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校品德教育思考培養關懷尊重生命心靈之可能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摘要
  少子化、高齡化趨勢的發展,給予孩子最大的滿足是為人父母者永遠的期待。加上處在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過保護的教養方式,不僅導致孩子欠缺社會性的認知,亦會影響基本教養之形成。面對如此的社會現況,學校教育已儼然是孕育基本道德觀念的唯一場所。因此,本文思考學生藉由生命教育的學習內容,尋求奠定自我存在價值的認知,同時配合道德教育課程之規劃,將生命教育納入其學習要點,重新建構與生俱來對人的關懷及尊重生命的教育本質。
關鍵字:生命教育、品德教育、道德規範

壹、緒論
  我國正努力為提昇現代公民素養教育思維,藉由學校教育之施行尋求將生命教育課程與品德教育推動整合,讓教育學習得以相互支援,共同達成。換言之,由學校教育來落實品德教育之推展,並由生活面思考培養學生關懷尊重生命心靈之可能。少子化、高齡化趨勢的發展,導致資訊化及消費型經濟模式也因而加速邁進。處在如此的生活環境中,雖然可促使社會狀態逐漸呈現價值觀多樣化的傾向,但也容易讓社會整體的道德觀念陷入低落偏差的趨勢。社會性的欠缺、道德規範意識及公德心的認知薄弱似乎已成為令人擔憂且不能漠視的議題。
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改變家庭生活的架構,原本由生活中便能孕育道德概念及感受生命存在真諦,卻因科技過度便利化及迅速化,侵蝕原本循序漸進的傳統教養模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青少年漠視生活本質所在。此傾向不僅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更可能因「宅化」傾向而越顯極端。觀察孩子的生活,其內涵已顯現欠缺群體共學及遊憩的行為。朋友之間的交流因網路的方便,降低面對面應對的機會,連帶也使同心協力共同合作的機會大幅減少,類似的現象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孕育其社會性學習舞台。由於自我表現力及人際溝通能力等訓練機會的不足,導致現在的孩子幾乎喪失尋求建構完善人際關係的機會。此外源自於孩子本身的教育煩惱及升學壓力所引發的種種問題行動,也擴大教育的嚴重性。而這一切與家庭教育環境也有密切的關係,其可能是家長本身社會性的不足,在過度保護、干涉或過度自由的教養觀念下,衍生對孩子放任或虐待的教育態度。類似過與不及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容易影響教育機能的展現。如此的現象,讓原本屬於家庭教養的基本生活習慣之養成、社會根本規範之遵從、是非善惡之判斷及對周邊之關懷等根本素養皆難以獲得落實。換言之,家庭教育能力已難以發揮應有的機能。而其中的癥結,可能是現代的孩子對生命本質認知有限,及對生命真相亦欠缺完整認識。尤其處在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過保護及社會性不足的教育體制,導致學生「自以為是」及「利己唯利」,甚至欠缺基本道德概念。面對如此的教育狀況,尋求以學校道德學習為基礎,培養學生關懷及尊重生命的心靈,同時配生命教育之學習主軸,藉由整合課程的學習過程,讓每一位學生產生對人的信賴及建構生命價值的積極意識為本文擬探討之目的。

貳、學習模式與存在確認之探討
  一、確立自我的品德學習模式
歷經社會繁榮的景象,現代學子處在優厚的生活環境中,且集寵愛於一身的過度保護,造就所謂的「草莓族」、「慣寶寶」。由於是生於物資不虞匱乏的時代,在強調個性、追求自由自主、厭惡制式、反抗被強迫、崇尚流行文化、追求過度物質享受、追求偶像與模仿、重視外表與妝扮等作為,不僅讓學生過度物化自己只思考尋求瞬間短暫樂趣的一味貪圖物質享受,更因熱衷於膚淺虛幻的世界而忽略心靈層面的修習。尤其外界的騷動與生活環境的變化更是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人性可變與文化背景及社會環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甚至人性變善變惡大部分的決定力量在於外在的環境(程祿基,1960、鄭世興,1984)。持續觀察現在教育狀況,冷靜的斟酌現在的教育問題,如何讓學生具備基本的道德概念,是必須與孩子共同思考及一起面對的課題。畢竟道德義務的起源和作用,都與人類社會生活事實有密切的關係(單文經,1988)。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藉由對生命真諦的思索,仔細的觀察及親身的體驗來達成確立自我本身的價值。尤其同儕之間的交流及分享更是經驗累積與知識擴充之所在。因此道德學習的教育內容,是必須有效引導孩子由理解「人的存在價值」來展開。而於尋求自我確立的教育過程,更必須結合道德教育,尤其對於尊重生命、孝親尊長、負責盡責、誠實信用、自主自律、公平正義、行善關懷等(教育部,2009)之落實。更積極而言,是期望由發現自己及自我反省啟發,讓外在表現的自己(表徵)與內在的自己(內涵)擁有可以對話的機制,並進而尋求達到表裡一致的境界。客觀而言道德並沒有固定的標準,是很容易隨時空的變遷而有不同的價值判斷。若就人類向上的能力及自律的能力來思考,或許會過於樂觀,甚至令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境界(蔡嘉慧,1997)。但若認為道德的目標是必須具體的,是應在特殊的情況中確定,則很容易導致終極目標的模糊。事實上影響目標好壞的區分可能會有二種不同的標準,亦即「整體性的滿足」、「生長的過程」,其間是存有矛盾點,甚至會產生目標層次的混淆(陳特,1994)。因此應將品德教育視為是自我確立的基本要件,也是尋求自我本身具備修身養性的內化作為。換言之,品德教育是應完全落實於自我確立的教育目標上,讓「知行合一」得以有效運作。若再由論語強調「德貴自覺」、「仁心自覺」的概念,則品德教育更必須能達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的境界。因此培育孩子具備自覺能力,其首要步驟應是讓孩子自我本身有多樣的體驗機會。藉由多方面的參與過程來培育實踐力,由生活中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質及其可能衍生的價值所在,並進而得以認識自己、了解自我。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行的教育,至今依然欠缺充分的體驗意識及親身參與的課程。因此本文擬以自我確立為思考目標,藉由道德教育的學習過程,尋求以尊重生命的態度來強化道德規範的要求,並進而自然衍生對人對物的真誠關懷。

自我確立是由「找尋自我」開始,以「自我實現」為終極目標。也就是說是以個人為主體中心,思考「為人者」的課題。若就品德的概念而言,或許是僅限於單純的人類世界的問題。當存有「我是誰?」、「人類為何物?」等自我疑問時,是期待明確探討人類存在價值的定位,而這也正是自我認知的重要議題。尤其是由「為何我之所以會成為我」的概念,在道德修為上是屬於一種自律(autonomy)的表現,是尋求在不受外力束縛下的自由,逐漸轉化成為自我遵守的規則,而最終教育目標也是期待讓道德性能發揮至淋漓盡致。換言之,是尋求道德性能達到某種程度自我節制的約束表現。在一般的概念中,常將教科視為是「知性」學習,而認定道德是「情意」表現的修為。因此如何調和及深化知情意之間的內涵,建構學生、教師及課程之間的高度共有性,是學校教育必須審慎思考及運作的課題。

  將「知」轉化為道德價值的自覺,是學校教育必須深入思考的課程內容及教學項目(森岡,2003)。換言之,道德的判斷能力是必須具備臨場的應變能力,這也是善惡的判斷能力,更是為人者積極期望及全力以赴尋求及達成的基本能力。當擁有確切的道德判斷能力,便有具備臨機應變的道德行為表現之可能。而由「情」形成道德的心態,是屬於可被外界接受的道德價值表現,是歡愉行善、憎恨邪惡的感情期待,更是以積德行善為志向的作為。由於此對道德的行為動機有正面的強烈作用,所以孕育道德心態是提升道德性的基礎要件。「意」是道德實踐的意欲與態度,是藉由道德的心態及道德的判斷力來建構其應有的價值與未來展開的行動。道德實踐是以道德的心態及道德判斷為基礎,是為尋求達成道德價值之落實所衍生的行動作為。道德的態度也可視為是道德行為的具體表現,甚至是達成心體合一習慣性的舉動及經常的作為。

  而上述的教養過程皆是期望在道德教育的孕育過程中,能啟發學生追求「自我確立」的達成,是藉由道德判斷力及道德心態的成長,顯現人性發展傾向,於道德實踐的意欲與態度中確認自己及他人的存在認同,並進而邁向自我確立的肯定價值。處在如此的實踐及態度下,所孕育的道德判斷力及道德心態,是可以形成促進學習的原動力。因此「人的存在確認」及「道德性的成長」彼此之間的循環是必須藉由知、情、意的調和,並期待呈現深化的狀態。

  二、人的存在確認
  當我們認真思考「我是誰?」、「人為何物?」等人類存在問題之際,不論是面臨何種狀況,或往那一方向前進,維持自我存在的必要性及自我肯定的價值性是非常重要的。生於人世間,不管處境、身份如何的卑微、或尊貴,當自己認為應可承擔起責任的「一瞬間」,便能立即顯現自我存在的價值感與成就感。尤其將責任視為是自己使命之際,便形成對自我本身的存在及生活方式的認同,同時也會賦予正面肯定的意義。因此在行為意識上,首先應排除與他人刻意比較的相對性概念,爾後便能自然形成自我本身的唯一性思維及性格,而此時更需藉由道德修養來延續精神性的成長,讓自我內在修為得以持之以恆(?田叡一,1985)。為人者的存在價值是必須藉由尋求自我的可能性開始,是配合能力累積的成長過程逐漸激發長期被忽略的潛能,進而顯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因此確認自我存在價值,應可由下列三階段的思考層級來達成。

  (一)省思自我過去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篇)是為學為人的基本。蘇格拉底認為「最大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無知」。經常自我檢查、自我反省,以謙卑的心來面對必能成就高尚品德,社會也會邁向和諧。所謂「三省」是表現於修己及對人兩方面。誠信對人是展現人格的光明面,也是不欺人也不欺己的作為。盡心盡力的對自己負責、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是為人的基本道德。修己不能視為是一時一事,應是貫徹人生的作為。也是與自己建立一種比較關係,思考當處於看不到、接觸不到及聽不到的狀態時,也就是說讓自我進入無我境界的客觀思考。閉目沉思自我未來的可能,必然會期待顯現過去的經驗。而在回顧過去經驗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自我個人的反省點,尤其對以往的作為產生自我省思的淨化機能。換言之,是藉由檢驗過去的自我來探索及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而形成自我為人的存在價值。因此對於過去人際關係的建構過程,必須以更客觀的態度及角度來面對,對自我演變及成長的過程,必須確切掌握同時也應有所了解。人的成長是必須藉由回顧、檢討、省思過去來修正,尤其對自我本身所形成的人際關係,更應本持自我肯定及自我存在的價值概念賦予認同。因此建構勇於面對及問心無愧的因應態度是教育過程中必要的學習課題。

  (二)與人及團體相處關係
  隨著生活領域的擴充,人是必須進入群體生活,因此社會介入性必然也會加深。換言之人必須結合其他人來發展社會生活及社會價值。而當社交及人際關係形成時,人與人之間於建立親和關係的過程中,也必須維持基本的自我存在意識。所謂「三人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篇)的觀念。以朋友為鏡是可以看到的自己,其並非僅是單純無意識的反映外表而已,是必須藉由比較,以先人、前輩及親戚等周邊相關的故事及生活背景,思考若自我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及發揮的能力,進而形成為人者存在的自我確認價值及肯定。亦即「尊五美、屏四惡」(論語堯曰篇),「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督促自己在群體、集團中能承擔邁向「善」的責任,並為追求更好的群體、更佳的集團而由衷的發揮向上的意志,更展現積極的思維及確認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也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庸也篇)。

  (三)與自然融合狀況
  「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最基本的信念,「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篇)。 因此人不應該隨心所欲地開發自然、統治自然、支配自然,必須尊重自然,愛惜自然,人與自然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中庸),亦即生命本質是與大自然息息相關,是相互相成的和諧、平衡的運作。「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人類為自我生存對自然進行改造和利用的過程中,必須認識與遵循自然的法則。若能由自我存在的立基點思考周邊的自然環境,則必然會感受到自然的宏偉。況且維持人類基本的食、衣、住、行是必須運用自然的物質,藉由加工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換言之生活是必須配合自然的運作而有所生息,因此由自我存在的認知與對環境的自覺,與大自然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必要的課題。此外對於壯大的自然,衍生「偉大」、「宏觀」的感覺,讓自己的存在與自然相結合,縱使沒有身歷其境的實際觸摸,亦能產生感同身受的影響。是藉由觀望、知悉來理解自然奧妙及生命偉大的存在價值。

叁、問題分析
  一、研究的軌跡及方向性
  對於品德教育是必須以修身養性為教育學習的主體,尤其以培育學生擁有「強烈的意志力」及「善良的心」是長期以來道德教育的教學重點及學習原則。而強烈的意志力是期望能認同自己的決定,秉持貫徹始終的堅定心來完成。特別是在擬定崇高目標之際,同時也能著重希望及勇氣全力以赴,抱持「不達目的絕不中止」的宗旨。換言之,是對自己的未來保有明天會更好的期待及強烈挑戰意欲。而「善良的心」則是期望培育學生具備同情心、同理心的情境,在親切待人的根本教養中,意識自己及朋友的存在價值。由認真思考對方的感受,確切表達發自於內心感同身受的情意及誠懇待人的態度。

  因此為能確實培育學生具備「強烈的意志力」及「善良的心」,除了由道德教育導入學習內容外,更應以尊重生命、重視生命的觀點來做為教育學習的基本目標。因此人際關係的教育相關課程是期待由孕育學生心靈開始,促進學生能深入理解自我本身班級的學習狀態及集團生活模式,並在此架構上與朋友建立良性的互動及人際關係。積極建構同儕間情誼之際,也讓彼此之間的關係如同溫暖陽光般的永續存在,沒有任何隔閡與距離。而藉由與人接觸的過程,便能衍生自我存在的實感,亦即於重視自我之際也會孕育尊重他人的心情。當了解各自存在的重要時,便能形成對生命尊重的態度。因此藉由品德教育的學習過程,設定追求學生達成以下之目標:
  (一)為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隨時展現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追求更美好的自己
  (二)成為擁有「願景」的孩子
  (三)成為能誠心接受朋友的想法及不同見解孩子
  (四)成為活躍團體中的一份子
  (五)與自然共生共存,實際感受到生存的真諦及意義,並懂得感謝及感恩。

  二、尊重生命及共生
  生命教育絕非僅是單純宗教性的教化行為,是必須尋求給予學生具有心靈安定、生活安心的教育作為。意外事件所造成的傷亡,常讓孩子對周邊的突發變故產生驚慌,在無所適從的狀況中感到莫名的徬徨與恐懼。因此適切的引導與溝通,對學生心靈的沈澱是有正面的幫助。換言之學校不僅是具備安全、安心的場所,更應該是凝聚相互支援、彼此鼓勵、共同成長的園地。因此致力發展學校教育機能是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努力的課題。

  面對生命教育的嚴肅課題,事實上其教育內容是必須與道德教學相結合,在密切的教學關聯中,甚至於可藉運用道德學習來達成生命教育的價值認定。其教育內容歸納整理如下:
  (一)對於同學因事故而發生傷亡的撫慰是期待教導學生了解關懷的本質,尤其在同學間相互信賴的基礎上,紓解情緒並展現朋友間的真情,在感情流露下深化情誼。
  (二)在相互支援、共同合作、彼此協助的思維下,本持著分擔、共享、鼓勵的態度,建立良好的朋友情誼,迎接愉快和樂的學校生活。換言之藉由平時情感的交流,將友誼建立在相互信賴關係的基礎上。
  (三)共同的回憶是成長不可欠缺的要素,藉由良性的競爭培育勇往直前的學習態度,尤其具備力爭上游的不服輸精神,更是孕育不屈不撓性格及意志的要件。
  (四)年輕力壯是一切之根本,然而所作所為可能因一時的衝動而不思後果之嚴重性。因此培育注意安全的心態,不僅是一種自我能力的表現,也是對他人展現負責的態度,更是對生命尊重的意志表達。

  對於生命尊重的態度應本持嚴肅審慎的態度面對,尤其是藉由心靈的感受形成由衷尊崇的意識。生命價值認定是由包含自我在內對所有生命的尊重開始,此一尊重意識是對自己以外的人、物所衍生的重視態度。當傳遞生命重要訊息之際,除了直接由眼睛看見的光景外,也必須藉由眼睛無法看到的心靈來持續感受。而這正是我們期待孕育學生於成為自我的表現過程中,也能傳遞對生命尊重的訊息。道德是自覺、自省的表現。換言之是尋求讓外表的自我與內在的自己能產生相互對話的表現。然而要如何自覺自省?如何促使內、外的自己對話?是必須由思考事物的內涵、意義及重要性開始。以孩子的語言來表示便是「值得重視」,換言之是由尊重事物的本質,是認為重要而衍生必要性的感受。之所以認為重要是源自於內心的掛念及關懷所引發的行動。此外更藉由與朋友的接觸過程,也能同時感受到來自朋友的關懷。而關懷之情所以會永續的存在乃因自己讓朋友及周邊的人能安心。安心是能理解相互的感受所展現的行動,換言之是一種「感同身受」的表現。

  關懷是同情,也是當時感受的表現,但決不是單純的心情同感而已,是包含朋友之間的心情交流及作為朋友對狀況掌握的知性理解。換言之並不僅是對朋友的情感流露而已,是深入思考朋友立場、因應現實狀況,所展現對其內涵的理解。而其中也包含因對朋友關心所衍生的顧慮導致自我的行動節制。

  對於教育課程的內容而言,所期待的學生模樣並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形成的,是必須藉由學校教育的課程規劃,將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整合運用,採取補充、深化及統合的方式培育學生。將道德價值的形成及積極行動力納入教育的焦點,藉由整體的力量凝聚教育的動能。同時需強化師資的德育學術訓練(歐陽教,1986)畢竟道德教育的成敗,主要因素教師本身的素質仍是不可忽視的事實。因此,期待藉由道德教育學習的整合,孕育更完善的孩子,同時也能展現於各個適當的場所。

肆、掌握學生狀態的道德學習發展策略
  對於孩子心情、狀態的掌握,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到受重視是教育工作者必須常年保有的教育態度。推動道德教育是期待學生具備關懷及尊重生命的心靈,進而理解生命價值所在。而為提升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是必須掌握道德學習活動來落實。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會有不同的感受。其中因過度都市化、潛意識的排斥老人及死亡、小家庭的擴增、背離信仰的傾向、醫療技術的進步、災難大量死亡等因素而無法正面討論生命相關的議題,甚至會將生命終結的死亡視為禁忌。然而此對現在的孩子而言,若只是隨意的臆測死亡,則容易陷入無知迷信的妄想。因此為追求自我本身的正面加值,同時得以思考更美好的未來,應由道德學習來建構對周邊所有生命的關懷。讓生命的本質轉化成為激發心靈感動的元素,在共鳴中傳遞共同感及互動的思維與情緒。同時對自我本身周邊的事、物給尊重與關心,不要因「狀況不好所以不列入考慮」,而應抱持「期待更好」的態度來面對。換言之藉由調整自我生活的過程,尊重周邊相關的事、物,在關懷中建構自我的夢想,讓未來的希望有實現之可能。因此實踐必須具備以下的思維與構想。

(一)育成高度規範意識力
  為育成高度規範意識力,應由生活中賦予遵守社會規範及培育公德心的環境,並適切指導讓此精神得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發展。基本生活習慣的形成,是藉由各式各樣資訊的是非判斷作為知識學習的基礎,歷經理所當然的認知累積而孕育正確的判斷力。同時期待運用上述的經驗養成基本的生活習慣,所以在生活上以適度、節制及自立等方式培育價值認知、對公德心及規則的尊重,進而追求公正、公平、正義的價值提升。因此對約定事務的堅持、對法律及決定的遵守、公正及公平態度的培育,養成正確的基本生活習慣是包含品德教育及倫理教育在內的生命教育實踐活動重要的課題。活動及體驗教育的規劃是以建立學生公德概念及培育公正、公平的處世態度為具體的作為,思考結合衛教、品德相關教育、體育等課程培育提升尊重規則的心。

(二)培育自我指導能力
  為落實自我指導力的育成,在基本生活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指導學生能規劃適度的生活是必要的教育學習。「自我管理」的育成是在克服問題的過程中,藉由與外界適切的互動按部就班的學習,同時尋求造就自我成長的態度及耐性。因此由基本生活習慣的適度、節制等價值概念中逐步養成永不放棄的勤勉、努力以赴、忍耐、不屈不撓的態度與性格。由基本生活習慣的養成,來了解生命教育根本的價值,在勤勉及自我向上的追求意志中造就人生的積極態度。因此配合團體活動及教學體驗的課程編排,引導學生建構基本的生活習慣,並培養勤勉、努力以赴、忍耐、不屈不撓的心情。

(三)培養人際關係建構力
  為建構期望的人際關係,是必須藉由朋友間信賴、情誼及互相幫助的態度及精神來形成。同時在自我周邊以外的人、物也應秉持尊敬、感謝及珍惜的念頭來交往接觸。換言之藉由生命教育的課程,指導學生了解生命的價值及真諦、觸摸生命脈動及真實、感受生命的珍貴及脆弱,進而提升朋友間的信賴、情誼、互相幫助的價值認知、尊敬、感謝、設身處地及親切待人的內涵。因此要落實上述教育目標藉由實踐活動及體驗教學等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的導入,確立道德、倫理的教育位置是重要的課題。活動及體驗等教育場面的具體案例包括培養融合情誼、信賴及互相幫助心情的戶外旅行、團體住宿;培育尊敬感謝意念、設身處地親切態度之勞動服務等皆是具效果的作為。

(四)由道德學習開始
  為確認自我存在,讓孩子具備所期待的影像,道德學習是學校教育必然施行的教育課程。如前所述藉由自我對話,回顧自我成長的過程,是自覺、自省最佳的方式。尤其在學校的團體生活中,重視與品德相關的學習是有助於教育的推展。因此道德學習的教育模式,第一階段應是由自我思考開始,讓思維得以明確顯現。第二階段是配合深入的自我思索,讓思維得以有所表現。而第三階段是結合他人的意見檢驗自我思考的內涵,尋求接納意見的可能。第四階段是再次重新反覆省思自我本身。如此便能形成一個循環的思考模式,而達到自覺、自省的道德學習。

(五)建構啟發性的道德學習程序
  在道德學習的教育過程,是必須以當事者的立場及角度,用心思考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面對問題必須以冷靜的態度因應,特別是回顧檢討自己以往作為的自省。然而處在此一躍動的過程中,若能藉由文字記錄來增添回憶,則有助於提升印象的鮮明度。因此道德筆記的導入是有助於道德學習的教育進行。當積極探討學生追求的課題及尋求課題解決的支援時,是需要有更明確的學習方針,讓支援學生自力解決的教學指導被有期待之可能。特別是描繪期望的形象時,比較道德學習的內容與發現自我的過程是有具體的加值效果。更廣泛而言,作為道德學習的一環,是應包含事前準備及事後檢討的學習過程,因此如何有效的運用與結合是當前教育工作者不可略過的課題。此外對於特定的道德價值,是必須藉由宏觀的視野來提升,以發現自己的方式,期待能確實發揮及活用與生俱來的能力(押谷由夫、宮川八岐,2000)。

伍、結語
  自古以來『老子』、『莊子』、『論語』、『中庸』、『孟子』等皆以道德的觀念教導人性定位及為人本性,長期承襲而來的思維也是期待藉由教育的過程,回歸先天對人的關懷,同時更期望能轉化為對生命尊重的品行。然而受限於現行社會的狀態,所有的教育機能幾乎必須完全仰賴學校推動,因此運用學校教育整體推動道德教育已是無可避免的課題。眾所周知道德教育是期待能由教化學生的生活為教育起點。因此在此基礎下,學校必須是以能給予學生一個平靜、安心、安全的生活環境為目標,培育學生「提升自我規範能力」、「自我指導能力」「人際關係建構能力」等是必要的。而各種教學活動,也應是以追求完善的生活目標及標準的道德規範為基本的教育方向,以上述能力為基礎,明確追求生命尊重的相關價值。所以在課程規劃上,應設定道德實踐程序,由確立學生自我的道德觀為教育初始規劃。而由生命教育的立場檢討道德教育的基本構想,採取漸進、階段性的方式推動。讓學生能由日常生活中,建立道德教育的意識,並與設定的生活目標產生良性的連動關係。

  因此期待藉由學校的道德學習活動,培育學生具備下列素質與能力:
  (一)、對美麗的事、物及大自然宏偉充滿感動的心及柔順的感性。
  (二)、正義感及公正心。
  (三)、以重視生命、尊重人權的心為基本的倫理觀念,積極推展引發共鳴的品德修為。
  (四)、以關懷他人及貢獻社會的精神為原點,培育樂觀進取的感性心靈。
  (五)、自立心、自己抑制力、責任感及道德價值觀。
  (六)、與周邊能共生,對異質能寬容。

  總而言之以道德學習的教育內容為基礎,培育學生具備應有的品德觀念。其目的是期待學生感知道德價值的重要性,並具有樂於行善、憎厭惡行的是非價值觀,特別是面對各種不同的場面能發揮善惡的判斷能力。當尋求落實道德實踐的意欲及因應問題的態度時,能立即借助道德心及道德判斷力來啟發自我行動價值及行為傾向,而這習慣的養成是必須長期累積的孕育,換言之是必須由平時來養成的道德習慣。從尊重生命的立場思考學校推動道德學習的教育重點,是期待育成學生具備豐盛的人性。因此其指導要點是必須整合各教育學科的教學內容,配合學校、家庭及區域社會尊重生命教育主題之接觸,讓學生仔細思考道德學習的教育本質,並同時藉由學校的教育場所來確切達到培育關懷及尊重生命的心靈。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行政院衛生署(2009)。2008年我國十大主要死亡原因。2009年6月17日,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
吳庶深、黃禎貞(2001)。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377-392。
吳榮鎮(2002)。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學生輔導 ,82,8-17。
吳庶深、曾煥棠(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吳庶深、劉欣懿(2002)。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安寧療護雜誌,第7卷第4期,283~300。
吳庶深(2003)。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教育部青少年輔導計畫九十一年度委託研究論文摘要集92.10,51-68。
李嗣涔(2009)。探索生命從家中開始,435期天下雜誌教育特刊2009。台北:天下雜誌。
林思伶(1996)。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社。
林秀珍、徐世豐 (2002)。生命教育 :現代科技危機的出路。中等教育,53卷6 期,14-29。
林綺雲、呂欣芹 、王佩辰(2006)。臺灣生命教育的省思--過去、現在與未來。生命教育,1,25-43。
林純媛(2006)。生死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諮商與輔導,第245期,62~63。
林綺雲(2006)。臺灣生命教育場域的省思 。研習資訊,23:4,33-36。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2008)。活出精彩的生命-認識生命的八堂課。台北: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2009)。繁華落盡美到最後-生命的真相。台北: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
孫效智(1999)。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文收:李遠哲等,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
孫效智、王增勇、林思伶(2000)。建構學校生命教育體系先導計畫。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SIuhXOZGwJf2hR6XSHN/article?mid=1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期,4-31。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 。教育資料集刊,27期 ,283-300 。
孫效智(2004)。當前台灣社會的重大生命課題與願景。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9期,3~20。
孫效智主編(2004)。歌詠生命的旋律:高中職生命教育教案。台北。幼獅文化。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載於台灣省中等學校輔導通訊,第55期,29-34。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2009年9月8日,取自http://www.kyu.edu.tw/93/epaperv7/066.pdf
陳綠萍(2006)。落實校園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生命教育,1,105-110。
陳麗芬(2006)。台灣推展生命教育工作現況與困境。2009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knu.edu.tw/%B1%D0%A8%7C%B3%A1%
陳世佳(2006)。建置學校推動生命教育之模式計畫。2009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46/snow0227.doc
陳特(1994)。倫理學釋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載於台灣省中等學校輔導通訊,第55期,6-10。
黃俊正(1998)。生命教育的體驗與建言,載於台灣省中等學校輔導通訊,第55期,24-28。
黃有志(1999)。自殺風潮與死亡教育,載於新講臺,第3期,12-13。
黃雅文、姜逸群(2005)。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計畫編號:PG9301-0167)
黃雅文(2007)。台日生命教育政策與課程之比較。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77期,頁159~180。
教育部(2005)。教育部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台(九○)訓(三)字第九○○六六三○六號函。2009年5月5日,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team/project_mid.htm#_4
教育部(2005)。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help2.ncue.edu.tw/ezcatfiles/b014/img/img/263/study-lifeteach.pdf
教育部(2009)。教育部「生命教育知識平台」之「諮詢輔導區」簡介。2009年5月10日,取自http://life.edu.tw/homepage/094/subpage_c/subpage_news/guide.php
教育部(2009)。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2009年5月10日,取自http://life-edu.ccu.edu.tw/
曾文忠(1995)。從全人發展角度看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輔導通訊,44,12-16。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學刊,14,275-294。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
黃義良(199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北縣教育雙月刊,33,69-77。
傅偉勳(1994)。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台北:正中。
程祿基(1960)。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文經(1988)。杜威道德教育理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源明(1998)。談生命教育之推展,載於台灣省中等學校輔導通訊,第55期,47-48。
劉明松(1999)。生死教育的推展與實施。載於台灣教育月刊,第580期,7-11。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 、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卷3期,1-14。
蔡明昌(2005)。關於生命教育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62期,126-133。
衛生署(2009)。97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2009年6月19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0642&class_no=440&level_no=3
歐陽教(1986)。德育原理。台北:文景書局。
鄭世興(1984)。顏習齋和杜威哲學及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錢永鎮(199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錢永鎮(1990)。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載於現代教育論壇-生命教育。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鍾美慧(2006)。日本「活出生命力」的教育政策對我國生命教育之啟示,國民教育,47:1,頁101-106。

西文部分
内田春菊(2007)。教育してます?。日本東京:角川学芸出版。
山崎雅保(2007)。子どもって、どこまで甘えさせればいいの?。日本東京:リヨン社。
平山正美(譯)(1986)。Alfons Deeken著。身近な死の経緯に学ぶ(頁67)。日本東京:春秋社。
伊藤晃等(譯)(1983)。Philippe Ariès著。死と歷史(頁15-83)。日本東京:みすず書房。
押谷由夫、宮川八岐(2000)。道德、特別活動重要用語300の基礎知識。東京:明治図書。
森岡卓也(2003)。『道德教育』2003.5月號「授業づくりの成否の分かれ目」。日本東京:明治図書。
森徹(2000)。道德.特別活動。日本東京:明治圖書。
Alfons Deeken(1986)。死の準備教育第一巻死を教える(頁315)。東京:みすず書房。
梶田叡一(1985)。子どもの自己概念と教育〔増補〕。日本東京:東京大學出版。
藤永芳純(2001)。新版-道徳教育を学ぶ人のために。日本東京:世界思想社。

The Influence of Moral Education to Foster Care, Respect, and Spiritual Life
Miao-Chuan Chen / Assistant Researcher
Abstract
  With the trends of low birth rate and aging popul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children often remains the greatest satisfaction for the parents. However,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the over-protective parents coupled with the lack of social awareness often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necessary to guide the children. Faced with such a social situation, school education has almost become the sole place to develop the children's basic moral standard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life education to lay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self-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to develop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goal is to utilize the main points from life education to reconstruct social values and respect for life. In other words, schools will focus the attention on moral education to foster the possibility of a spiritual life.
Keywords: Life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Moral Standard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