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斷的在滋長

從小住民談促進世界和平

國立恆春工商 恆春古城文化推展協會恆春處人事主任 念吉成

壹、前言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讓我們清楚找到過往空白、祖先步履軌跡、提供學習成長、也能讓我們從中得到人生經驗與未來創作的元素。拆掉一棟有上百年歷史性意義建築物,以現代化機具,不需多少時間,可是一段底層住民不堪史蹟,將永沒過往歷史洪流。這是為何要極力推動保留『恆春鎮公會堂』並建構『台籍出征軍伕史』,最重要理念之一。

  藉過去實際發生事件,瞭解歷史陳年往事的變化過程,作有系統探討,分析事件前因後果,對於歷史作客觀回顧。了解歷史事件來龍去脈,避免重蹈覆轍,收鑑往知今,藉深化區域觀光休閒內涵,增進國際間學術與觀光休閒產業間之多向交流,最終,促使「地球村」住民和諧與情誼增進,化解國際間歷史宿仇與糾結之情結。

  昨晚一通來自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義工張麗香老師電話,期望我能寫點感言,因此,毫不加思索隨即答應,謹就5年來從事推動保留『恆春郡公會堂』歷史建築及『恆春郡出征軍伕史』研究,期望藉小地方之研究,帶動區域各國間更緊密合作交流,擬拋磚引玉,並藉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之召開與研討,引起更大迴響,邁向世界和平之願景。

貳、奇緣與動機

  一連串的奇緣,從2005年在恆春半島發現日據時「台籍出征軍伕」相關史料與老照片。曾參加牡丹鄉130年「牡丹事件」國際學術研討會,初次接近台灣近代史,瞭解自己故鄉先祖悲慘際遇。並結識國內、外研究該事件暨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感佩日本沖繩大學右吉盛清教授,對牡丹事件研究態度,對研究者日後從事研究工作,有極大鼓舞。

  「恆春郡公會堂」,係具深厚歷史特殊意涵之建築物,地方政府前咸認為「無文化危樓」,極欲拆除,以鐵皮搭蓋「城隍廟廟口大街」。為搶救並扭轉官員制式思維,遂引起積極研究動機。

參、研究限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限制

  對於恆春半島現有「台籍出征軍伕」人數、生死等,戶政機關並無登載資料,僅能就研究者能力進行調查,而未將所有「台籍出征軍伕」資料全部呈現,係肇因於年代久遠,「台籍出征軍伕」即使生還者,現年齡均在90歲以上之耆老,所剩稀少,出征前後及戰地,當時時空背景下,能懂得留下資料、照片者,少之又少,多半「台籍出征軍伕」史料,研究者僅能單靠引導僅存古稀之出征軍伕,以回憶口述史料。主要原因,又因時間、人力及企業或公部門贊助金援等限制,因此,本研究僅能就研究者能力所及盡量做到最完整研究。

二、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為恆春半島。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瑯嶠設縣名「恆春」,清領20年後,於西元1895年日據台灣,恆春縣復改「恆春出張所」,1896年,恆春易稱「恆春支廳」,1901年,恆春稱「恆春廳」。「恆春縣」、「恆春廳」,其範圍約今之枋山鄉加祿堂率芒溪以南,與今稱之恆春半島範圍略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包括文獻探討法及第一手資料、二手資料、田野調查法,茲分述如后;

(一)、文獻探討法

  一種系統蒐集與客觀評鑑過去事實的資料,能考驗有關事件的因果、成效或趨勢,以利了解過去及預測未來(邱皓政,2002)。

(二)、二手資料是相對於原始資料,只要蒐集符合自己研究目的的二手資料即可,不須親自蒐集原始資料。

(三)、一手資料即原始資料,須親自田調蒐集符合研究目的資料。本研究主要藉由田調的過程,實際儘可能走訪「台籍恆春郡出征軍伕」未亡人本人及親友,並收集當時原有資料、證件、老照片等,並進行錄音、錄影工作,以保存珍貴「台籍恆春郡出征軍伕」口述歷史與相關證物、史料

肆、文獻探討

  文化幾乎是代表生活的一切及跟人類相關的一切活動,都可以被視為文化活動,所以只要跟人類生活有關的人、事、物幾乎都可以稱得上是文化的一部份。而「文化」及「文明」兩字,依據英國民族學家泰勒(1871)的著名定義,意指「包含一切知識、宗教、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做為某社會的成員所具有其他的稟性和習慣在內的總合」(吳德錫,2003)。

  美國立國二百餘年,係移民立國之社會,吸引了各國精英。因此,美國在各方面強大和進步,同時教育進步,以及教育體制完整,在教育體系中,民主精神得到徹底的貫徹。美國雖然在各方面強大,進步及貫徹落實民主精神,但是並不尊重老師的國家。校園暴力,時有所聞,師長被告,學生施暴層出不窮。打、殺、流血案件,屢見不鮮。美國教育如能融合中華文化儒家的孔孟思想,以天生之聖德睿智並以四維、八德、倫理、道德作爲立教之綱常。不能依船堅、炮利的強大,槍桿子壓迫下的強權製造出來的新民主對待各弱小民族。故國與國間要能“親仁善鄰”,講信修睦,除暴安良,扶弱濟貧,以維護國際社會公序與正義,而確保世界和平,以達大同盛治(陳霖生,2003)。

表1國內研究古蹟再利用相關文獻彙整表

分類

作 者

研 究 主 題

主 要 觀 點

活化古蹟與再利用

 

 

 

 

余瑞瓊

( 2006)

古蹟再利用結合休閒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前清打狗應國領事館為例

以政府、古蹟、遊客、居民、業者等五個面向來探討「二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之複合式經營管理對於古蹟再利用之互動與影響。

張旂彰

( 2000)

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

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的結果、風貌與相容性研究,期建立評估準則,作為再利用時設計與規劃的參考。

榮芳傑

( 2000)

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台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

針對族群式或單體式的古蹟,提出古蹟活化或再利用的經營方案,彰顯古蹟的潛在特質與功能。

李永豐

( 2004)

 

劇場開門紅樓有夢 ---紅樓劇場古蹟再利用執行報告

以紅樓劇場的重建與再利用,進行「文化創意產業」的分析與執行研究

黃筱菁

( 2004)

 

竹暫古蹟資源觀光價值與應用

從觀光的角度進行古蹟資源調查規劃、遊程設計與推廣,以豐富觀光內涵,活化古蹟生命為目的

邱睿婕

( 2004)

 

古蹟再利用中歷史情境再生之研究—以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為例

以台灣台灣布政使司衙門作為歷史情境再生應用對象政府規劃再利用為茶室,結合絲竹雅樂、品茗,以表達傳統文化。

 

蕭靜萍

( 2006)

古蹟再利用後的博物館休閒—觀眾眼中的臺北故事館

圓山別館從古蹟再利用為臺北故事館為對象對觀眾經驗深度分析,以參觀前中後的互動與回饋歷程,重新勾勒社區居民參與博物館之休閒心境。

黃仁志

( 2006)

消費社會中的古蹟再利用 ---臺北市的案例

以紅樓劇場、臺北之家和臺北故事館為例,分析再利用後的經營模式與消費元素。

鄭伊峨

( 2006)

文化與觀光間: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觀眾研究

透過遊客瞭解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與觀光的關係,剝析得失與建議,作為經營模式的參考。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伍、公會堂、恆春郡公會堂

一、公會堂

  「公會堂」前身稱「俱樂部」係平日警官、地區仕紳集會與宴席場域,後稱「公會堂」,為日人征集「台籍出征軍伕(屬)」往中國及1941年後往南洋各國,出征軍伕壯別與宣誓效命天皇的場所,是日治時期征調台籍出征軍伕的重要歷史性意義建築物。

二、恆春公會堂

  110歲耆老溫增龍老先生生前憶稱:100年前恆春廳時是達官顯要集會聚會的場所;75年前日本對中國及69年前發動南洋戰爭時,恆春廳「俱樂部」轉變稱「公會堂」,是送走台籍出征軍伕場域。2010年2月機緣遇上恆春氣象站陳建明主任,得到百年恆春史料。原來在101年前,即明治42年西元1909年10月31日,台灣官制改革,恆春從『廳』改為『郡』,縮小行政區域,編制因此減少,恆春廳一些同仁,必需調職,為慎重恆春郡官方還特別舉辦一場送別會,官方史料記載:官民合同送別會。地點即在「俱樂部」,此即「公會堂」前身之官方史料。

  鄰近景點有;恆春古城、海角七號拍片景點、阿嘉家、國境之南界碑、西門城、兵器街、石牌公園、中山老街、蓬萊閣、恆春八景石刻、水關、官井、福德檳榔街、軟身媽祖廟、瑯嶠中方土地公廟、三山國王廟、關山巖等等歷史古蹟文化景點及研究者命名之哭牆、古蹟廊道摸乳巷。距墾丁約9公里,緊鄰車城、牡丹、滿州等鄉。1871年琉球事件,1874年牡丹事件,1875年瑯嶠清朝重視設「恆春縣」,清領20年後,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1945年台灣光復。從1871到1945,台灣的命運,瑯嶠的變化,包含車城、牡丹、滿州鄉及恆春四鄉鎮,可以是歷史生命的共同體,也可以是文化創意、觀光產業的共同體。更是與中國、日本、琉球有不可切割的歷史淵源,亦留下不少珍貴史蹟,深值探索研究。

  交通概況主要有省道台24號、縣道200號、鄉道153、158、160、161、163、165號外,其餘都是鎮內道路農路或產業道路及主要道路、主要橋樑、交通運輸等。尤保生昭和11年老日記筆下敘述的「恆春郡公會堂」,是達官顯要舉行重要集會慶典與官方集會場域;是殖民台灣恆春郡重要疾病的檢驗場所;是送走「台籍出征南洋軍伕(屬)」官式壯別的場所;是多元複合式的集會場域,深具歷史性意涵。

表2國內現存日據時期公會堂彙整表

地點

名 稱

建築年代及特色簡介

恆春

恆春公會堂

尚無資料可考。曾至南投中興新村前總督府現之國史館查詢,研究員稱:恆春郡公會堂,其建築權限劃規高雄州,因建築經費不大,無需總督府撥款補助,因此,總督府並無相關建築之文獻資料。據恆春鎮 110 歲耆老溫增龍稱:由於恆春半島居軍事及政經重要位置,恆春郡在百年前,約其 8、9歲時,就已有大型集會場,當時稱俱樂部,即公會堂之前身。

約與台南公會堂, 明治 43 年 (1910)9 月興工, 1911 年 2 月落成,併稱為台灣首座具公共集會功能之現代建築物。第一手資料為恆春鎮,由研究者發現,係恆春郡役所給仕尤保生於日昭和 11 年,生前對於公會堂之文獻記載重要資料之一。可直接證明 1936 年以前,恆春郡公會堂確實已完成建築並啟用無訛。建築風格採用改良懸吊式仿巴洛克建築風,外凸圓弧屋頂、柱子似羅馬之雕樑,屋頂以黑瓦覆蓋,內構採磚、石塊砌承重,樑為台灣原產之檜木,以木桁架大跨距、屋頂構造之木構建築風建築。 另外窗戶採用西式的「上下式拉窗」,藉由隱藏於窗框內的比重錘,使窗戶可以任意停留於需要位置,深具特色。 總量體約 120 坪 上下,後來結合恆春街役場之建築,於台灣光復後,又連結恆春鎮民代表會之辦公室,成為一串集合式辦公廳舍中心。後原恆春郡公會堂之前端由國民黨民眾服務分社借用,後段公會堂之建築物,隨國民黨政府接收後,為全面消除日帝國建築及思想,將全省日據時稱公會堂之建築物,以一紙公文,全面改稱「中山堂」。至此,台灣「公會堂」,正式走入歷史。

台南

台南公會堂

日治初期 台南 地區缺乏廣闊的公共聚會場所,明治四十一年 (1908) 地方官民集資成立民間組織「社團法人 台南 公館」,擇定吳園建館。明治 43 年 (1910)9 月興工,次年 2 月落成,台灣第一座具公共集會功能的現代建築物自此誕生。

前棟本館包括二層洋樓和西側一層增建物,二層洋樓的平面為凸字對稱形配置,由中央入口與左右二翼所構成,整體採磚砌承重構造,立面可概分為屋頂、牆身與基座等三部份。大會堂銜接於前棟洋樓正後方,平面型式模仿西方早期『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空間格局,包含集會空間、二側外廊道與地下室等三部份。結構體亦採磚砌承重與木桁架大跨距屋頂構造,因當初設計較著重其機能需求,故立面造型更顯簡單構素。 1923 年, 台南 公館更名「 台南 公會堂」,國民黨政府來台後改稱「中山堂」,其後在此設立「 台南 社教館」, 民國 87 年 (1998) 指定為 台南 市定古蹟 。愛奧尼克柱式在台灣並不多見,於 台南 社教館中是為一大特點,而其處理方式,每根柱子是位於一對曲線優美之托架上更是少見而特殊,宛如歐洲風範主義 (Mannerism) 之手法,建於一五二五年位於佛羅倫斯,由米開朗基羅設計之勞倫先圖書館 (Biblioteca Laure-ntian Library) 前室就有類似之手法。此種反古典構成術之處理方式,更添加了原 台南 公會堂之戲劇性,亦使性格不同之一、二層形成一個整體。雖然原 台南 公會堂整棟建築應用了許多西方歷史建築之語彙與元素,其卻在兩翼部份之屋頂女兒牆上,出現綠釉花磚,此種材料在台灣傳統建築中多半與紅磚並用,有通風採光以及裝飾之效,本土性相當濃厚,使原 台南 公會堂因而也帶上幾分本土色彩。

桃園

大溪公會堂

溪公會堂位於大溪中正公園(昔稱大溪公園)台地,可遠晀大漢溪河谷,視界廣闊。原建於 1921年(大正10年),作為 地方民眾的集會活動中心 , 1923 〈大正 12 〉年 4 月 25 日 , 日本裕任仁皇太子派 「御使差遣」〈即侍從官〉前往角板山巡視,以此處作為中午進餐與休憩的場所。 改建於 1932年(昭和7年), 主體建築改建成現今的洋風式樣。 地緣位置十分巧妙,前面聯接大溪武德殿,後方聯接大溪公園尾、緊鄰大溪中山老街與大溪鎮公所,庭園景觀可遠眺大漢溪河床與石門水庫,在大溪選擇一個集各方優點於一身且位處要道控管中心,此處是最佳選擇,日本人與後來的先總統蔣公就是明白這個特點而特別注重大溪公會堂的使用,日領時期是大溪文人雅士聚會場所,昔日大溪青年知識份子所組「崁津吟社」便是以公會堂為重要活動地點。 後徵借為蔣公行館, 1950 年代原日本木造平房改建為現今的磚造平房 建築本體採用紅磚與白色水平灰泥帶裝飾,屬 於源自英國安妮女王樣式的「辰野式」風格 。

位於桃園縣大溪的東南方,座落在大溪公園與大溪武德殿之間,為獨立的園區。園區面積約有 4020 平方公尺 ,基地內建築群則為三座單棟建築物組成,分別為大溪公會堂、蔣公行館及藝術工坊 。

園區包括了原為日據時代的建築「公會堂」及「蔣公行館」兩大主體。由於建築物極具歷史特殊價值,經文建會與桃園縣政府列為「 桃園縣地方文化館 」,目前已規劃成藝文空間。 區內空間規劃, 含 公會堂、藝文館、藝術工坊及庭園區等四個部份,活動內容有藝文特展、導覽服務、表演活動、演講、座談會、研習、蔣公紀念室及藝品展售、餐飲服務等。而遊客也可以在視野極佳的露天咖啡座,遠眺大漢溪景致,感受領導人物的簡樸生活。 武德殿收回重整還原歷史原貌啟用為 鎮公所圖書館與親子圖書館,圍牆外的中山老街居民自發性組成「新南老街厝邊聯誼會」每個月第二與第四個禮拜封街一次舉辨各種藝文活動,風評如潮,加上中山老街駐有 [ 資深畫家 楊國斌 老師的行風畫室 ] 、「達文西瓜大溪文史工作室」、「雅麗音樂教室」、 [ 焦點鋼琴咖啡館 ] 等藝文單位戶相配合運作藝文活動,公會堂區域嚴然成為「大溪藝文特區」。

鹿港

鹿港公會堂

清代為廈門貿易商行所組的公會辦公室,於日據時期拆除, 興建於 1928 年(昭和 3 年),佔地 119 坪 ,文化局副局長陳允勇指出,鹿港公會堂是鹿港老街指標性建築,興建於 1928 年(昭和 3 年),當年是由大和行的辜家 辜顯榮 等地方士紳捐資興建,建築帶有 文藝復興的羅馬建築風格,也有日本傳統「入母屋」形式屋頂, 地磚則是台灣傳統的六角磚,帶著當時的混血建築風格。公會堂原是做為公眾集會、演出的多功能場所, 民國 89 年 7 月 14 日 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後因年久失修被列為危險建物, 鹿港鎮長王惠美 2009.11 爭取安排下,讓當時使用中的老人會遷移復興路老人會館,並獲文建會與縣文化局補助 2700 萬元整修成為完整藝文表演空間。

彰化縣文化局局長林田富表示:公會堂未來將做為傳統工藝匠師作品展示場,配合動態演出,如南管館閣等表演,讓有形文化資產獲保存,無形文化資產也有表現舞台。文化局也利用擴大內需經費 3000 多萬元整修鹿港日式宿舍群,打造一個藝術村,安排藝術家駐村,結合老街古蹟區、公會堂「藝術館」展演,帶動地方文化觀光資源。

有 200 多年歷史的南管館閣雅正齋原本即以公會堂為聚會團練場所,公會堂落成後,遊客不僅能逛鹿港老街商店,走進老街的公會堂,還可細細品味許多薪傳獎大師的木雕、鍚雕、彩繪、燈籠等作品,更可坐下來聆聽南管演出,讓這個文化古城的傳統樣貌盡現,並積極帶動老街及區域周邊一番新風貌。

彰化

彰化市公會堂

昭和初年,台灣社會及文化活動蓬勃發展,各地缺乏民眾集會的場所,因而興建公會堂,當時的公會堂主要是做為保甲會議、演藝、集會、開會、展覽…等公眾活動場所使用。昭和年間彰化郡興建三座公會堂,分別是彰化公會堂、鹿港街公會堂及二水公會堂。昭和 8 年( 1933 ) 4 月 1 日 彰化公會堂興工,總工程花費近四萬元。目前,彰化公會堂保存上樑時的棟札,其上記錄當時的街長為李崇禮,設計者是日人藏滿盛秀,公會堂於昭和 8 年 10 月 21 日舉行上樑式,同年 12 月 25 日 完工。光復後,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並移做彰化縣議會使用,至民國 51 年始遷出。彰化縣議會遷出後,曾由彰化市代表會、國民黨市黨部等單位使用,民國 77 年彰化市清潔隊遷入辦公。彰化公會堂是一棟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外觀以幾何圖形呈現簡樸風格。正門玄關凸出於主建築,是公會堂的主要出入口。公會堂中央入口門廊有三個面向為拱圈造型,屬於日式建築的「車寄」入口,可供車輛進入門廊載運人員。通往二樓的樓梯扶手,以幾何的圖騰表現「藝術裝飾」的風格。彰化公會堂室內集會堂挑高二層樓,大門兩側設有樓梯通往二樓。由於是集會的場所,特別強調室內大跨距的空間需求,屋頂則為鋼構桁架與木構建材為主。公會堂兩旁有數個窗戶,有利於通風採光,公會堂的窗戶採西式上下拉窗,藉由內部的平衡錘使窗戶易於上下移動。 民國 91 年 10 月 4 日 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 92 年公會堂進行修復, 民國 94 年 4 月完成修復, 並規劃為 彰化藝術館 ,辦理縣內藝文推展活動場所。

台北

台北公會堂

台北公會堂建於 1936 年 11 月 26 日 ,建築物由總督府官防營繕課 井手薰 、台北市土木科與營繕課所設計。 1945 年台灣光復,公會堂為巿政府接收,更名為中山堂,位於今天的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98 號, 81 年公告為二級古蹟 ( 公告文號: 81.01.10 台八一內民字第 8174140 號 ) 。原址為清代最高行政單位「布政使司衙門」(原建築現存於植物園中),是全台最高行政機關。日軍攻台時,台灣民主國在此成立,十餘天後因不敵日軍優勢武力而告瓦解。日本據台初期,也在此設立總督府 ( 又稱為「 總督府舊廳舍 」 ) 統治台灣。 1931 年 10 月,日人為紀念日皇裕仁登基及因應一九三 0 年代台灣的社會有較多的變化,民間文化活動較蓬勃,因此台北乃有公會堂之建,日人於是在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及籌防局正面入口的廣場,也就是大和町一丁目三番地的位置上,選定為公會堂的基址。 1932 年 8 月,日人執行拆除清代留下來的布政使司衙門, 1932 年 11 月 23 日 破土, 1932 年 12 月 15 日 興工。 1935 年 6 月 13 日 上樑後,正值日人紀念施政 40 週年, 在城內舉行台灣博覽會, 未完工的公會堂被當作臨時展示場,工程因而延誤, 1936 年 12 月 15 日 才完成, 施工期間長達 4 年。本建築僅次於當時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而排名第四的都會公會堂。 由台灣總督府技師 井手薰 、八阪志賀助、神谷犀次郎等共同設計監造,是一座面寬 60 公尺 半,進深 113 公尺 ,樓高 23.77 公尺 的建築,樓分四樓,最大跨距 25 公尺 ,建築面積 4091 平方公尺 ,由東側集會堂與西側餐廳兩部分組成。集會堂內分上下兩層,下層可容 1301 席觀眾,上層 755 席,合計 2056 席。餐廳高三層,由大餐廳、普通餐廳、娛樂室、理髮廳、貴賓室、廚房構成。 正面的大樓梯,掛著 < 水牛群像 > ,室內面積 1402 平方公尺 ,可容坐席 1100 人或立位 2000 人,由 16 根柱環圍成廊道空間。 1938 年,台灣新生報前身 – 台灣日日新報 社,為紀念創立 40 周年,將其建在公會堂屋頂上的四吋折射式赤道儀望遠鏡及圓頂觀測台,捐獻給台北市役所。 1945 年,台灣光復時,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接受日本軍師令安藤利吉的投降,二樓大餐廳被選為「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的地點,因此定名為「光復廳」,公會堂為巿政府接收,更名為台北市中山堂,此即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前。爾後此地曾經歷多種行政機關進駐辦公,並成為民眾集會的場所及國民大會辦公室。建築特色︰ 1936 年完工的中山堂 ,正當台灣官式建築由式樣建築轉變為現代建築的過渡時代。原本繁複、華麗的裝飾已由簡單、明朗的立體線條取代。 建築物由總督府營繕課 井手薰 設計,採取當時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樣式,使用鋼骨水泥結構,外表貼由北投窯場所生產的淺綠色面磚,但細節的開口,仍有古典圖案之裝飾。 這座巨大的建築呈現阿拉伯拱窗及台灣陶瓦之鄉土味,向東方尋求藝術泉源,頗耐人尋味。 而中山堂是運用多重立體的小建築組合出整體的形狀,這使得整體構形在沒有許多外觀裝飾下, 仍不至於顯得單調。此外,運用不同顏色的面磚在牆面外觀所拼貼出的各種花紋,則也是中山堂獨具的特色之一。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日本「舊函館區公會堂」明治42年動工,隔年9月完工,係洋式建築。建築物由本館及附屬棟組成,木造2層樓左右對稱式本館,除有陽臺、屋頂窗設計外,玄關、左右入口及2樓陽臺的柱頂部有柱頭彫刻藝術等等設計,營造出當時別具特色風格,這些構想、樣式、技術與方法等並獲得極高的評價。於昭和49年(1974年)5月,附屬棟於昭和55年(1980年)年12月,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之一。

三、歷史回憶

  據110歲人瑞溫增龍老先生(108歲時)回憶稱:小時候(5、6歲),常到俱樂部玩耍,日本約在1901年在恆春半島設廳後,就建有一處大型集會所。是時的集會所稱俱樂部,1920年,恆春設郡時,改稱「公會堂」。

  據母親念李貴蘭稱:先前夫尤保生,恆春郡茄湖里人氏,車城公學校畢,家貧但成績優異,日籍老師介紹恆春郡役所當工友,由於聰敏過人,文筆、字體都好,頗受當時日籍郡守器重,遂調任恆春郡役所「給仕」,辦理庶務及兵役征集等事務,本不會被徵調往南洋充當出征軍伕、軍屬。由於尤氏在滿州港口庄,申請一塊河川用地養殖,出資不少、郡守也有投資,卻因一次颱風致山洪暴發,河水衝走魚塭魚苗,損失慘重,無力賠償,只好在妻子與家人同意下,於28歲,1943年志願往南洋充當出征軍伕,當時安家費及薪水很高。(出征軍伕楓港耆老黃春淋稱1942年日本南洋處處大勝,殖民地台灣志願出征軍伕,呈現沸騰,一時之間,志願前往南洋出征充當軍伕效忠天皇者蜂擁),前二年有書信往返,1945年日本戰敗後,從此音訊全無,生死未卜。因其生前有寫日記及登錄重要官方事項好習慣,因此,留下「台籍恆春郡出征軍伕」祭拜、集合、壯別、遊街、送行等一系列完整之珍貴原始老照片及一本昭和11年(1936年)半官方登載之日記本。

  據恆春望族耆宿林中志董事長(其父林新教,為當時恆春郡的公醫):尤保生,為人和善又機靈,樂於助人,忠厚老實,並有記載日記好習慣,其保存父親及祖父生前及身後送葬老照片,無法得知確切日子,確在研究者訪問時,展現尤保生昭和11年(1936年)半官方登載之日記上發現死亡時間及下葬日子與天候等等細節,林董事長敬佩致謝之餘,因此,研究者能從林董事長身上,很順利得到解惑,並尋獲不少當年恆春郡相關之史料、老照片與故事。

  據黃欽仁耆老稱:尤保生其人爽朗、聰敏過人,深受台籍人氏敬愛,辦理庶務及兵役征調,同胞之間相處甚是和諧,妻李貴蘭還有好手藝,家裡常有郡役所同仁餐敘。尤氏與前高雄州議長葉燈岐先生熟悉,當時,葉為出征軍伕管理人,相當今兵役課,負責出征軍伕生活、服務、照顧與管理,並負責安全接送出征軍伕人至高雄港碼頭。

  研究者發現:尤保生昭和11年老日記筆下敘述的「恆春郡公會堂」,是達官顯要舉行重要集會慶典;是官方重要集會場域;是殖民台灣恆春郡重要疾病的檢驗場所;是送走「台籍出征南洋軍伕(屬)」官式壯別的場所;是多元複合式的集會場域,深具歷史性意涵與兼富「台籍出征軍伕」的悲壯生命張力圖記。

陸、恆春郡出征軍伕史

一、發現歷程

  2005年年終大掃除,整理85歲寡母李貴蘭女士房間發現。經過一連串奇妙的緣牽,結識鄉親長輩林文榮老師,鼓勵台北市恆春古城文化推展協會「恆春人」刊物筆耕。得遇鄉親長輩,創業有成、熱心公益的台北市恆春古城文化推展協會創會會長,百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黃董事長茂德夫婦,鼓勵考取研究所研究。

  2008年初發現諸多疑問,經本鎮企業家林董事長中志先生不厭其煩解惑;年輕時在恆春郡役所土木系上班耆老黃欽仁老先生(2009年仙逝),2008年7月24日回憶相關「恆春郡」出征軍伕故事;108歲人瑞溫增龍老先生(2009年2月仙逝),告知「恆春郡俱樂部及公會堂」由來及「恆春郡」出征軍伕故事;王興甲董事長告知四重溪末代「出征軍伕」董中和(2009年4月仙逝)回憶被征往南洋3年的艱辛、思鄉、妻女與解悶方法(唱軍歌或情歌),展示幾乎破損泛黃紙條;高齡80歲台籍日本志願兵檳榔坑張老先生回憶被征志願兵守關山,緊盯美軍第七艦隊;寡母李貴蘭女士垂詢先夫尤保生生活及「恆春郡」出征軍伕歷史。9月16日在滿州港口村,發現古清貴董事長其父古右昌,往南洋充當開設拓南戰士的珍貴照片與數章極具歷史意義的日據時代獎狀與史料。

  2009年10月14日至26日,在蘇愛月老師及黃誕姑小姐協助,在楓港村發現「台籍出征軍伕」生還者,已高齡90歲,並獲贈15張重要老照片及口述歷史。近五年研究,在萬般錯綜複雜歷史情結之中,抽絲撥繭,誠如周婉窈(1999),「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特刊稱:台籍出征軍伕的命運,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尷尬往事。

  李展平先生著「戰火紋身的監視員-台籍戰俘悲歌」一書,閱讀後發現有一段話:當時訪問被強征出征台籍軍伕,在日本戰敗被俘,日本人被俘上國際法庭審判時,日本軍國主義及無情政客竟還辯稱:菲律賓及台灣人,生性本殘暴,係「他民」,非日本人!更加深持續鑽研決心。回想台灣被日本殖民史,當日本政府戰事需要台籍出征軍伕時,則用盡所有方法、教育詐術、獎賞等漂亮政策,誘使善良台灣人。研究者期望保留重要歷史建物,給世人一個活生生的見證,且地球村應有宏觀的世界觀。

二、時代背景

  日本對海外擴權戰爭需要下的時代不幸產物。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省,在島內則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以便對大東亞戰爭及戰場上需要。台灣出征軍伕始於1936年昭和11年,主要分派在佔領中國沿海各省及海南島擔任日本軍人之軍屬,主要任務為服務軍區及日本軍人文書及有關後勤庶務雜事,晚上則擔任步哨,負責營區安全,好讓日本兵夜間養息。

  南洋密林戰爭時,因戰場與日本本國地理氣候環境緯度等明顯不同,日本軍人無法適應燥熱及泥沼地區,從事叢林戰爭,遂大量鼓勵台籍原住民同胞,宣稱「台灣高砂族義勇團」,於昭和15年1940年在台灣東南叢林秘密且密集訓練。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攻打南洋各國家,挑起無情戰火。南洋戰爭初期,佔領屬地,即鼓勵台灣具有農、漁業技藝之青壯年,稱「台灣農業特殊開拓團」。後期,台灣全面皇民化後,征兵制改為志願兵制。南洋戰爭急迫需要青壯男子時,則將「台灣農業開拓團」團員,迫使充當軍伕戰場作戰。台灣島內則全面強徵年輕男子充當志願兵,據末代出征軍伕董中和稱:台灣島上如恆春郡幾乎三、五天即征一批男人,收到出征軍伕,初期還有神社祭拜、公會堂壯別會餞行、恆春郡遊街及親友學生列隊送行,後期戰爭告急,早上收到出征通知,馬上街役場報到,晚上就送到高雄碼頭等候,隔天一早就直送入南洋各戰場。

  軍伕、軍屬或志願兵,都是日本軍國主義與日本政客的漂亮政策:以滿州人李香蘭唱「榮譽之軍夫」歌曲,鼓勵台灣文化背景較低青年擔任『台灣開拓團』統稱軍屬,稱開拓可擁地權,騙取善意台灣人的心。

柒、公會堂爭議與搶救歷程

  2008年春節期間在關懷恆春半島送暖活動後,與邱景睿律師同學在墾丁大街餐會上,葉鎮長應邀來餐敘,其表示:欲拆除「舊恆春鎮公所」即原為「恆春郡」公會堂,再於原址建鐵皮厝「廟口小吃」,暫時安置於西門三山國王廟內之恆春縣城之「都城隍爺」。研究者原本計劃研究所畢業後,再出書報導「恆春郡」出征軍伕血淚史。迫於「恆春郡」公會堂,可能馬上面臨被拆除,耽心一拆就消失一處重要的歷史建築物。還好2008年初結識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館長張良澤教授,經張館長告知台南縣新化鎮有日據時舊「街役場」遺址再利用轉型成功案例,後又有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許正旺助理教授、海生館陳勇輝博士等,不吝從旁指導並勉勵,本縣文化處協助,由研究者即時提報為歷史建築之建議。經初勘專家學者何教授與吳教授,以專業角度提供建議;亦感謝新聞媒體,一直以來關注與公正、客觀、正向剖析報導,發揮媒體第三權的強大力量。從2005年11月發現到2008年2月獨自發動搶救運動,到2008年4月9日屏東縣政府列冊管理,一連串高潮迭起,過程艱辛。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間屏東政府、恆春鎮公所,處於停滯、磨和與溝通階段,到2009年5月委託高雄市鄭裕欽建築師事務所規劃,到三度來恆春訪研究者,交換規畫意見與看法,研究者不斷與學術界如;真理大學麻豆分校台灣文學館張良澤館長保持密切聯繫、隨時請益;我就讀的大仁科大休閒管理研究所的莊嘉坤博士及指導教授李一民博士,隨時請益,還有樹德科大古蹟維護系許正旺教授等等,並將研究進展及結果隨時給與地區平面媒體記者,借助第三權的力量,尋求改變或影響屏東縣政府及恆春鎮公所對於「恆春郡公會堂」的制式決策方向。

捌、訪問記實                    資料整理研究生:念吉成

一、百歲人瑞溫增龍耆老口述歷史

  民前11年即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5年後出生。在8、9歲已懂事,常到恆春郡役所武德殿外大榕樹及對面路角恆春郡俱樂部遊戲,時常聽到日本人在武德殿撕殺聲(劍道、柔道等武術訓練)與俱樂部的大人們的集會談話聲。受訪的108歲人瑞溫增龍老先生,精神奕奕侃侃而談。

  溫老先生與筆者養父念興倍同年生,並同為恆春鎮老人會之會員,民國68年筆者公職考試及格,第一份公職是擔任鎮公所民政課地政幹事,辦理375減租等地政業務,當時溫老先生,雖已80歲高齡,身體健朗,每日騎單車來往於頭溝恆春間,約有10公里以上,風雨無阻,還擔任本鎮的榮譽租佃委員,待人和善且非常熱心有禮。

  2005年筆者找到母親珍藏的日治昭和11年,恆春郡出征軍伕歷史老照片十多張及一本昭和11年尤保生老日記本,發覺可能涉及中、日兩國間重要歷史,因此,特別造訪並尋求解惑。

  原來溫老跨越清領、日據、民國三個朝代,還是母親及其先前夫尤保生的舊識,日據時在郵局上班,與恆春郡素有公文往來,對於當時整個恆春郡的前、後歷史都記憶清楚,好似筆者的活字典,因此,數度前往請教,才得以還原「恆春郡公會堂」的身世之謎。

  據溫老口述:1901年,恆春半島是日人的統治領土的最南點,除重要軍事、行政中心外,還特別具有天皇立威作用,研究者再從母親保有尤保生昭和11年(1936)日記6月13日載:天氣晴、侍從武官午後六時著恆、四重溪公共浴場一泊,顯見日人對於恆春地位之特別重視及對四重溪溫泉之酷愛。

  1895後恆春稱「恆春出張所」,1896年恆春稱「恆春支廳」,1901年「恆春廳」。當時的恆春廳就已建一精緻小型集會所,約50坪上下,原稱「俱樂部」,專供日高官、地方顯要、仕紳聚會及重要會議之場所。1911年2月後易稱「公會堂」,並與「台南公會堂」,同為台灣最早的「公會堂」。內部素白莊嚴、外型係改良巴洛克懸吊式建築精典作品,建築工法甚為獨特創新精美,是日本境內亦屬難得的建築物,在殖民地台灣島對於日本風建築風的叛逆創作,則正好是給了一個無拘無束、自由揮灑創作的試驗場域。因此,在殖民地台灣島對於戰後的日本探討100年的近代史,變成是一個絕佳的戶外大教室與教材元素。筆者認為這點正好可以拿來充份利用,增加兩國學術、觀念上最佳課題。

二、黃欽仁叔的追憶

  高齡90歲的黃欽仁阿叔與母李貴蘭及其先前夫尤保生同為恆春郡郡役所同事,除彼此甚為熟悉外,對於尤保生多有描述,對於恆春郡出征軍伕(屬)及恆春郡中山老街建築史亦有描述,對研究恆春郡相關文史頗有助益。

  首先憶稱:尤保生身高不高,但是非常機玲聰明,字體又好,為人豪爽,家境清寒,辦公認真有能力,深受郡守賞識,在郡役所辦理庶務兼辦兵役征兵事宜,對於公務記錄非常認真清楚。

  尤氏與保甲後壁園牛車萬的女兒李貴蘭小姐結婚,婚後一直在郡役所上班,一直到昭和17年民國31年28歲那年志願去南洋當軍伕,結果民國34年台灣光復迄無任何訊息。

  李貴蘭養子念吉成,展示當時日治昭和13年恆春郡出征軍伕在恆春郡役所大榕樹下集合、神社祭拜、公會堂壯別、遊中山老街、送別老照片(日治時恆春郡役所官方所拍攝、尤保生保有,南洋出征前交妻李貴蘭保存)及尤保生昭和11年6月至12月生前日記本,看到當時日治時出征軍伕的老照片非常珍貴,很感動,相片中的人物、景物都已不見,但是該段回憶與歷史,迄今依然印象深刻,當時日本打中國及南洋得到全面大勝利,除泰國一國門戶大開,未被日本佔領外,所有全給日本佔領,由於日本大勝利,日本及日本殖民地慶祝,各地青年更加瘋狂爭相以「為天皇效命」為「無尚榮譽」,紛紛投身南洋戰地擔任出征軍伕(屬)及開拓團、農務奉公團等。我當時在郡議所上班,看到很多台灣籍同胞,因家境清寒、日本官方公家機構宣揚、皇民化教育摧化下,有很多人被慫恿、蠱惑、勉勵、征集到南洋戰地,最後,日本1945年戰拜後,聽有命回來的軍伕(屬)台灣人稱:他們在南洋戰地,戰爭末期,英美聯軍不斷轟炸、糧食缺乏,兵源漸少、只好用鋼盔煮敵軍大腿充飢,但是,看見煮開的人肉湯冒出泡泡,餓壞了也不敢吃,看見同伴戰死,蝸牛、螃蟹群聚啃食屍體,難過又無助,從此,看見蝸牛、螃蟹,再餓也不敢吃,餓了都啃食香蕉樹、抓鱷魚吃。可見台籍出征軍伕(屬)是非常悲慘。聽說戰敗,躲進山裡,身上只有一把刀維生與防身,聽到廣播說有船要接回台灣,也不敢出來,害怕被英美聯軍飛機掃射,等了半年,聽到日本一再廣播台籍日本兵有船可運回台灣才敢出來,搭上日本的航空母鑑,回到基隆或高雄港,才搭火車到枋寮,枋寮到恆春沒車通,只好搭運土碳的貨車,回到家鄉,滿臉灰頭土臉、又餓又冷,見到親朋好友,恍如隔世,高興抱頭痛哭一場。

三、 戰爭出世的國小老師陳欽忠老師回憶

訪問時間2009年12月7日 四重溪公共溫泉浴室          研究生:念吉成

研:請陳老師您可否簡單介紹您自己?

陳:我姓陳名欽忠,是1937年7月7日出生。學生戲稱:老師的生日最好記,蘆溝橋事變那天,就是生日,好記又絕對忘不了。日治時期讀車城公學校,才上一年級,入學才2個月,教到日語發音,就戰爭爆發,天天要躲空襲警報,我的小學生生涯,就在困苦驚恐中渡過,1945年台灣光復後再續讀國小,重新學習國字,然後讀初中、師範,後來分發在車城國小當小學老師,服務了14年,後來調到車城國中,又教了25年,總共任滿教職39年,在未至總統府覲見總統前退休,離開熱愛的教職生涯。

研:對於恆春郡出征軍伕您是否有記憶?小時候是否有送過出征軍伕?

陳:有,我當時已是小學生,學校要求要排隊歡送,我們都跟著年長的學生、老師列隊歡送。而且所有公家機關及團體,都被日本警察所,要求歡送台籍志願或征集的台籍出征軍伕送別會,我還記得路上擠滿人潮,日本的大軍車就在路隊最前面,最後,載走村裡年輕力壯的大哥哥、叔叔們。我當時感到相當震撼與驚恐,聽到喧鬧聲、樂隊鼓聲及兄姐歌聲。對了,就像你所出示的昭和13年恆春郡台籍出征軍伕,歡送出城的老照片,情境無誤!

研:請問陳老師有否聽說或看到過恆春當時的恆春郡的戰爭史實?

陳:有,我有親眼目睹日本的戰鬥機群,包圍並炮擊聯軍的大型運輸機,就在五里亭機場的上空真實上演開打,很猛烈,就好像我們現在在電動玩具店所看到的電動模擬畫面,炮火四射,很嚇人。我家在車城鄉海口港灣的後山,當時日本敢死船隊的秘密基地就在裡頭,光復後,我親眼目睹有很多台籍長輩,還到海口的日本基地上,把遺留在船上的馬達機具給拆卸下來當作農用。因為,海口港就是當時的敢死船隊基地,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太平洋佈滿聯軍的船艦與潛脡,日軍自高雄左營軍港運往南洋的船艦,無法航行穿越,有許多的運補船艦,在聯軍的襲擊,都沉入大海,最慘列的有一艘運臺籍醫生、護理人員200位的運補艦,要去南洋戰場從事醫寮行動,也是在貓鼻頭被聯軍潛艇砲彈給擊中擊沉,艦上所有人員全部罹難。還有我們台籍出征軍伕的運補艦在巴士海峽被擊中,死傷最為慘重,聽長輩說他是艦上軍伕,由於年輕,又是漁民出身,擁有好水性,還好沒被砲火傷到身體,船將沉時,趕緊躍入大海,當時海面一片淒黑,又冷又暗,還好知道當地水流,順著洋流漂浮游上貓鼻頭沿岸上岸,翌日天亮日本官方,派車輛到貓鼻頭沿岸查看,並載回船艦上未亡軍伕,所有被救起的台籍出征軍伕都被迅速,集中送回高雄左營港裡管理安撫,全面封鎖消息,經過二週後,再搭船艦往南洋戰地。

四、 龍泉水派出所最年長工友回憶

訪問時間地點:2009年12月6日下午3時至4時 龍泉水       研究者:念吉成

研:請阿嬤您可否簡單介紹您自己?

張:我姓龔名西,冠夫姓張,民國17年生,是恆春德和里人,因為父親,在車城鄉統埔幫許清皓大地主耕作,所以就讀車城公學校,後來光復後,在龍泉派出所擔任工友17年退休。

研:對於恆春郡出征軍伕您是否有記憶?小時候是否有送過出征軍伕?

張:有,我當時是公學校的學生,曾經與同學,排隊在西門城外及龍泉水派出所前,送台籍出征軍伕,我們手都拿著日本小國旗,出征軍伕的隊伍,前面有樂隊開道、親朋好友人群,長長的隊伍、很長,整個城都歡喜熱鬧滾滾來相送,日本大軍車就在城門外等待,對就像你出示的恆春郡昭和13年的老照片。我還記得當時我國唱的歌正是鼓勵出征軍伕的內容。

研:可以請阿嬤唱一遍?

張:好。(錄影錄音)

研:請問台籍出征軍伕您印象中是志願或者是被強征?

張:我堂兄大我2歲,今年83歲,是被強征到南洋。台籍出征軍伕志願不多,大部份是征集,強征的。

研:請問您對日本人的看法?

張:日本人真嚴。

五、 龍水幸運台灣特色農務團陳進吉回憶

訪問時間地點:2009年12月6日上午8時至11時 龍泉水      研究者:念吉成

研:請阿伯您可否簡單介紹您自己?

陳:我是恆春龍泉水人,日本大正13年11月18日生,公學校畢業,父親是甲長,相當今之鄰長。我原本2兄弟,母親在我學校3年大約13歲離開人間,父親再續妶,因此,我變成3兄弟。

研:對於恆春郡出征軍伕您是否有記憶?小時候是否有送過出征軍伕?

陳:有,雖然我當時是公學校學生,我們曾經與同學,排隊在西門城外及龍泉水派出所前,送台籍出征軍伕,我們手都拿著日本小國旗,出征軍伕的隊伍,前面有樂隊開道、親朋好友人群,長長的隊伍、很長,整個城都歡喜熱鬧滾滾來相送,日本大軍車就在城門外等待,對就像你出示的恆春郡昭和13年的老照片。

研:請問陳阿伯您有當過台籍出征軍伕?

陳:我是19歲被日本征集去台中訓練的,是當台籍軍伕,名稱是台灣農務特色奉公團,經過1年2個月的密集訓練,什麼都要經過,鋪橋、造路、種菜、施肥等等,訓練非常嚴密,沒有任何津貼與薪資。後來調到左營受4個月嚴格訓練,當時,我們的日本小隊長,名叫「中山太郎」告訴我們:我們的任務是要往珍珠港的戰地,當時同梯次恆春郡有8人(都已先後別世,只剩我一人),全台征集300人。

研:請陳阿伯您有被派到南洋戰地?

陳:我是真幸運,沒被強征到,因為,我公學校畢業,隨父親耕作,2年後18歲去台東知本謀職。日本政府要征集時,我正好不在家,父親陳萬傳是甲長(今之鄰長),龍泉派出所日本所長,趕緊與父親連絡,馬上跟恆春郡役所報告,隨即換上另外役男代替,同里林本同,因此被遞補,往南洋戰場,後來光復,也沒回鄉。

研:請問陳阿伯日本對於台籍軍伕是採取志願或強征?

陳:有聽過,庄內有出征軍伕,初期出征軍伕確實是採取「志願」制度,但是,到南進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需要大量兵力及後勤支援,台籍出征軍伕,攏是「征集」,被征集的一定要準時到征集的地點報到,全是強迫,一個家裡有3兄弟,留一位給延續香火,被招贅的男生,被征集還是要去當軍伕,非常可憐。

研:請問陳阿伯有聽過出征軍伕的戰爭的故事?日本人說朝鮮及台灣人最愛殺人?您以為呢?

陳:有聽到去南洋當出征軍伕光復沒死,回到故鄉,3人曾告訴我們:他們在南洋戰地,日本人命令他們殺人,曾經在一個村莊掃蕩,發現廚房的大鍋蓋底下藏著一位大腹便便的婦女,日本軍人要求把她拉到院子,還訓稱其是間諜,我們一離開,她的族人返村落,會洩漏日軍的行蹤,因此,兇悍的疾言厲色,要求台籍軍伕,當場把大腹便便的婦女當場槍殺,槍決後,滿院子佈滿血跡,一屍兩命,非常的慘忍。不悅的問:為何要如此失去人性?村裡台籍軍伕稱:日本長官的命令,戰地軍令難違,他們也無可奈何!如果是我,我沒辦法執行這樣有違天理的任何,我會跟長官反應,寧願我死,也不願傷及無辜及手無寸鐵的婦孺,日本實在太可惡!難怪天理不容,日本後來會戰敗及傷亡慘重。庄內當時執行槍決有命回鄉的台籍軍伕,其本人及後代子孫,都非常不好,這或許就是因果報應!

研:請問阿伯您有沒有被派到南洋戰場?

陳:我們在左營訓練4個月,就是要去太平洋戰場,局勢逐漸變緊急,日本小隊長「中山太郎」告訴我們,先放假1週,1週後接到征集令,就是要送去珍珠港戰場。結果1週後日本就宣佈投降,台灣光復,因此,我就幸運未被征集去南洋戰地。庄內去南洋有9成是沒命回鄉。

研:請問阿伯您對日本的看法?

陳:日本訓練真嚴,對於小偷犯罪是重罰,採取嚴刑拷打,我小時候,家就是緊靠龍泉水派員,時常聽到台灣人犯錯被日本人嚴刑拷打,悽慘的痛呻吟聲,遠遠都聽得到,小時好奇,想過去看,被日本警察罵,父親是甲長,日本比較客氣,父親會罵還驅趕我們離開。台籍軍伕並不是全部志願,我所知道,我的親家高仁來先生,大正11年生,是第一期日本志願兵,紅柴坑人,過後台籍軍伕攏是征集,收到征集令,就要準時報到,是強征的。

六、楓港志願兵軍屬(軍伕)黃春淋老課長

訪問時間:2009年10月27日下午5時30分起至6時20分   訪問地點:楓港村自宅

訪談人:研究生念吉成   與談人:蘇愛月師及黃誕姑

訪談內容

訪:感謝

研:請問黃老先生您民國幾年生?那裡人?教育程度?

黃:我是日本大正10年4月1日生,楓港人,國小畢業。

研:請問您是幾歲志願去當軍屬軍伕?或者是被強征?當時薪水多少?

黃:我是18歲,志願當軍屬,稱:「台灣特色農務奉公團」,經過10次嚴格的體檢通過。日本殖民台灣後,台籍同胞被完全教育及洗腦,全面皇民化後,台籍同胞完全不考慮個人生死,很樂意為日本天皇效命,族人親朋好友,還認為能當上軍屬、軍伕不但是光宗耀祖,還能享有優沃的經濟補貼(安家費 80元,海外本人60元)。當時在整個大環境下,你不自願當軍屬或軍伕,日本政府也會征調年輕力壯者當軍伕。

研:請問您當時楓港一起去有幾位?

黃:當時只有四人。

研:當軍屬前日本有無訓練?在那裡?內容?

黃:本人在庄作農,三個月,訓練施肥、農作等。

研:訓練後去何處?乘何船?船名?住多久?擔任何工作?

黃:到高雄港搭軍艦直接到菲律賓,一年多,乘「蓬萊丸」號。擔任雜工及農務,晚上則要站步哨(站衛兵),負責營區安全讓日本士兵睡。

研:何時返鄉?

黃:1942年末返鄉,受庄長表揚,在楓港鄉公所上班37年,國民政府時退休。

研:為何能留下這麼多的軍伕照片?

黃:當時日本大戰大贏,日本及各殖民地都大肆慶祝,我去菲律賓時正年輕又英俊,認識一位菲律賓小姐,原本想娶作老婆,留在菲律賓,因此,在菲律賓有時間,就四處與女朋友遊憩拍照,當時沒想到別的目的,拍攝穿軍服及美軍砲陣地等等,純粹只是好玩及紀念。

研:請問總計拍有多少張?

黃:大約10多張,我已90歲,又有癌症,將不久人世,老照片就全部送給你作學術研究之用。

研:當時楓港村去的軍伕情形如何?有強征嗎?或志願?有多少回來?

黃:我回台在鄉公所任職,確實有看到村人年輕人受到日本皇民化教育成功,加上台灣村莊民眾,家庭普遍較困苦,一來當兵可以有豐富安家費補貼及個人優沃儲蓄金、又加上地方行政長官、青年團等組織的鼓勵及動員、三來皇民化教育的全面成功,使得台灣人民,在半志願、半鼓動強迫下,蜂擁去當出征軍伕(屬)、開設拓南戰士、農務特色奉公團等等。初期一次20多人,調到尾期敗戰敗前,台灣年輕人到被征集差不多,像我們的庄頭一次只有征2到3人,但是,村裡軍伕(屬),日本戰敗後,有命回來的人,大約只有一成,很多家庭破碎、非常可憐。

研:您願意公開出征軍伕史料嗎?

黃:我很樂意!我活著的目的,就是留下一口氣等你來拍攝與記錄。

七、楓港志願兵軍屬(伕)葉三郎老先生

訪問時間:2009年10月26日上午10時   訪問地點:楓港村自宅

訪談人:研究生念吉成   與談人:蘇愛月老師及黃誕姑

訪談內容

訪談人:請問葉老先生您民國幾年生?那裡人?

葉:我是日本大正12年生,楓港人。

研:請問您是幾歲自願去當軍屬軍伕?或者是被強征?當時薪水多少?

葉:我是19歲,自願當軍屬軍伕,還要經過10次體檢通過。但是,日本殖民台灣後,台籍同胞被完全教育及洗腦。尤其全面皇民化後,台籍同胞完全不考慮個人生死,很樂意為日本天皇效命,族人親朋好友,還認為能當上軍屬、軍伕不但是光宗耀祖,還能享有優沃的經濟補貼(安家費100元,海外本人25元)。當時在整個大環境下,你不自願當軍屬或軍伕,日本政府也會征調年輕力壯者當軍伕。

研:請問您當時楓港一起去有幾位?

葉:當時只有我一人。

研:當軍屬前日本有無訓練?在那裡?內容?

葉:集中到鳳山鳥松講習,三個月,訓練施肥、農作等,我是「海軍軍屬農業生產隊」隊員,是技術員身份。

研:訓練後去何處?住多久?擔任何工作?

葉:到高雄港搭軍艦直接到澳洲東邊的N ABORO島上,三年,擔任雜工及農務,晚上則要站步哨(站衛兵),負責營區安全讓日本士兵睡。

研:日本戰敗有否受到虐待?何國人?被關多久?

葉:戰敗後,集中在鐵皮營區,澳洲軍隊管,黑人會罵人,沒被打,被關8個月。

研:何時回台

葉:昭和21年(民國35年)11月25日歸鄉。

研:回鄉感促?當時同鄉生死率約多少?

葉:一面歡喜?一面傷心。乘日本航空母鑑自南洋返基隆上岸,同船台灣軍屬至少有6000人,據同船同鄉稱:22人同批去,僅2人活著回鄉,死亡慮達91%,心裡很難過。

研:回到台灣基隆當時心境如何?

葉:台灣有國軍服儀很糟,又騷擾搜身,心情很不好。

研:如何回鄉?搭何交通工具?如何回到故鄉?

葉:國民政府安排坐火車,只通到林邊,在車站睡一晚,沒人理。正好遇見同鄉當送貨司機,搭他的貨車回到故鄉。

八、志願兵-島內陳越星

訪問時間:2009年10月26日上午9時   訪問地點:楓港村自宅

訪談人:研究生念吉成   與談人:蘇愛月老師及黃誕姑

訪談內容

訪談人:請問陳老先生您民國幾年生?那裡人?

陳:我是日本昭和3年生,楓港人。

研:請問您是幾歲去當軍屬軍伕?或是志願兵?或是被強征?

陳:我是19歲去,當志願兵,經過10次體檢通過。不是強征的。

研:請問您當時楓港一起去有幾位?

陳:當時有二人。

研:請問調派去那裡?任務內容?

陳:八里,基隆,守大砲、基隆港海面安全。

研:當時有聽說或看見同鄉長輩被征去作軍伕(屬)?有送過?何人帶?

陳:有,也有送過,送到楓港橋邊,張明白送。

研:您所知的同胞長輩,去南洋軍伕有幾成存活回來?

陳:九成都沒活著回來,真可憐。

研:在恆春郡出征軍伕遊行有持白旗上書出征軍伕名,請問持布旗者是否為出征軍伕本人?

陳:不是,是代表人舉著。

研:楓港有像恆春郡出征軍伕這樣風光身披紅帶神社祭拜、郡守壯別、盛大隊伍樂隊奏樂遊行及親朋好友西門送別?

陳:楓港小庄頭,沒有如此風光,集合送到楓港橋,親朋好友來送別。

九、廖瑞寅-出征軍屬

訪問時間:2009年10月26日晚5時   訪問地點:楓港村自宅

訪談人:研究生念吉成   與談人:蘇愛月老師及黃誕姑

訪談內容

訪談人:請問廖老先生您民國幾年生?那裡人?

廖:我是日本大正12年生,與葉三郎、許其珍三人同年生,同時出去,攏是楓港人。

研:請問您是幾歲去當軍屬軍伕?或是志願兵?或是被強征?被運到那一個家?

廖:我是20歲去,當海軍軍屬,任務是什役,志願兵,經過10次體檢通過。不是強征的。並未灣加農務講習,高雄港出港,直接送到印尼戰地。

研:請問您當時楓港一起去有幾位?

廖:當時有二人。

研:當時有聽說或看見同鄉長輩被征去作軍伕(屬)?有送過?何人帶?

廖:有,也有送過,送到楓港橋邊,張明白送。

研:您所知的同胞長輩,去南洋軍伕有幾成存活回來?

廖:九成都沒活著回來,真可憐。

十、新埤鄉耆老張鏡親口述志願兵歷史

訪問時間:2009年11月15日上午9時   訪問地點:楓港村蘇愛月老師工作室

訪談人:研究生念吉成   與談人:蘇愛月老師

研:請問張先生您對於日治時期的日本志願兵、出征軍伕有記憶嗎?

張:1937年當時我已10多歲就讀公學校,已知道些。當時日籍老師,會帶領學生參加歡送台籍日本志願兵及出征軍伕的遊行及送別。

研:請問有聽說出征軍伕的各種遭遇?

張:有聽本鄉出征軍伕生還者口述,其中一位是現任本鄉鄉長的弟弟,當出征軍伕,被送到高雄港,日本軍艦隔天就開船,往南洋戰地,時間是1942年,船到巴士海峽,遭受美軍潛水艇魚雷攻擊,船沉入大海死傷慘重,當時他手扶海中浮木,漂流一天一夜奮力游上岸,獲救後,日軍直接送回高雄港關起來,以封鎖被聯軍擊沉艦艇消息,以免打擊或影響當時台灣各地,一片熱情蜂擁的台籍出征軍伕的招募與運動。過一陣子後再登上其他軍艦直接送到南洋各地戰場充當軍伕(屬),當時日本軍報的報導:以日軍受難,後並在貓鼻頭蓋「潮音寺」祭拜日籍軍人,實際上船艦上是載滿台籍日本兵及台籍出征軍伕(屬)及台灣特色農務奉公團、開設拓南戰士等。

研:請問鄉裡一次征集約幾位?回來的大約幾位?

張:本鄉當時人口不多,一次大約征召20幾位。生還回來的大約2、3位。

研:就您所知當時日本政府態度如果,主張對外戰爭?

張:1943年我已成人,對於日本政府,我的了解並不是那麼好戰,只是國內少部份的好戰派軍人引起的。台灣、日本的宿怨仇恨可以化解,但是,歷史的歸歷史,應該還原真相並得到教訓。

研:請問貴鄉還有生還的出征軍伕(屬)嗎?可以安排?

張:還有幾位,我來安排,再請你來訪問記錄。

玖、啟示與願景

  2004年參加在屏東縣牡丹鄉舉辦牡丹事件13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體會琉球群島(原受害國)又吉盛清教授(沖繩大學教授),如何透過密集學術交流、化解兩國間宿仇,進而促進世界和平之努力。

  一連串的好緣,更從2008年來自世界偏僻的海角奇遇,一群有『世界愛心』太極門與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好朋友,熱心、積極,從海角七號的故鄉—恆春古城西門(台籍出征軍伕送別歷史場景)及石牌史蹟公園兵器整備紀念碑(發動戰爭的歷史)出發,大家心念相通,彼此感動與行動。

  於2009年底在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欣逢沖繩大學又吉盛清教授,帶領東京旅遊團以藝術、文化、教育,繼續為化解宿仇,促進世界和平所作努力激勵。

  筆者研究推動『恆春鎮公會堂』復舊活化與『台籍出征軍伕史』,期藉民選首長所愛(搭建鐵皮厝城隍廟、迎城隍),投其所好,試圖扭轉思維做法,結合地方特色民俗、藝文、宗教活動,舉辦迎城隍文化季系列活動;如台籍出征軍伕亡靈季、國際豎孤棚體育民俗競技、日據台灣及二戰台籍出征軍伕國際學術研討會、公會堂研討會等,以藝文、宗教、學術、教育、體育多面向交流,最終期能促進世界之和平。

  爭戰是最笨的方法,更是最不智之舉,更會造成可怕災難。身為文明人、知識份子,有不能推卸的責任,應該挺身而出,透過各種合作會議,緊密心手相連,不被無知貪婪政客操弄,應重回真善美大同世界地球村、宇宙村努力。

拾、結語

  意大利有句諺語:『寧可做了後悔;不要不做後悔』。人類的慣性,總愛挑外表好看。好門面,其實門面不是那麼的重要,重要的是,門裡頭內容是否豐富可看!如果見門面不錯,進來後發覺裡頭空空如也,那美麗的門,充其量只是一道門罷了!和人相處,對我有恩的,要心存感謝;對我有批評的,要心存感恩!我們要自由的世界、要人類和平,不能只是表象功夫,大家要真心化解、持續努力,不能讓各國貪婪政客,有機會繼續操弄,如此,方能促進世界真正和平!祝福大會成功!世界和平有望!

參考書目及報導

中文專書(近人著作)

 周婉窈(1999),「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特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簡後聰(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霖生(2003),論中西文化與中美教育之優缺點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有限公司

 李展平(2007),戰火紋身的監視員-台籍戰俘悲歌,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陳鵬仁、王雪娥(2007),世紀之足跡-台灣人日本海軍志願兵,致良出版社有限公司

 李筱峰、林呈蓉(2008)台灣史,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報紙

 (恆春鎮公所,地方文史人搶救),自由時報,2008年2月16日A13

 (念吉成撰恆春軍夫史為歷史補白),民眾日報,2008年3月2日A5

 (台籍征伕淚,恆春古城遙訴滄桑),中國時報,2008年3月17日C4

 (恆春公會堂,可望列入歷史建築),自由時報,2008年3月18日A18

 (恆春擬建廟口小吃,爭議大),中國時報,2008年3月22日C1

 (拆除公會堂,恆春人點頭),民眾日報,2008年3月26日B6

 (學者:恆春舊公所宜「廟所共存」),民眾日報,2008年4月1日B1

 (恆春舊公所 擬廟所共存),民眾日報,2008年4月2日B6

 (恆春公會堂 學者初勘盼共存共榮),中國時報,2008年4月9日A14

 (公會堂改建 縣府列冊追蹤),民眾日報,2008年4月11日B

 (念吉成 為恆春歷史補白奔走),民眾日報,2008年4月16日B13

 (建築畢業專題 活化古城商機),民眾日報,2008年6月20日

 (念吉成 揭開歷史謎團),民眾日報,2008年7月15日星期人物

 (耆老凋謝 軍伕史恐成回憶),民眾日報,2008年7月24日B19

 (阿嬤情信 比海角死信更動人),民眾日報,2008年9月30日B12

 (恆春轉運站動土整修),自由時報 ,2009年11月3日B6

老照片

 李貴蘭珍藏前夫尤保生,日官方恆春郡出征軍伕老照片,1938年10月。

日記

 李貴蘭珍藏前夫尤保生,個人記載半官方恆春郡日記本,1936年6月至12

註:1945.12.09國民政府改全省「公會堂」為「中山堂

附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