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惜物愛地球

家管 陳施雪香

  以農為主的年代,人們頭頂太陽,風吹日曬,辛勤耕作,日常所需糧食,幾乎都是親手栽植,因而有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隨著科技發達、經濟起飛、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不再為三餐發愁。台灣社會的飲食文化,從原本只要求能溫飽的粗茶淡飯,發展成多樣性、多選擇性的精製飲食。吃,變成了一種休閒與享受。

  因為生長在這樣的富裕環境,加上隨處可見的各式餐飲店或便利商店,現代的孩子,特別是都會地區長大的小孩,多數無法理解,從各式生鮮食材到香味四溢的桌上佳餚,他們吃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裡面包含著多少人的辛勞與心思,垂手可得的吃食,讓他們不懂得感恩與惜福。

  這是教育的疏失。我們沒有讓孩子明白早期人們為了三餐打拼的辛勞,也沒有讓孩子親身去體驗,站在太陽底下,彎著腰,親手栽植作物的辛苦。沒吃過苦、受過累,很難去了解,糧食得來不易,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涵。

  我在鄉下長大,家裡務農,每到作物收成時,稻米、花生等都需曬乾再收藏。倘若遇到梅雨季節,突如其來的大雷雨,常讓大家忙得不可開交。憶起兒時農村生活的點滴,就讓我更珍惜善用每一樣食材,例如製作豆漿時產生的豆渣,不懂得處理的人,可能就當作廚餘回收,我的做法是,把豆渣烘乾再打成細粉,做菜時撒點豆粉,可增加香氣;烹調海鮮時,將剝除的蝦殼洗淨烘乾,加上柴魚、海帶芽、香菇等打成粉,就是可增添食物鮮味的天然味精。多花一點心思,了解食物特性,學會物盡其用,不但能減少化學添加物的攝取,也能減少廚餘或垃圾量,一舉多得,安心又環保,何樂不為呢?

  珍惜我們可以取得的每一種食材,就是尊重背後的所有生產者。以感恩的心享用我們的每一餐,就會發現,食物越來越美味可口。愛地球,從小處做起,珍惜、尊重、感恩,即使只是日常的飲食,點滴都是愛與用心。

  期許自己能持之以恆。