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清溪變污流

生物科技公司業務助理 程秀敏

  我出生在雲林的農村,小時候田邊的溝渠是我們尋寶的最佳去處,ㄧ枝棍子、ㄧ條棉線,綁上隨手可得的蚯蚓,在溝渠的石縫中,就可以釣到青蛙,如果當天收獲好一點,晚餐就有ㄧ道清爽的薑絲田雞湯;夏天美濃瓜採收期,雖然一早就要到田裡幫忙搬瓜洗瓜,但採收完成後,跟隔壁田的小朋友ㄧ起到田溝抓泥鰍追螃蟹的歡樂笑聲,至今還停留在我的腦海裡。

  農村的物質雖然貧乏,但小時候的我們從來不缺玩具,媽媽不要的碎花布,裝入砂子縫成的砂包是我們的首腦訓練機,裁縫線用完剩下的線軸,搭上兩條橡皮筋跟竹枝,就是最強大的火戰車,兩個空罐頭打洞搭上繩子,就是我們的風火輪,米酒瓶的蓋子,加上吸管再加上後院老母雞掉落的雞毛,就成免費的飛天雞毛毽,我們的玩具不用花錢,個個都是純手工製作,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寶貝。

  反觀現在,物質不餘匱乏,小朋友玩具一箱又一箱,但永遠嫌不夠,因為取得容易,就不懂珍惜,沒多久就棄置一旁,不僅浪費,還製造很多新的垃圾。

  偶而回到農村想重溫兒時的歡樂,才發現田地依舊景緻全非,兒時尋寶的最佳去處,清澈的流水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的惡臭,田溝裡的泥鰍與螃蟹不知隱遁到哪去了,順水流過的只見農藥的空瓶跟殺蟲劑的空袋。

  短短20幾年的時間,清溪變污流,大自然的生態被人心的利慾迫害殆盡,如果我們再不好好愛護我們的環境,我不知我們還有幾個20年。

  我想保護環境不只是個口號,也不只是專家的事,日常生活中其實我們就能做到;就像小時候我們撿家裡廢棄的東西做玩具,讓他產生新生命,現在我們也能回收廢棄的紙張、寶特瓶等資源,減少樹木的砍伐,增加物質再利用率,就能減少地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