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生活的本質

美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 劉秋香

  在五十年代的鄉下,並不會有垃圾車來收垃圾,每家都有垃圾堆,當時很少塑膠製品,每戶人家會養雞、鴨、鵝,垃圾自然腐化後就是菜園的肥料,家禽的飼料是米糠混合剩飯或菜葉,當時沒有有機的概念,到都市工作、生活後,因為世俗追求的是舒適、繁華的生活方式,重視享受及提高物質生活,我也曾一度認為早年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善,直到瞭解生機、有機的飲食觀,才赫然發現原來小時候過的是有機的生活,沒有垃圾的問題,沒有過度的加工食品,不會過度的消耗資源,因為買不起遠渡重洋的食物,只能就近取材。

  生活環境的不富裕,反而養成對所處環境的謙卑之心,生長的土地已提供我們生生不息的食物,何需過多的進口食品,我母親常說有偷懶的人,沒有偷懶的地,地偷懶了是因為我們四體不勤,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用錢買食物,用錢買當然要挑三儉四的,賣相不好的不買,賣相好的又怕有農藥及化肥,這是因為我們對生產者沒有感恩之心;選擇有機耕種者的產品,一方面是為其加油打氣,另一方面我們吃的安心。

  因為許多文明病的不斷襲擊,衝擊著我們人類對食物來源及精緻化的認知,以往追求口感及重視物質生活,使我們忽略了尊重大自然而予取予求,我們可以運用科技的技術改變自然節氣的食物,但自然食物所具備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我們的無知及慾望已對土地及環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傷害,30多年來對土地所造成的負擔,需要幾世代的休養生息才能還大地原有的面貌,現在大部分的人不需要耕耘就有食物,自然少了對土地的感恩與關懷。

  我們都已為人父母正承擔著教養的責任,我們的身教與言教正影養著下一世代,媽媽用心的選擇自然食材及料理,蔬果及堅果類食物已提供足夠的營養,肉類食物盡量減少,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環,從小建立正確均衡的飲食態度,尊重萬物及守護生活環境、自然資源,這是留給孩子最大的資產,降低醫療負擔。

  每一塊土地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生命力,但氣候的改變已造成全球各地大乾旱的發生,像大陸西南的大乾旱,連最基本的飲水及糧食都需要外援,節制消費及節約能源,知福進而惜福我們大家一起來,我們用更謙卑的生活態度尊重及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