、制式觀景台與步道切割了大草原與海天的開闊景觀,阻隔海的關係,情感疏離了,年輕人不再從環境學習知識,而是網路,小女兒看了電視,要吃飛機宅配的麥當勞,報導人小聲地抱怨。

(三)蘭嶼的地方知識

  達悟族是台灣南島語族中唯一的海洋民族,對海洋生態的適應與依賴,自有其一套焠鍊八百年的生存法則,發展為善用且珍惜自然資源的審慎態度,相對於普遍性的知識,蘭嶼的地方知識正是台灣本島所缺乏,值得調查研究與實踐,參考相關研究整理下列主題:

  • 1. 空間設計:蘭嶼的人文景觀特色在於空間設計能順應自然風土,分別獨立的單間格局,依據功能與家庭人口規劃適當的利用面積,可因應家庭歷程的變化與需求而適當調整,沒有浪費的空間,符合有機建築概念;涼台具備看海的遼闊視野;庭院的綠地與卵石通道的秩序既能區分內外,亦能連結鄰居關係,背靠石提供傳達家庭結構的變化:反觀台灣連棟式販厝,因應增加空間需求時,只能增建高度,造成僅阻隔鄰居望海的視覺軸線,也造成優劣區位之分,車水馬龍的巷弄不適合席地而坐(作)的生活習性,缺少綠地間隔容易造成火災蔓延。
  • 2. 土木工法:從建屋的砌石工法與排水系統、拼板舟的結構力學,如果能世代傳承留下技術,相信達悟族人具備足夠能力完成水土保持與步道的能力,並且能符合蘭嶼的地理特性。這些工事由部落內的漁團共同完成,尤其是飛魚季的相關慶典,因此達悟族人的社會脈絡連結,除了家族關係,就以漁團組織的互助合作與分享為最重要,這相當早期台灣的魚幫或廟會組織,運作的事務涵蓋各種問題與需求。擁有在地技術與運作良好的組織有利於開展社區營造,自然也不易接受外來的資源與干涉。
  • 3. 生態智慧 (Ecological Wisdom) [12]: 許多方面都顯示達悟族利用自然資源時的態度與行為相當保守,以下列舉說明:
  • ( 1 ) 木材的取得:建屋與造船都須相當分量的材積,但非以一次筏採,而是逐次收集足夠的份量,伐木前先選樹作標記,待適當時機再取材,並告知他人,以免集中在同一區內,並且再種植幼苗;男女允許砍筏的樹種也不同,植物的生育地有其範圍,婦女多半取新材,選用的樹種材質較輕、易然,也會生長在較近於部落的區位。不僅有永續經營森林的概念,也考量人類先天的體能差異。
  • ( 2 ) 魚的分類:蘭嶼位於世界三大熱帶雨林之東南亞系統的北限,其海域蘊含多樣豐富的珊瑚礁岩魚與迴流魚,卻區分女人魚、男人魚與老人魚,目前學者專家仍無法理出個邏輯與系統[13],這是科學無法理解所有人類生存法則的侷限。無論如何分類,大部分都是禁止食用,尤其是長相太奇怪的,烹煮魚的器皿與餐盤也是如此分類,中秋節過後即不能食魚、不得剩餘的禁忌,因此達悟族自我約制捕獲量,使得漁獵不虞匱乏,不會發生飢荒,就不會亂吃一通,不會引發莫名的疾病,諸如  SARS 與禽流感。比較漢人的年年有餘與達悟族人的年年有魚,漢人與達悟族的嘗鮮,期待的心理相同,行動上卻有很大差異。
  • ( 3 ) 自然農法:芋頭田不灑任何肥料,甚至人或豬糞(被達悟族視為不潔),因此為了維持地力,延長土地使用年限,以利自然生態的恢復,達悟族人便採取了輪作與游耕的方式 [14]。水田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清除雜草,開墾水田初期,如果清理太乾淨,又容易莎草科與河本科植物容易入侵,迅速蔓延,因此整地時特意留下一年生的見風紅、鴨舌草與泥花草等作為屏障,兼具美觀功能 [15]。

2001 年「全球第一次綠盟大會」 (Global Greens Conference) 所提出的「綠色憲章」中,特別提出應該重視「生態智慧」,達悟族的地方知識就是符合憲章所表達的內涵:人類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人類社會依賴地球上的生態資源,而且必須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並保存生物多樣性及維繫系統的生命復原力 [16]。任何經濟活動都會耗費資源,一個地區的資源在限定的時間內是有限的,持續耗用終究不敷需求,懂得善用與創造資源,以解決生活問題,使得世代繁衍,原住民運用智慧守護他們的土地以及維生資源。

  • 四、 地方知識對旅遊地的意涵

  相對於普遍知識,地方知識累積多次應用的經驗,並獲得同族群認同與實踐,而演化成文化生態的一部分,部分地方知識對外人而言可能相當匪夷所思,因為邏輯思考脈絡、價值觀,定義解釋、認知態度與價值觀的不同,因此造成特定空間、時間與對象形成的特殊生活型態。經田野調查、符號語意的比對轉譯,正確判讀,亦能使外人多少理解其蘊含的生態智慧與生命哲理。蘭嶼的地方知識成了有利於推展生態旅遊的核心基礎,在自然體驗、環境教育與解說、利益回饋社區的面向,皆能提供豐富多樣化的資源,堪稱生物豐富度最高的離島。

  • ( 一 ) 自然資源保育 

  自然保育的工作,國家機器真得做得比較好嗎 ? 比較資源豐富度相當的墾丁、綠島,兩者因為國家公園的金字招牌與觀光局行銷成效顯著的影響,遊客量遠遠超過承載量,又受制於投資集團的壓力,遲遲不敢有所作為,總量管制一再推延。許多投資經營者(包含公部門)以拓荒心態( frontier mentality ),運用一般知識(常見設計模式與工法)進行開發建設工程,缺乏地方知識,並未曾進行實地調查,不了解當地特性的情況下,往往造成災害,衝擊自然與生態,與其開發不知如何規劃的硬體建設,不如多做田野調查,增進地方知識的資料庫。資源豐富之處,正是利益所在,也是亟需保育管理之地,平衡保育與遊憩的利益需要經營智慧。

為了方便民眾遊憩,當年政府在風吹沙一帶修築了一條馬路,然後在馬路後方種植一大片的木麻黃防風林,結果是,原本每年因東北季風刮起的海岸風吹沙,會在雨季時形成沙河回歸海岸,現在卻因道路與木麻黃阻隔,使得歷年來刮起的沙,無法再順利回歸海岸,也導致沙粒不斷消耗[17]

  從墾丁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與規劃,似乎是假借「國家公園」之名,行使觀光開發之實,保護資源的功能形同虛設,擋不住外來者擴張的商業活動,「保護」傳達「設限」的語意,更能吸引遊客偷窺的慾望,社區參與合作的協商能力不足,常引發社區居民與業者不悅,兩面難討好的窘況。目前許多社區生態旅遊的成功案例都是社區自主發展,都顯示蘭嶼有機會自主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並以達悟族對待自然資源的節制、敬重態度,得能保留原始熱帶雨林與珊瑚礁生態。

  • ( 二 ) 文化資產保育

  文化資產的整體呈現在人文景觀,以部落空間最為具體,在自然景觀中呈現日常生活脈絡與氣息,即食衣住行育樂的各項器具,其中建築物為人文社會歷史的綜合體,因營建時即將當代特色表現在結構體與立面裝飾上,隨著時代變遷,建築物面貌會隨著居住者的生活方式產生變革,都有跡可循。台灣過去的經驗,營建主管單位的作法只會拆除、新建,是否缺乏修復與改建的技術或僅是便宜行事的慣性?

  台灣本島能維持大面積傳統建築體原貌的原住民部落不多見,目前以石板屋的魯凱、排灣與布農族有部分老部落荒廢在交通不易到達的深山中,達悟族傳統居住空間是另一處少見仍有居民常態生活的部落。因為日據時期的遷村,與 1951 年「山地三大運動」的山地平地化的德政。因政策介入已產生的重大變革,未來採取何種處理方式,原貌現址保留或改建?應由部落長老會議決策,報導人說法目前耆老尚有工法技術,期望能傳承下一世代。時日久遠,耆老記憶力不佳,尚須翻閱研究文獻的紀錄圖片,提供提醒與比對證據,以修正口述的地方知識。否則因全球化的影響,將混淆未來的田野文史調查研究。

  • ( 三 ) 商業化與原味的差異

  如果以戰後嬰兒潮世代為主流消費群,其 60 年代對自我與探索內心的需求,這群龐大的目標客層對於鄉愁( Nostalgia )的追尋,從外在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透視反射個人內在,而遊歷世界、上山下海、鄉野僻壤,宗教聖地,尋訪任何可以撫慰個人心靈與反射情感的獨特地方(或國度),凡能產生深層的內心平和,反映生存象徵,情感寄託的歸屬感,這些地方感可能呈現在舊時的公共空間、聚會與討論的小館子,熱絡的市集與節慶,但這些硬體設施或許可以仿製,但地方感是不容易拷貝,即使是更新,也容易破壞原有美好記憶中的形象。有人只要懷舊,但另有些人的鄉愁不是仿製品可紓解的。

  旅遊地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向來是吸引遊客的強力吸盤,再加上音影傳播的推波助瀾之下,一場場一幕幕的仿製影像就會呈現再遊客眼前,將文化遺址的場所當成「動物園」或「民俗村」的經營方式。當居民覺得受到干擾而外移,飛漲的租價只有外來投資人能負擔,空間的主人替換成作秀的僱員,空間充斥著來來往往的商旅,就是商業化。

  文化資產保育的最佳方法是原地、原貌與原味保留。受到政治運作的開發衝擊,許多資產以移築方式保存原貌,但原味不會跟著留存。原味來自其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並非特意安排的歌舞表演,或穿著傳統服裝的外地雇員,即使是由在地人表演也是一種招待文化,沒有自然散發的神韻。因此被冠以「文化遺址」的場所失去生活的人事物,只單純提供消費,這是商業化空間。

  當背靠石等不到望海的老者、涼台沒有閒話家常的婦女,路上沒有小豬在散步,溝渠覆蓋成停車場,交通量增加,噪音與空污嚴重;防波堤與消波塊替代了灣灣的灘頭,失去所在的拼板舟只能放在文物館供人瞻仰,解說員指著拼板舟模型向遊客說明製造程序,拼板舟的木工師傅象徵性地拿起刨刀在半成型的木頭上摳兩下,遊客在感嘆美麗的彫刻花紋後,採購每個壹百元工廠製作的木板舟吊飾,就是蘭嶼商業化的開始。

  許多開發建設的理由是基於遊客需求:一種自反客為主的價值立場,以客為尊,但是否也可以「客隨主便」,遊客與居民並非主客體對立,而是互為主體,依樣須依賴生態環境的供給,尊重在地居民的主體性、平等對稱的互動互惠關係。徒然以旅遊發展排擠原有的產業,過於依賴遊客帶進的外來資源,這種以需求觀點為發展的價值判斷,將失去本身的主體性,進而淪為遊客消費的客體,進而失去地方的原味。

  • 五、 旅遊發展共識的協商理論
  • ( 一 ) LAC 規劃策略

  針對旅遊地的開發建設案,在規劃前期作業,即應先進行「可接受改變限度」( Limits of Acceptable  C hange, LAC )的調查分析,透過協商會議討論訂定指標,以居民為調查對象,利用問卷與深度訪談,了解居民對於計劃完成可能造成的變化之接受程度,提供選擇方案,並取得共識結果,作為後續進行規劃的參考。以步道建設為例,居民抗爭的理由是因為沒有說明會,並在施工過程中,恣意砍伐樹木,為托運木材架設索道,卻毀損地表植被、造成土壤裸露,涼台位置沒有視野景觀,整體的工程作業違反達悟族對森林的認知與態度,一種約定成俗的社會規範,況且蘭嶼天池是禁地,一般居民很少進去。

  報導人認為是步道是多餘的,對於陡坡路段,他教導遊客登山與野外攀岩技巧,實際上生態旅遊在於軟體建設,通常是活動設計,包含解說導覽覽與實地體驗,硬體具有輔助功能,例如深凹水流湍急的峽谷一般人無法到達,許多載具與設施提供使用,但在蘭嶼天池,對於都市人來說,攀岩就是體驗與學習的活動,如今在入口處未完成的施工現場,因暴雨沖刷,形成冲蝕溝,木棧道的木板鬆脫,嚴重威脅遊客的安全。

  LAC 協商會議應針對是否需要架設步道?如果決議需要,再次討論可興建的度、路段、材質與工法,以及是否附設涼台等等。在社區林業的輔導計畫中,他原住民部落以傳統工法施作,雇工購料、自主完成這類遊憩設施的成功案例,整合在地居民的經驗與技術可提供更適當的規劃設計方案。

  • ( 二 ) 協商理論

  當意見紛歧、溝通不良時,針對共同利益,希望達成雙贏的結果,可採用整合式協商談判模式,基於雙方願意合作的前提,資訊透明,適合發展長期合作關係,具有最大化共同利益的動機。公部門、投資者與在地社團經常需要進行這類型協商,否則建設案無法推得動。首先需界定問題,以雙方均能接受的方式來界定問題,問題陳述簡明扼要、將解決問題設定成目標,並找出達成目標的障礙、將個人因素從問題中排除、從尋求解決方案中界定問題。第二是了解問題,並辨別雙方的利益與需要,第三是分析利益種類與特性,再次擬訂可供選擇的方案,腦力激盪,追求雙贏,最後選擇評估方案的篩選方式。整合式協商不容易成功,須長時間溝通,會議前須個別商談,以求障礙個個擊破。因為目的是在解決問題,必須評估此議題具備能夠整合、不可分割的潛力,即無法論斤減兩的量化,雙方溝通能力與動機、互相信任,公開、傾聽雙方意見,並且共同商議可行方案。雙方都了解自己的需求,並互相告知、雙方的行動都是可以預測的,當一方只求自己利益,則喪失互利的目標。因此需要相當的理性與信任基礎。

  以蘭嶼多次抗爭的歷史來看,因核廢料問題已失去建立信任的機會,而鄉公所推動建設案,也沒提供居民參與的說明會,喪失建立信任的基礎。報導人說有開會協議,但會後才否定決議。雖不知決議內容,但根據事件過程,砂盤推演,最後結果是:抗議的居民不接受任何改變,建設工程繼續,衝突就發生,直到停工,廠商與鄉公所打官司。假設一:抗議者違背決議(建),表示抗議者在會議時未持否定立場,但也從未接受決議,對未來發展存有很大疑慮。假設二:主辦者違背決議(不建),表示主辦者濫用權力,假設三:主辦者違背決議(折衷方案),表示主辦者不顧傳統,未修改規畫設計。如果第三種假設成立,鄉公所須與廠商協議變更設計。

  • ( 三 ) 客觀標準

  部落的公共事務經常以長老會議與部落會議方式協商,主辦者須具備溝通能力與理性思考,裁決紛爭時須提供客觀的參考基準,通常採用全體居民認同的習俗、禁忌、社會規範、技術等等,自然容易達成共識,因此本研究認為地方知識可作為旅遊發展協商過程中的客觀標準,立基於地方風土的標準比之法條,較具有彈性,不會落入一體化與國際標準化的窠臼當中,雖然具備共通性,但個別部落不會失去自我價值,「地方知識」作為價值判斷的依據,維持原有的人文地理上的意涵、呼應在地居民的實質需求、設施建設與在地人聞景觀相調和;否則以制式化的作業方式,硬要居民接收適應,則使三方陷入新的不自由,扭曲交往關係,沒有信任的公共事務協商終究破局。

  • 六、 結論
  • ( 一 ) 是否生態旅遊就能矯正大眾旅遊的缺失?生態旅遊重視軟體建設,例如導覽解說與體驗活動之規劃,不需過度興建硬體設施,便利的設施減損風土原貌,使遊客走馬看花,無法提供完全原味的體驗效益。以原味保留提供最佳體驗媒介,以「地方知識」為基礎提供學習教育內容,促進創新與發明,有助於「知識經濟」的發展。
  • ( 二 ) 是否回饋社區就能消弭民意抗爭的聲浪?達悟族人的生態智慧以永續經營土地與資源,抗爭不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經費與回饋,回饋金並無法替代隨時可取用的新鮮食物,無法撫平輻射威脅的恐懼,抗爭是捍衛家園,一個其他地方無法提供的鄉愁。
  • ( 三 ) 是否標榜族群融合就能緩和文化衝擊?強勢的資訊傳播具有同化功能,形成一體性,傳統文化將被稀釋,趨向普遍化與標準化,大量外來者(例如遊客)集體慣性的生活方式,不僅造成資源競爭,也帶來普遍化的強勢資訊,衝擊傳統文化。促進族群融合需要溝通與同理心,可以緩和爭議,但無法避免文化衝擊。
  • ( 四 ) 是否保護區的設置就能保護瀕絕生物? 以墾丁為例,無法提供保證。少了國家公園與國家風景區的光環雖然旅遊發展不及墾丁與綠島,抗爭事件也影響遊客量,民族特性使得觀光發展緩慢,是利多於弊,但因旅遊與傳播對價值理念的影響,傳統文化凋零,應擅用地方知識的利基,仍具有持續生態旅遊發展的潛力(圖一)。

 

表 1  蘭嶼旅遊資源與體驗效益

旅遊資源種類

人文與生態景觀資源

體驗效益

自然資源

大自然的石雕(地質景觀)

美學

 

碧海藍天的開闊

舒壓、心理

 

自然弧線的灘頭

心理、美學

 

清澈見底的珊瑚礁、海底花園

生心理、美學

 

海天一色的晚霞與曙光

心理、舒壓、美學

 

約 900 種被子植物、 341 種昆蟲、 101 種鳥類、與尚待命名的動植物

教育、美學

人文資源

拼板舟與雕刻工藝

教育、美學

 

有機的傳統建築景觀

舒壓、教育、美學

 

望海的涼台

舒壓、心理、美學

 

等待飛魚的季節

舒壓、社交、教育

 

祭典:大船下水、好月節

社交、教育、美學

 

有機農業:芋頭田

教育、美學

 

簡約的傳統服飾

教育、美學

意識資源

男女有別的飲食習俗

社交、教育

 

登高望遠的老山羊

舒壓、美學

 

自在閒散的小豬仔

舒壓、美學

 

陽光黝黑的兒童

舒壓、社交

 

熱情健談的達悟民宿主人

社交、教育

遊憩與服務設施

潛水活動與解說

生理、教育

 

夜間生態觀察

教育

 

天池的健行與生態導覽

生心理、教育

 

海鮮與芋頭、蕃薯美食

舒壓、社交、美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倪進誠( 2003 ):台灣離島,台灣地理百科系列,遠足出版

  • 七、 參考文獻:請聯絡作者
  • 八、 附錄:蘭嶼紀事 

1618( 明萬曆 46 年 )

張巒著「東西洋考」中稱蘭嶼為「紅頭嶼」。

1896( 清光緒 21 年日明治 23 年 )

中日簽定馬關條約,蘭嶼隨台、澎割讓予日本。日人將蘭嶼設為研究區供人類學者研究,禁止外人移殖開發,並改屬台東縣管轄。

1897( 日明治 30 年 )

日人鳥居龍藏第一次赴本島調查,在報告中稱島為 YAMI 。

1923-4( 日大正 12 年 )

日人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日本人在蘭嶼從事鰹魚製造。

1946( 民國 35 年 )

國民政府進駐台灣,劃為山地鄉,成立紅頭嶼鄉公所。

1947( 民國 36 年 )

省政府以本島盛產蝴蝶蘭,更名為「蘭嶼鄉」。

1966~1980

省政府民政廳主辦,配合改善山胞生活改善計劃,共興建國宅 566 戶。

1967( 民國 56 年 )

撤除山地管制,蘭嶼正式對外開放。外資開始進入蘭嶼。

1968-9( 民國 57 年 )

「蘭嶼輪」始航。

1969( 民國 59 年 )

於椰油設立蘭嶼國中。台灣航空公司九人座的「空中巴士」航行於台東、蘭嶼之間,但無固定班次 ( 直至 1972 年始有固定班次 ) 。

1970( 民國 59 年 )

蘭嶼成立第一個觀光旅館「蘭嶼別館」

1971-4-15 ( 民國 60 年 )

開元港完工。小型機場開放民用。

1973( 民國 62 年 )

機場擴建。環島公路開通。 1974-5-11 ( 民國 63 年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展開「蘭嶼計劃」(核廢場地點選設在蘭嶼)

1980( 民國 69 年 )

台東縣政府下令,嚴禁盜採蘭嶼動、植物,並函請有關單位防止攜帶出境,包括:珠光鳳蝶、椰子蟹、羅漢松、毛柿、象牙木、蝴蝶蘭等。開始興建火力發電廠及簡易自來水設備。

1982.5.17

蘭嶼接收了第一批 10008 桶核廢料。

1985( 民國 74 年 )

國建會中提議:建議在蘭嶼成立國家公園,通過大會估成向政府建議案。

1992 年 ( 民國 81 年 )

營建署長表示不惜動用警察公權力執行蘭嶼國家公園計畫, 600 餘名雅美人著戰袍抗議「外地人滾出去,蘭與事雅美人自理」

1993( 民國 82 年 )

「國家公園與原住民權益公聽會在立法院舉行,雅美人身穿傳統戰服,長老以母語嚴厲抨擊內政部在規劃國家公園未尊重雅美人的意願。刪除蘭嶼核廢場經費。

1995-2000

台灣省政府進行雅美族原住民住宅「整」「興」「建」五年計畫,每戶 45 萬整建房子,並補助 554 戶。

2001( 民國 90 年 )

蘭嶼核廢場回饋金二億二千萬八月匯入蘭嶼鄉公所。

2004

獲得離島建設基金進行五個簡易港、天池步道與涼亭的興建工程,以及朗島漁港擴建工程計畫

2007.6.19

蘭嶼拼板舟十四人大船 首次橫越黑潮抵台灣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 2004 ,日出之島- 2004 蘭嶼影像展

蘭嶼資訊服務網  http://lanyu.taitung.gov.tw/index.asp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81301.htm

[1] Hetzer,N.D. ( 1965 ), 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 LINKS (July), reprinted in Ecosphere (1970) 1(2):1-3

[2]參考 Verduin, J. R. & McEwen, D. N.(1984):Adult and Their Leisure. Springfield ,III Charles C.Thomas

[3]陳雨嵐( 2004 )。台灣的原住民,遠足文化出版, P.158

[4]自由電子報 2007/jun/20  網頁: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20/today-life8.htm

[5]中央社新聞 2007-07-31 :蘭嶼拼板舟北市大佳碼頭上岸贊助單位迎接,網頁: 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707/20070731550056.html

[6]陳希娟( 2004 ):蘭嶼重建住宅與雅美文化之衝突與適應-以建築平面構成元素為例, 2004 蘭嶼研究群研討會

[7]環境資訊網:蘭嶼開發工程我們不會淡忘也不會原諒,取自網頁: 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81301.htm , Update:2004

[8]用詞引自李永展 (2004)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收錄於日出之島- 2004 蘭嶼影像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出版

[9]參考施拉橫:蘭嶼傳統文化與水泥建設之探討,第三屆蘭嶼研究群年會, 2005 年 12 月 10-11 日

[10]仙迦友里 (2004) :蘭嶼生態浩劫錄,收錄於飛魚部落網站: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awufish/3/1247408025/20050523125003/

[11]環境資訊網:蘭嶼開發工程我們不會淡忘也不會原諒 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81301.htm

[12]意旨生態合諧或公正的理念,首先由挪威哲學家 Arne Naess 於 1973 提出, 1960 年代由環境主義者發揚,並成為深層生態運動的基石,世界綠黨組織的任何論調都將之視為核心價值,也是綠黨的四大支柱之一,且經常是與原住民的宗教與文化相關聯。取自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Ecological_wisdom

[13]高信傑 (2003) 雅美族的「魚的分類問題」的再思考, 2003 年蘭嶼研究群研討會。P .11

[14]鄭先祐 (2001) 蘭嶼達悟族生態體系的土地經營-外來拓荒的衝擊,原住民土地文化學術研討會

[15]湯谷明( 2006 )帶你玩蘭嶼-蘭嶼生態觀察導覽手冊,台東縣永續發展協會出版

[16] 鄭先祐 (2002) 生態旅遊的基本主張與核心價值。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24:60-65

[17] 陳志東 2003.09.23 NOWnews 今日新聞網頁 http://www.nownews.com/2002/09/23/743-1354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